时间:2024-07-28
文/平兆英 周文山 周经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队伍作为学工队伍的骨干之一,是不可或缺的力量。19 世纪30年代,中国红军学校在江西瑞金建立,后随着抗战的需要和学校规模的发展,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并对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配备“政治指导员”,全面负责学生的生活、健康、学习、思想教育等,这就是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起源。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化和大众化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规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文件。特别是2014 年3 月27 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这一文件的颁布对辅导员的职业概念和角色定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也再次明确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可以看出,国家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实践中,都在积极努力地为辅导员创设有利的条件。如《能力标准》的颁布和推行,给予了学校指导性的政策,为辅导员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进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公众心目中,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和公信力有所提升,为辅导员工作取得全社会的职业认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是《能力标准》中明确了辅导员的职业等级、文化程度要求、政治面貌要求、培训要求等,为各高校制定和完善符合本校实际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得各高校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有章可循。但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个性意识强、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大学生群体,其岗位职责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辅导员如果想要做好看似简单的学生工作,必须要有集理论性、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专业素质。而当下高校辅导员的队伍,整体偏年轻化,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的团队有其优势,富有朝气、敢于挑战、善于学习,但同时也存在比较浮躁、容易冲动、做事无恒心、忧虑感强等问题。
从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程度上看,辅导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学历水平不一,其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差别,导致了辅导员综合素质高低不均的现象。虽然《能力标准》中,根据辅导员级别高低的不同,分别就工作内容、能力和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了要求,然而在现实中,受各高校实际校情及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并没有达到要求,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均衡,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
职业认同感是奠定一个职业发展的“润土”,虽然《能力标准》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为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受传统观念与岗位特点的影响,仍有部分人觉得辅导员这一职业就是干杂活、跑腿的,还处处受约束和管制,所以不少人选择这一职业,仅仅是把它作为留在高校积累经验的一个平台。这种对职位认同感的缺失,难免会对辅导员的职业热情及其投入精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入职不久的辅导员借助一些机会和条件进行转岗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工作缺乏认同感和成就感,不仅使得年轻的辅导员队伍人员频繁流动,同时很多在岗位上从业多年的专家型的辅导员,对于职业前景也十分迷茫。因此,职业认同感的培育不可忽视。
辅导员职业专业化无法获得长足发展与培训体系的不健全有着密切关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背景和学科背景比较多样,部分辅导员在入职时并没有受过有针对性、专业化的培训,有些甚至在入职前都没有学习过辅导员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等。而辅导员职业有一定的门槛和专业性要求,只有经过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和入职后的继续培训,辅导员的能力水平才能不断提升。虽然《能力标准》也明确规定了基本培训期限:入职培训10 天,不少于40 标准学时;中级三年共12 天,不少于48 标准学时;高级八年共32 天,不少于128 标准学时。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辅导员培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高校辅导员培训采用脱产制,集中时间统一安排培训,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从时间上来看,这种集中培训有利于学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安排部署,但是这种培训不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很多专业学科知识,学员很难在短时间内领悟并消化,因此培训的模式应结合各高校和辅导员自身实际,更加灵活多样化。二是培训基地较少、培训人员名额有限、培训经费投入较少等因素也是辅导员实现其专业化道路上的重要屏障。培训体系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名新手辅导员必须制定合理的阶段目标,并逐级实现,才能逐步成长为学生工作的专家型辅导员。
《能力标准》虽然对辅导员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做出了规定,促使“高校辅导员”成为一个正式的职业被社会认可,但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工作现状是“一对多”,即一个人应对几百个学生。虽然国家规定了一个辅导员带200 个学生,但实际上,很多高校辅导员所带的学生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辅导员一个人要扮演多重角色:政治思想的领航者、学习成才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事务工作的管理者;一个人要处理多种问题:学生思想问题、学业问题、情绪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等;一个人面对多重管理,虽然相关文件已经明确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但在现实工作中,部分高校将辅导员作为一般的行政人员管理使用,成为学院有些部门的“勤务兵”,院系的“服务员”,职责边界不清。
这种“一对多”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使得辅导员承受着不同的压力,难以有精力投入学习及研究工作中,同时还会影响辅导员职业身份的认同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必要举措。
高校辅导员队伍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推进,不仅是《能力标准》的客观要求,也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满足当代大学生需求多样化、性格个性化的特点,实现辅导员自身价值的迫切要求。虽然当前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面临着自身、高校、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相关的体制机制已经建立,专业学科也得以发展,这些都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必备前提,同时也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系《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行动计划(2015—2018 年)》: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项目编号:RW-59)、《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项目编号:RW-60);安徽省2017 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xyqZD2017115);安徽省2019 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项目: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合肥高梵电子商务公司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项目编号:2019xqsxzx68)的研究成果之一。 ]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