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胡 清 焱, 王 抗, 张 国 寿, 侯 丽 君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72)
老挝色拉龙一级水电站以发电为主,主要建筑物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坝式取水口、坝后式发电厂房、主变GIS楼及尾水渠等组成,水库总库容为9.53亿m3,额定水头46 m,电站装机容量为70 MW,安装2台混流式机组,年平均发电量为2.7亿kW·h。
枢纽区拦河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坝顶全长459 m,坝顶高程219.5 m,最大坝高64.5 m,从左岸至右岸依次为长175 m的左岸重力坝段,长71 m的溢流坝段(布置4个溢流孔),长19 m的导流底孔坝段,长34 m的厂房进水口坝段,长160 m的右岸重力坝段。
大坝分为23个坝段,坝基C9020二级配常态混凝土底板为固结灌浆的盖重层,上部为碾压混凝土坝体。
(1)大坝坝基地质条件。大坝建基面主要为J2-4厚层砂岩,间夹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或泥岩透镜体,基础下部岩性为砂岩与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互层,软硬相间。各岩层之间接触良好,结合紧密,但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强度低,为软岩或较软岩。J2-4层砂岩中见透镜体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或泥岩夹层。
(2)采石场地质条件。原设计的1#料场因砂岩整体品质较低,进场后已废弃,采用新开辟的2#、4#料场替代原1#料场,目前使用的2#料场为主料场。2#料场距坝址约3 km,开采面积为4.4万m2,有用料厚度为2~7.3 m,平均为4.6 m,主要为青灰色砂岩,砂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40.4~82.9 MPa,平均强度为66.2 MPa,属中硬岩。
坝体裂缝主要集中在2 m厚的常态混凝土底板上,裂缝为纵横向的贯穿性裂缝,各坝段裂缝数量不等,分布较为随机,裂缝宽度约为1~4 mm,深2 m,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底板常态混凝土浇筑后的3~15 d内,通过裂缝测缝计观测,发现裂缝发育一个月后基本趋于稳定。
(1)砂岩坝基地质问题。坝址区为砂岩地质条件,坝基砂岩水平向缓倾向下游分布,前期勘探钻孔和进场后开挖揭露出的实际地质情况表明,水平向夹层裂隙较发育,夹层为粉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层厚约10~15 cm,为软弱层;同时,坝基局部泥质粉砂岩开挖后遇水较易风化崩解,使坝基承载力不均匀,导致坝体出现贯穿性裂缝。
(2)砂岩骨料问题。由于采石料场岩性为砂岩,而砂岩抗压强度相对较低、稳定性差(较离散),成品骨料压碎值偏高,骨料线膨胀系数大,吸水率高、易软化,磨耗性高,转运和搅拌过程中易产生石粉,部分指标接近或已超出规范要求,对混凝土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在增加水泥用量后导致坝体水化热偏高。
(3)现场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工程区地处老挝南部,旱季白天气温相对较高,昼夜温差较大。尽管采取了对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控制、坝体冷却水管通水流量控制、日常性的养护、重点部位保温膜覆盖等温控措施,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坝体裂缝的进一步发育。
(1)形成渗漏通道。若坝体上游裂缝处理不好,在大坝蓄水后会形成渗漏通道,进而影响上游灌浆廊道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有可能沿上游面裂缝发生水力劈裂,使裂缝进一步发育,形成贯穿性裂缝而危及坝体安全;或带走混凝土内的部分元素,锈蚀钢筋,亦会降低坝体的耐久性。
(2)改变坝体应力分布。坝体出现裂缝后,会使坝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出现应力集中区,导致上游块压应力集中,下游块拉应力集中,这些应力集中部位有可能会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造成混凝土局部破坏,进而影响到大坝的整体安全和稳定。
(1)YDS环氧灌浆材料。裂缝灌浆采用高渗透性的YDS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可灌入0.01 mm的微小裂缝,且其具有强度高、粘结性好、流动性好等特点,浆液凝固后能很好地和混凝土粘结在一起,使结构物恢复其整体性。 YDS环氧浆材的主要指标见表1。
表1 YDS环氧浆材主要指标表
注:检验依据《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HC/T1041-2007)。
(2)预缩砂浆。拌制良好的预缩砂浆具有较高的抗压、抗拉强度,与原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亦较高,常用于修补混凝土裂缝和其他缺陷。预缩砂浆施工配合比见表2。
表2 预缩砂浆施工配合比
为保证裂缝处理质量与高效施工,造孔采用YT-28型手风钻和电钻,灌浆设备为DH-512微型高压电动注浆机,洗孔设备采用SDB-6.3型手动试压泵冲洗,打磨采用角磨机。微型高压电动注浆机性能参数见表3。
表3 DH-512微型高压电动注浆机性能参数表
凿U型槽→造孔→高压水洗孔及压水检查→用风吹干裂缝积水→表面镶缝及埋设灌浆管→化学灌浆→表面处理。
4.2.1 凿U型槽
沿裂缝缝面用电镐凿5 cm×5 cm(宽×深)的U型槽,然后用高压水将槽内缝面冲洗干净,观察缝口的状况;对渣粒或浆皮封住缝口的地方用薄刀片挑开缝口,再用高压水冲洗,待缝面干燥后进行贴嘴以及打斜孔处理。
4.2.2 造孔施工
(1)采用YT-28手风钻钻孔,孔径32 mm。沿缝两侧钻斜孔(深孔),孔深2 m,孔距1.5 m,梅花型布置;孔距裂缝中心线38.8 cm,钻孔角度为15°,该孔在缝深1.5 m处交叉,钻孔均斜穿裂缝。
(2)在两灌浆孔中心线上,沿裂缝两侧交错布置浅孔(灌浆孔兼作排气孔),电钻造孔,孔径15 mm,孔深40 cm,孔距1.5 m,梅花型布置;孔距裂缝中心线7.8 cm,钻孔角度为15°,该孔在缝深29 m处交叉;钻孔均斜穿裂缝。
(3)在U型槽中部缝口设骑缝孔,埋设φ15PVC管,为灌浆排气孔,间距1.5 m,与深孔平行布置。
(4)钻孔自下而上顺序进行;所有孔(包括灌浆孔和排气孔)均一次钻完。在混凝土表面采用预缩砂浆或其他方法粘贴灌浆贴嘴和灌浆斜孔。灌浆孔与灌浆嘴应粘贴牢固以保证灌浆效果。
4.2.3 洗孔及压水试验
(1)洗 孔:待全部钻孔完成后,采用高压水清洗缝面,冲洗自上而下逐孔进行,冲洗压力为0.2~0.3 MPa,直至缝面清洗干净为止(即缝面出水清净)。
(2)压水检查:洗孔结束后,采用压力水检查其是否畅通,并根据出水点打孔埋设排气管,封闭缝面,压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
(3)压水检查结束后,用高压风吹干缝内的积水。
4.2.4 嵌缝及预埋灌浆管
(1)骑缝孔的设置。骑缝孔为φ15PVC管,先将其插入U型槽内的预先钻孔位置,并将其固定。
(2)预缩砂浆的制备。将按比例配置的砂与水泥混合,并反复翻拌3~4次,使之混合均匀,再加水(水中已加入减水剂与引气剂)翻拌3~4次。砂浆的稠度以手捏成团、手松砂散、手面潮湿又析不出水为度。拌好后的砂浆仍为松散体,将其归堆存放0.5~1.5 h,使砂浆预缩。
(3)预缩砂浆的填充。预缩砂浆的填补施工按分层铺料捣实、逐层填补的程序进行。填补预缩砂浆前,先在接触面薄涂一层厚约1 mm、水灰比为0.45~0.5的水泥素浆,然后再分层填入预缩砂浆,每层铺料厚度为2~3 cm,用木锤拍打捣实至表面出现少量浆液为度。层与层之间应用钢丝刷刷毛,以加强层间结合,如此反复进行至预填表面为止。预缩砂浆应在拌制好后的2 h内用完。
(4)养 护。施工完成4~8 h后,应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保湿。
4.2.5 化学灌浆的施工
(1)浆液配制。根据厂家提供的浆液配合比进行掺配,并保持浆液温度在25 ℃以下,可在水中配浆(将容器置于水中,以达到降温效果),单次配浆量不宜过多。
(2)施工方法。自下而上依次灌注。先灌注最下部第一个孔,待上方孔出浆后,可改为上方孔灌注,也可封闭出浆孔,用原孔继续灌注,直至附件孔全部出浆;灌注下方孔时,上方孔兼作排气孔。
(3)灌浆压力。可根据裂缝开度和混凝土强度确定灌浆压力,一般浅孔压力为0.2~0.3 MPa,深孔压力为0.3~0.5 MPa。
(4)如出现有未出浆的灌浆孔或排气孔,需重新钻孔进行补灌。
(5)灌浆结束标准。不吸浆后继续灌注10 min;或上方孔出浆后封闭下方灌浆孔,改为上方孔进行灌注,直至缝隙饱满。
4.2.6 灌后缝面的处理
灌浆检查结束后,将排气管和贴嘴割除,采用砂轮机打磨平整,水泥灰浆填缝使其与原混凝土面外观相近。
4.2.7 特殊情况的处理
(1)灌浆时出现长时间不进浆且浆液粘度增加,即浆液配合比出现问题。处理方法:打开机箱盖,排弃部分混合液,然后重新灌浆。
(2)灌浆过程中,若发现冒浆、漏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1)压水检查。对进行过化学灌浆的混凝土裂缝,在浆材固化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应钻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孔口压力为50%~80%设计灌浆压力,最大压力为0.3 MPa,检查孔单孔吸水量应小于0.01 L/min;不合格时应进行补灌。
(2)对重要部位的裂缝灌浆后可进行声波检查,灌浆后的声波检查孔利用灌前的裂缝声波检查孔,通过灌浆前后声波波幅的对比分析判定灌浆效果。
(3)钻孔取芯。对重要部位的裂缝灌浆完成21 d后可进行钻孔取芯及钻孔全景图像检查,观察其缝面浆液结合和充填情况,并测定其力学指标是否达到相应部位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值。芯样试验内容主要为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
(1)坝体底板混凝土分块浇筑。设计各坝段常态混凝土底板宽度为20 m,长度在40~60 m之间,为整体结构,一仓浇筑完成。在右岸一期基坑底板浇筑过程中,出现了规律性较强的横向贯穿性裂缝(沿坝轴线方向),将底板均匀地分成了几块;根据该现象,在左岸二期基坑底板浇筑中,设计人员将各坝段底板进行了分块,每块长度不超过20 m,各块间按施工缝处理进行凿毛、并设置φ25插筋连接,同时底板增设限裂钢筋,具体为满铺φ25钢筋,间排距为20 cm。通过该项措施,左岸二期基坑内的坝体底板裂缝明显少于右岸一期基坑,同时,横向裂缝进一步减少,证明该项裂缝处理措施对坝体底板裂缝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2)采用碾压混凝土替代常态混凝土底板。该工程为全坝段固结灌浆,采用2 m厚的C9020常态混凝土作为固结灌浆的盖重层。由于采用砂岩骨料,因骨料自身的一些特殊属性使得常态混凝土水泥用量相对偏高,水化热偏大,较易出现坝体裂缝。实践中,通过优化,取消了2 m厚的常态混凝土底板,在建基面清基后,浇筑30 cm厚的钢筋混凝土垫层找平,然后直接进行碾压混凝土浇筑,碾压混凝土浇筑的第一层作为固结灌浆盖重层。如此实施,既减少了常态混凝土底板因水泥用量偏高而造成的坝体裂缝,又避免了因固结灌浆基础抬动带来的底板裂缝。实践证明:该项措施有效,后期浇筑的大坝底板均未出现裂缝。
该工程坝基及采石场均为砂岩地质条件。由于砂岩作为混凝土骨料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缺陷,给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导致坝体底板出现裂缝。坝体裂缝给大坝安全和稳定带来了潜在的隐患。裂缝出现后前期处于发育期,处理不当会影响裂缝的处理质量,给大坝安全留下隐患;处理不及时会延误关键线路工期,有可能使工程工期滞后一年而导致损失严重。通过该工程的实践和总结,采用化学灌浆进行坝体裂缝处理,处理后的底板裂缝钻孔取芯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经过孔内成像检测,裂缝内部的化学浆液饱满密实,达到了裂缝处理的效果。同时,提出了裂缝预防措施,对国内外同类型工程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