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 舒,许晓婷,鹿钰锋,许俊翠
(1.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安徽 合肥 232000)
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化学知识系统、历史的描述[1]。化学史的教学是利用化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有关概念定理和科学技术的变迁,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思想方法、社会认识以及道德情感等多方面的培养过程[2]。孟献华对化学史课堂教学设计场景进行分析,归纳出四个教学维度:记忆具体事实、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生概念和理解科学方法[3]。本文以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化学史设计了“空气成分的探究”教学案例。
基于化学史的教学,应体现学科发展中所存在的固有规律、学科教学的认知价值及化学发展本质等[4]。一般认为,知识点的建立、引申和扩展,知识点及其连接处一定存在科学方法的因素[5]。因此,将科学方法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选取科学方法中的定量分析法作为“空气成分的探究”一节课的主线,借助科学家对空气成分测定的化学科学史实,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家对科学方法的选择、应用,以及分析方法的发展和演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化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体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实现化学史应用策略和教育价值的统一。
图1 基于定量分析法的“空气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空气”是继上一单元介绍了化学基本入门知识后,从学生最熟知的事物“空气”入手,进行具体物质的学习。本单元3个课时分别围绕其组成、性质和制备进行研究。本节“空气成分的探究”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时,其教学价值在于:第一,研究物质组成成分及含量,培养对混合物组成的理解,渗透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的学科价值;第二,通过探究性实验,发展分析推理、归纳反思的认知价值,并为后两节课“氧气”“制备氧气”奠定认识基础;第三,通过化学史实和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现社会价值。
本节课中,学生处于初三上学期刚进入化学学科的入门阶段,在上一单元掌握了化学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定性的物质检验方法,未接触过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对分析方法的概念很模糊;初步学习过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初步对空气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有所了解,但不了解各成分具体含量;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理解较为模糊。
(1)通过对空气组成成分的探究,发展宏观辨识能力,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通过认识拉瓦锡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理解化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发展模型认知能力。
(3)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发展证据推理能力,提升科学探究、合作、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4)通过了解科学家的科研历程及化学史的发展演变,体悟科学家的研究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环节1]: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周围处处环绕着空气,但它看不见摸不着,大家有什么方法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教师讲述:①十七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称量其重量,再打开玻璃瓶上的活塞重新称重,发现玻璃瓶变轻;②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做了著名的压强实验:取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灌满汞,开口向下插入汞槽,发现玻璃管上方液面会下降,留出一段空间(真空),且无论玻璃管怎样倾斜,甚至换用其他长度和直径的玻璃管,管内水银柱垂直高度始终都为760 mm。这是因为汞受到大气的压力,支持住了760 mm的汞柱。
教师提问:大家思考一下这两个实验,分别得到了怎样的结论?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区别?请大家先尝试思考,再通过组内交流,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
学生1:向气球里面打气,使它鼓起来的就是空气。
学生2:向小口的保温杯里,或用很粗的水流倒水倒不进去,杯子里充斥的就是空气。
学生3:一个是打足空气的瓶子比不打空气的要重,一个是大气压形成了760 mm的汞柱。
学生4:一个用轻重来表示,一个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归纳:没错,关于两位科学家的结论,一位得到了“变轻”,一位得到了“760 mm汞柱”,那我们用更专业的说法,一个是定性分析,一个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起源于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定性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鉴定,定量分析化学是研究试样中某一物质含量的测定。定量分析方法的提出,使得分析方法从过去凭借直觉、经验作出判断的定性分析,演变为通过实验、公式和数字符号等精确的量化表征来作出判断的定量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往往相辅相成,相互补充。
设计意图: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对空气存在证明的思考和化学史实的叙述,体会科学家对空气所用的实验探究方法。通过两个实验的比较,初步认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环节2]:氧气和氮气的发现
教师讲述:①1772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在老师布拉克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氮气:他在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只老鼠,同时放置白磷以除去氧气,发现老鼠很快窒息死亡;②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结合舍勒和普利斯特里二人的研究,做了研究空气成分的著名实验,提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混合而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教师提问:请大家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两个问题:①拉瓦锡是根据什么原理来设计实验装置的?②他通过什么方法测得所消耗的氧气体积?
学生1:将汞加热与氧气反应,消耗密闭装置中的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与外界大气形成气压差。
学生2:通过汞槽内液面的上升。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进一步理解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本质区别;通过分析拉瓦锡的实验原理,理解其实验设计思路,发展证据推理等素养。
[教学环节3]: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
教师引导:同学们,卢瑟福用定性的方法发现了氮气,而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不但证明了氧气的存在,还测出了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拉瓦锡实验选用的汞虽然分解温度低,易加热,但汞是有毒物质。大家能否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实验仪器和药品(木炭、硫粉、铁丝、红磷、蜡烛等),参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自己设计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教师:请各组代表分别说一说你选用药品的理由、装置设计的原理以及优缺点。
学生:选用的药品需满足:①不生成气体,能将装置内氧气消耗完且只跟氧气反应;②装置的设计需满足:保证装置气密性好,形成压强差,便于测量所消耗的体积。
教师:请大家分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果有误差的小组分析误差原因,并讨论如何改进。
小组1:测定结果大于1/5,可能是气密性不好或红磷加入速度慢,气体受热逸出。
小组2:测定结果小于1/5,可能是装置未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
教师总结:因此,以选用红磷燃烧实验的小组为例,为保证所得到的测定结果误差尽可能得小,实验必须满足:①红磷应足量;②检查好装置气密性;③红磷点燃后应迅速将燃烧匙插入集气瓶中,并迅速塞紧橡皮塞;④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⑤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并事先将水面以上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上标记,烧杯中的水应多于集气瓶容积的1/5。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实验设计,深化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把握定量实验的基本要素,发展实验设计、观察、操作、合作和反思能力。
[教学环节4]:稀有气体的发现
教师讲述:在拉瓦锡之后,直到十九世纪末,人们仍然认为空气中仅含氮气和氧气。1868 年,法国科学家詹森从日冕光谱中发现了氦元素;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发现,去除空气中其他气体所得到的氮气,与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氮气,两者密度之间总是存在着千分之一的差异,因而发现了惰性气体氩;1898 年,英国科学家拉姆塞对空气分馏物进行光谱分析,发现了氖、氪和氙;1908 年,拉姆塞发现了最后一种惰性气体元素氡,至此,元素周期表中零族元素全部被确定下来,瑞利和拉姆塞也因此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奖。
教师讲述:分析化学一直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定物质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结构和存在形态等的一门科学。化学定量分析一直在分析化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当然,定量分析法如今同样应用于各种学科领域,如物理、机械、经济、管理、政治以及文学等等。如今,随着科学家们不断地科研探索,人们已经能用各种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各组分的含量(介绍教材中空气组分成分含量,并讲解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稀有气体元素的发现历程,丰富学生对科学家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感受;通过介绍定量分析法的地位及应用领域,促进对定量分析法的整体理解和感悟。
“空气成分的探究”一课中,通过模拟拉瓦锡的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初次接触的定量分析实验。本教学设计将定量分析法置为课堂主线,选取定性和定量实验的相关化学史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实验对比,通过从定性到定量的初步探析,帮助学生认识定量分析法,初步架构起对化学科学方法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根据拉瓦锡的定量实验原理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发展学生实验设计、操作、合作和反思能力,并通过稀有气体元素的发现历程,帮助学生从分析化学的上位角度理解定量分析法,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