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秦 声,密思佩,明伟伟,陈 明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
钛合金由于比强度高,耐热性好,耐腐蚀,密度小,无磁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医疗器械等领域[1-3]。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由于部件尺寸的减小和功率密度的增加,常要求加工小直径和高长径比的深孔[4]。对于此类深孔加工,切削过程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环境,易产生高温损伤孔壁,监测其切削温度,研究切削温度对孔壁表面质量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获得良好的加工质量,许多方法已被用于深孔加工,如枪钻,BTA[5],DF等。然而,由于麻花钻的正角切削有利于切屑平滑流出,深孔加工中麻花钻仍然为主要的一种加工方式[6]。金属加工质量与加工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等有关,其中,温度是金属切削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钛等难加工材料。许多研究人员研究了深孔钻削时的切削温度,如文献[7]使用热电偶测量钻削温度,并使用Taguchi方法优化切削参数。文献[8]将热电偶集成到切削刃附近的钻头中,以测量钛钻削过程中的钻削温度。文献[9]在工件中嵌入热电偶来测量钻孔温度。文献[10]使用热红外成像仪监测薄壁工件表面,采集钻削温度的变化。除了温度测量方法,许多研究人员还对钛合金的加工质量进行了研究。文献[11]对钛合金钻削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钛合金表面对粘附材料极为敏感。文献[12]在钻削过程中对比了不同润滑剂的作用,试验结果发现MQL的作用最好,对工件加工质量最为友好。文献[13]发现加工表面形貌取决于钻头及其涂层的类型。文献[14]研究了TC4钻削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发现亚表面显微硬度沿孔长略有变化,且对润滑条件较为敏感。
采用旋转测温刀柄测量TC4钛合金深孔钻削的温度,研究切削加工参数对深孔加工温度的影响规律,分析深孔加工温度与孔壁表面质量的关系,确定有利于TC4钛合金深孔钻削表面质量的钻削工艺参数。
试验采用锻造α-β 相Ti-6Al-4V(TC4)合金,工件尺寸为(500×200×30)mm。Ti-6Al-4V的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Ti-6Al-4V合金的元素成分Tab.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i-6Al-4V
深孔钻削试验在HAAS EC-160 卧式加工中心进行。本次实验内冷孔预埋热电偶丝的方法在线测量深孔钻削过程的温度。试验装置采用两个K型标准热电偶安装在钻头侧面的内冷却孔中,两个埋在内冷却孔中的热电偶与旋转测温刀柄连接,实现加工过程温度采集卡对温度实时采集,其中,温度采样信号为1Hz,如图1所示。实验结束后,通过数据线将采集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中完成数据的输出。
图1 TC4深孔钻削试验装置Fig.1 Experimental Setup of TC4 Deep Hole Drilling
试验中使用的刀具为硬质合金麻花钻,其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刀具信息Tab.2 Tool Information
TC4深孔钻削试验采用全因素方法,钻削参数,如表3所示。所有试验均为干切削。钻孔深度为150mm,约为钻头直径的12.5倍,在钻深孔之前先钻20mm的导孔。试验后,测量深孔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纹理,分析加工表面的硬化层。
表3 TC4深孔钻削试验参数Tab.3 Deep Hole Drilling Parameters
转速10m/min,进给量为0.04mm/rev参数下钻孔温度随着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由于导孔的存在,钻头在前20mm内没有参与切削,测得的温度为室温。当钻头开始参与切削,测得的温度急剧上升,最后当钻孔深度达到60mm 时,温度稳定在250℃附近。深孔钻削为封闭钻削,没有内部冷却和有效的切屑去除,随着深度的增加,因切削热的积聚,测得的温度略有上升,其最大值可达到270℃。因为热电偶测量端距离切削刃约2mm,实际测得的温度略低于切削区域的实际切削温度。收集的信号可表示切削温度的变化趋势。
图2 钻削温度与钻削深度的函数关系(10m/min,0.04mm/rev)Fig.2 Drilling Temperature as a Function of Drilling Depth(10m/min,0.04mm/rev)
试验所测得的全部钻削温度曲线,如图3 所示。所有曲线都有类似的趋势:随着钻削深度的增加,温度上升,增长率下降。在0.04mm/rev的进给速度下,钻削温度随钻削速度变化波动很大。在切割速度为10m/min时,温度约为250℃,而在20m/min和30m/min时,温度约为530℃和570℃,由试验数据可见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有着显着的影响,并且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削温度急剧上升。因为当工件处于较高的切削速度,材料去除率上升,产生的切削热量快速增加而无法及时消散到工件或切屑中,导致切削温度急剧上升。然而,当切削速度超过20m/min时,温度增加速率开始下降,此时进给速度对温度有轻微和不规则的影响。这是由于切削刃处的切削厚度增加,切削所需功率增加,从而导致了更高的切削温度。
图3 试验测得钻削温度变化规律Fig.3 Drilling Temperatures of All Tests
孔深为50mm,90mm和130mm的孔壁被剖开进行进一步的表面质量分析。所测试三个位置的表面粗糙度,如图4所示。前四次试验的表面粗糙度差异不大,随着钻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增大,表面粗糙度略有增加,Rɑ约为0.6μm。第五次测试结果异常,所测试的三个位置的表面粗糙度均为最大,均超过1μm。这可能是由钻削温度过高引起的,第五组所测温度是六组实验所测得温度中的最高值。在第三和第六次测试中,90mm处的表面粗糙度比其他位置大得多,这是由第三和第六次测试中该位置的弱刚性引起的。
图4 孔深50mm,90mm and 130mm深孔的表面粗糙度RaFig.4 Surface Roughness Ra of Deep Holes at Hole Depth 50mm,90mm and 130mm
在三个不同钻削参数下钻孔深度为130mm处的表面加工形态,如图5所示。粘附材料和表面划痕是加工表面的主要缺陷。粘附材料是由高温引起的,而表面划痕是由切屑引起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软化并更容易粘附到刀具和已加工表面上。因此,第五次试验的表面具有最多粘附的钛,这与温度和粗糙度结果一致。
图5 不同参数下加工表面的SEM图像Fig.5 SEM Images of Machined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Parameters
还研究了加工硬化现象。四组加工参数下孔深度为130mm处已加工表面的金相组织,如图6所示。由于钛加工过程中的高应变率,加工表面周围的晶粒沿进给方向变形。高温导致已加工表面烧伤,对加工表面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图6(a)所示。可以发现约10μm的白色层,其由钛的β相组成,这种现象表明实际切削区温度高于相变温度。那些新产生的β相进而导致严重的加工硬化现象,如图6(b)所示。相变层下也存在晶粒畸变现象,如图6(d)所示。
图6 四组参数下加工表面的金相结构Fig.6 Microstructure of Machined Surface under Four Parameters
通过锻造α-β 相Ti-6Al-4V(TC4)合金全因素深孔钻削试验,研究了基于旋转测温刀柄的钻削表面质量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1)采用热电偶温度测量的方法可成功采集深孔钻削的温度。
(2)切削速度对钻削温度的影响最大,进给速度对钻削温度略有影响。
(3)当切削速度达到30m/min 时,表面质量迅速恶化,产生表面烧伤和严重的加工硬化现象。
(4)结合试验结果,建议实际使用深孔钻削参数为20m/min,0.08mm/rev。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