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

时间:2024-07-28

文/吴晓香(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总书记在2014 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演讲中指出:“中国拥有4200 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可宝贵的资源。”由此可见,科技实力的基础就是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研究如何培养科技人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一、科技人才的概念

《国家2010—2020 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一般来讲,科技人才有两类定义。狭义的科技人才,是指对尖端科技发展发挥重大作用的科技精英;广义的科技人才,是指能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包含在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低学历人才。1995 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与欧盟统计局合作研究出版的《弗拉斯卡蒂丛书——科技人力资源手册》一书中提出:“在理论上,科技人力资源指的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还有学者提出,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都是科技人才。本文中科技人才用的是指科技人才的广义定义。

二、科技人才的属性

1.基础属性

(1)遗传属性。在实际工作中,出生于高学历家庭的人员更容易成为科技人才,由此可以认为家庭环境和父母遗传是科技人才成长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两点看似不同,但实际上体现的都是环境的影响。父母传承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形成思想体系过程中模仿、学习和继承的家长的理念、态度和处理方法的训练场,是孩子的认知、思维逻辑、人生观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后天环境,是文化遗传的承载物。而生物遗传代表了父母家族在历史长河中进化所保留下来的禀赋,人作为生物,其潜在禀赋必然从父母的基因遗传和变异过程中获得,这是生物进化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科技人才特征的最基础禀赋,即先天构成的基础。但这种禀赋仅仅是潜能,必须在后天环境中“激活”才有效,即在后天家庭环境、学校或社会环境中“激活”才能发挥作用。但是,由于同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的人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相互融合,群体共性多差异少,对多数群体中个体而言遗传差异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填补。

潜能虽然是遗传的,但它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培养,因此,“遗传属性+成长环境+机遇”才能使人的才能得到升华。对天才儿童的追踪研究认为:文化背景、优越的遗传基因、学习超前和兴趣培养等是天才儿童的典型特征。可以推断科技人才的“遗传属性+成长环境+机遇”是其培养的一般规律。因此探索、寻找这一规律就成为人才培养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2)社会属性。人是社会动物,对人的正向反向激励都是源于社会各个群体。科技人员是具有科技属性的社会群体,其自我价值的认知会寻求自身特征与社会特征的契合点,包括机会识别与自我认知等,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认同。而这种认同是对科技人才极大的激励,甚至是其继续前进的动力来源,这个动力从物质世界升级到精神世界后会发出异乎寻常的效能。因此,科技人员的社会属性有时直接成为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因。

2.直接属性(特殊属性)

(1)知识性。科技人才的工作是科技活动,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背景、基础知识是难以开展相关活动的。这种知识既包括人才自身的知识积累,也包括从正规教育中得到的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利用和创新能力。科技人才作为人类知识、技能、理念、思想的主要继承者和创造者,必须具备学习、积累、升华、创新的能力。

(2)创造性。科技人才的创造属性是指科技人才能从事物表面现象发现事物发展的整体趋势和规律,并由此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并提出对策。科技活动从本质上讲是创造性活动。

(3)经济性。科技人才是创造新技术的主体,是高端经济、高利润经济的缔造者和承担者,因此其身上的经济属性是由其科技属性带来的。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更加凸显了科技人员的经济价值,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吸引。

三、科技人才的培养

1.尽早“激活”潜能

科技人才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路成长起来的,其先天遗传属性(自然属性的一部分)是难以改变的,但是遗传属性也需要在后天环境中“激活”。因此就需要老师在教育中随时观察每一个孩子,尽力尽早尽多地“激活”孩子的各种潜能。尽早建立孩子的科学思维体系,进而形成孩子的科学知识体系,使之成长为科技型人才。如果没能在小学阶段“激活”,其自身的知识体系、科学思维就有可能由于形成得太晚导致无法建成,影响其成长为科技人才。

同时,由于老师自身的水平素质直接决定了其“激活”的能力,因此小学教师的素质、能力培养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2.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激活”方式

老师要注意在不同的认知阶段,采取不同的“激活”方式。通常认为,技能的学习包括“陈述性”阶段、“程序性”阶段、“自动化”阶段。“陈述性”阶段主要对应于知识点的学习过程,是通过新知识点与孩子原有知识点的关联争取“激活”孩子的科学方法;“程序性”阶段主要对应于科学方法的学习,将新方法与原有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的“进化”过程是“激活”孩子科学思维的摇篮;“自动化”阶段对应于科学思维的培养。

认知神经科学揭示出人脑有两个重要的“环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主要在脑额叶和海马神经元;“程序性”学习主要在脑额叶、小脑以及运动区。小脑负责身体技能和心智技能,对于语言学习、短时记忆等的作用也很大,并与额叶认知区域有着明显的联系。这些认知生理学的知识对于我们提高对“激活”的认识提供了基础。

四、总结

总之,要在明确科技人才的属性的基础上再去讨论科技人才的培养。科技人才具有基础属性和直接属性。科技人才的属性决定了科技人才的培养时段是从小学开始的。小学教师应该尽早采取不同的方式“激活”孩子的潜能,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