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伍宗效,李家春,张建明
(1.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哈雷空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安顺 561000)
直流吸入式风洞的启动时间影响着试验流场品质,试验时启动时间越短流场均匀度越高。某大型直流吸入式风洞中瞬开门锁闭机构是试验启动的关键装置,其闭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瞬开门的开启时间,这也将影响到整个风洞的流场品质。闭锁机构要能承受较大的闭锁力[1],又要能够快速的解锁是闭锁机构性能的关键所在,因此设计与研制一种新型闭锁机构,并进行强度分析、闭锁力分析、开启时间测试和对比优化,得到满足工作性能要求的闭锁机构[2]。
传统大型吸入式风洞中瞬开门采用钢化玻璃门[3],开启时使用钢针高速撞击致使破碎达到快速开启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达到了瞬间开启,但是玻璃门破碎的玻璃渣影响流场品质和试验安全,同时还增加了清理时间和试验成本。每一次试验前都需人工重新安装瞬开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文献[4]研制了一种撞开式风洞门,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复位,不需要试验人员去把守,安全性强、可靠性高。这种撞击式风洞门既能够让车通过也可让人通过,在试验车辆通过时为柔性撞开风洞门[5],能够大程度的延长风洞门的使用寿命。但在试验过程中也存在缺点,开启风洞门时需要外力来撞击才能打开,在试验上带来不便。
针对传统风洞门开启方式的弊端,研制一种具有高效开启方式的闭锁机构,既能达到瞬间开启的效果,稳定性高、操作简单,又可实现重复使用,大大节省试验成本和试验时间,使风洞门能够自动开启与关闭。
该闭锁机构使用在具有极大压差环境下的瞬开门中,门内压力3000Pa,门外为标准大气压,这使得门板承受较大的外压力。在这极大的压差情况下,要有很好的闭锁效果,闭锁机构要有足够大的闭锁能力,这对闭锁机构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6]。为减少开启时间和压力负载,瞬开门设计为双向对开式,门板与流道成45°,当瞬开门完全开启时与流道平行。通过电磁阀控制0.8MPa的气源,给瞬开门的开启气缸供气,推动气缸活塞推出,带动抓钩打开钩锁扣件,瞬开门在气压的作用下迅速打开。对瞬开门冲击减速,使门板停止转动并防止反向回弹。开启气缸反向充气[7],瞬开门自动关闭,气缸收缩后推动门板沿着门铰链转动关闭,当到达关闭位置,闭锁机构自动锁闭。闭锁机构安装在两扇瞬开门中间,如图1所示。
图1 瞬开门Fig.1 Instantly Open the Door
闭锁机构主要由2个钩锁扣件、2个抓钩、钩锁弹簧、2块钩锁座板、1个叉杆支座、1个转动摇杆、1个气缸、1个气缸支座以及一些螺栓和定位销组成。考虑到双向锁闭方式能够加快开门时间,同时还能分担由压差带来的闭锁力,减小负载。2个钩锁扣件锁住左右两扇门,是闭锁力的直接接触点,在整个闭锁机构中起到关键作用。闭锁机构的开与锁的动力都来源于气缸,气缸充气伸长使转动遥感顺时针转动同时拉起抓钩,解除钩锁扣件的约束,致使其转动而开锁。闭锁机构的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闭锁机构开启过程,如图3所示。
图2 闭锁机构的整体结构图Fig.2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图3 闭锁机构开启过程Fig.3 Opening Process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钩锁扣件与瞬开门铰链配合,扣锁住瞬开门,是闭锁力的直接接触点,承受着门板负载,其强度大小决定着闭锁机构的闭锁性能。瞬开门外设定为标准大气压,门内压力大小为3kPa(绝压),按门内外面受到100kPa压力进行设计,门面受到的压力为F=(1.4m×2.2m)×1.0kg/f=30800(kg)。单扇瞬开门上两个铰链,即为两个锁闭点,两扇门就是4个锁闭点,承受30800kg作用力,平均作用到每个锁钩点的力为F=30800/4=7700(kg)。考虑不平衡原因,设定如果一个钩锁扣件失灵后,另一个钩锁扣件必须保证瞬开门的锁紧状态,且不得有损坏发生,因此,每个钩锁扣件承受按15000kg进行应力分析。边界条件设定,如图4所示。
图4 钩锁扣件边界条件设定Fig.4 Boundary Condition Setting of Hook Lock Fastener
边界条件设定,中间定位销圆孔面固定,钩锁扣件与抓钩接触面固定,钩锁扣件与门板铰链上接触面施加力,材料采用30CrMnSi合金钢。钩锁扣件采用四面体非结构网格划分,网格划分,如图5所示。分析结果显示,钩锁扣件所受最大应力为371MPa,应力云图,如图6所示。30CrMnSi合金钢的屈服强度800MPa,满足应力要求。最大位移为0.1234mm,位移变化量,如图7所示。
图5 钩锁扣件网格划分Fig.5 Mesh Division of Hook Lock Fasteners
图7 钩锁扣件位移云图Fig.7 Displacement Cloud Diagram of Hook Lock Fastener
抓钩的负载来源于钩锁扣件,作用力作用于两者的接触面,通过转矩变换,传递给释放钩的作用力减小了1.4倍,得出作用在释放钩上的力为10700kg。边界条件设定,定位销圆孔面固定,抓钩与拉杆接触面固定,负载施加于抓钩与钩锁扣件的接触面,材料依然采用30CrMnSi合金钢。边界条件设定,如图8所示。抓钩同样采用四面体非结构网格划分,网格划分,如图9所示。
图8 抓钩边界条件设定Fig.8 Grapple Boundary Condition Setting
图9 抓钩网格划分Fig.9 Meshing of Grappling Hook
分析结果显示,释放钩所受最大应力为356MPa,应力云图,如图10 所示。30CrMnSi 合金钢屈服强度800MPa,满足应力要求。最大位移为0.1112mm,位移变化量,如图11所示。
图10 抓钩应力云图Fig.10 Stress Cloud Diagram of Grappling Hoo k
图11 抓钩位移云图Fig.11 Cloud Diagram of Grappling Hook Displacement
钩锁扣件传递给释放钩上的作用力为7100kg,钩锁扣件与抓钩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为710kg(摩擦系数按光滑面0.1考虑),抓钩杠杆作用距离为3 倍,则抓钩在释放过程中还需要236kg的力来拉动。结构上,在这个接触面设计5°倾角(不超过摩擦角),由此5°倾角面产生618kg 的作用力,减小摩擦力至92kg,则释放钩实际需要拉力约为30kg。
传统撞开式风洞门的开启时间由门锁结构和撞击力大小所决定,撞击力大能加快开启但影响风洞门的使用寿命,撞击力小则影响开启时间。风洞门开启时间数据的采集通过传感器采集,经过A/D模拟量转换后通过PLC来识别和读取并进行保存,这样可以降低测试数据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风洞门内外压差计算出6组不同的撞击力,采用传统旧风洞门测试6组撞击力开启时间,每组测试三次,6组撞击力的开启时间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6组数据中最大撞击力下的平均开启时间为500ms,最小撞击力下的平均开启时间为805ms,全部数据的最大误差在第三组为35ms。撞击力越大所用开启时间越少,相邻两组撞击力的平均开启时间最大相差74ms,最小相差43ms。第1组撞击力和第6组撞击力下的平均开启时间相差305ms,且为6组数据中相差最大值。
表1 传统撞开式风洞门开启时间测试数据Tab.1 Opening Time of Traditional Knock Open Wind Tunnel Door
通过传统撞开式风洞门测试开启时间数据绘制曲线图,如图12所示。
图12 传统风洞门开启时间测试曲线Fig.12 Test Curve of Opening Time of Traditional Wind Tunnel Door
从图中看出测试数据总体向下走趋势,说明撞击力越大风洞门开启时间越快,最大误差曲线呈平稳趋势。考虑到闭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寿命、传感器的精度、测试工作人员的经验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每组数据都存在误差。
风洞门采用新型闭锁机构,通过控制气缸来驱动闭锁机构开启风洞门,风洞门开启时间数据的采集同样通过传感器采集,经过A/D模拟量转换后通过PLC来识别和读取并进行保存。为了与传统撞开式风洞门测试开启时间数据形成对比参照,新型风洞门根据撞击力的对应压力测试开启时间,也分别对6组压力进行3次测试,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6组数据中最大压力下的平均开启时间为120ms,比传统撞开式风洞门快380ms;最小压力下的平均开启时间为456ms,比传统撞开式风洞门快349ms;全部数据的最大误差在第三组为32ms,比传统撞开式风洞门少3ms。压力越大所需开启时间越少,相邻两组压力的平均开启时间最大相差85ms,比传统撞开式风洞门多11ms,最小相差42ms,比传统撞开式风洞门少1ms。第1组压力和第6组压力下的平均开启时间相差336ms,比传统撞开式风洞门多31ms,且为6组数据中相差最大值。
表2 新型风洞门开启时间测试数据Tab.2 Opening Time of New Type Wind Tunnel Door
通过新型风洞门测试开启时间数据绘制曲线图,如图13所示。从图中看出测试数据总体向下走趋势,比传统撞开式风洞门曲线下降的更快,说明相应速度更快,最大误差曲线同样呈平稳趋势。同样考虑到闭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寿命、传感器的精度、测试工作人员的经验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每组数据都存在误差,得到新型风洞门最快开启时间为120ms。由于风洞门开启时间的限定,设计上主要是避开这个时间段所消耗门内的蓄能,设计上只要开启时间不超过200ms,就能够满足该设计方案的要求(如果超过200ms则可相应的增大瞬开门内负压罐的体积),从而确保整个风洞系统试验时所需要的0.8马赫稳定时间要求。
图13 新型风洞门开启时间测试曲线Fig.13 Test Curve of Opening Time of New Type Wind Tunnel Door
为验证闭锁机构的设计与分析合理性,研制了一套瞬开门和闭锁机构,瞬开门实物,如图14所示。闭锁机构实物,如图15所示。为降低瞬开门的开启时间与门板的转动惯量,对瞬开门板进行了优化设计[8-10]。原设计中门板采用Q245R 钢材,后更改为Q460钢材,在保证瞬开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材料的要求,并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在使其重量减低为591kg,减轻104kg。
图14 瞬开门实物图Fig.14 Physical Image of Instantaneous Opening of the Door
图15 闭锁机构实物图Fig.15 The Physical Diagram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相关验证如下:
(1)闭锁机构动作:瞬开门闭锁机构包括铰链、气缸、电磁阀、抓钩、钩锁扣件等整个机构的运行。按照实际工作条件要求,在多次的实物试验过程中,该闭锁机构各零部件均能按照设计要求的动作执行,各零部件也均能灵活运动,未产生零部件卡顿和失效现象。
(2)闭锁机构强度:瞬开门闭锁机构在组装完成后,分别对两组钩锁扣件和抓钩进行了加载10000kg,250次释放试验。考虑到其中一个锁点失效情况下,仍然能承受瞬开门施加的作用力,以单体加载静载荷20000kg做强度试验。在试验完成后,检查钩锁扣件与抓钩,未发现有磨损失效和断裂损坏现象,并且在试验后组装闭锁机构能灵活运行。随后又进行了两侧联合加载试验,均通过试验要求。试验后闭锁机构磨损情况,如图16所示。
图16 闭锁机构磨损情况Fig.16 Wear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针对某直流吸入式风洞的瞬开门工作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闭锁机构,运用双向开闭锁方式,由气缸控制开闭锁。通过对闭锁机构的实际工作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及参数优化,提出了双向开锁方式,得出最优的结构设计。
对这里设计的闭锁机构进行了实物研制,对机械运动、结构强度进行试验验证,均满足工作要求。通过对比,这里设计的闭锁机构具有闭锁能力强、操作简单、开闭锁自动化等优点,且开闭锁响应速度快。误差范围内100kPa压力下开启仅需120ms,在原有500ms基础上缩短了380ms左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