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细化工间歇催化加氢车间的设计要点

时间:2024-07-28

周世海,李愿,丁应新,姚 文

(1.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2.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3)

近年来,催化加氢技术在在精细化工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加氢,一般指的是有机化合物与氢气分子的反应过程,通常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此类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反应物料(如氢气)具有高燃爆性,且催化剂再生和活化过程易引发爆炸。加氢工艺与氟化、硝化等危险工艺统一归类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生产及高产品质量是加氢反应中极为重要的,本文结合实际安全改造实施的经验与看法,就加氢反应的设计要点作一概述。

1 加氢车间的总体要求

氢气易燃易爆,属于甲类可燃气体,故加氢车间应按甲类建筑来设计。加氢车间总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1)加氢区域应布置于车间外侧的单独房间内,若多层车间,且应靠车间的顶部;加氢区域应用防爆墙与车间其他反应区隔开,加氢区域与其他反应区域之间用防爆门斗隔开,如图1所示。

(2)有些用氢量较少的用氢企业,当厂区不具备单独设置供氢站的条件时,可将占地面积不超过500 m2的用氢车间专用供氢站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用氢车间毗邻,毗邻的墙应为无门、无窗、洞的防爆防护墙,并宜布置在靠厂房的外墙或端部[1],如图2所示。

(3)加氢区域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且应满足泄压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3.6.4 条要求: 氢气的泄压比 C≥0.25,目前大多精细化工加氢车间或区域的屋面一般采用轻质屋面板(如轻钢屋面等)和轻质泄压墙体相结合,以满足氢气大面积泄压的要求。

(4)氢气具有易燃易爆性,爆炸极限宽(体积分数:4%~75%),且其密度小、扩散性强,故加氢区域屋面应尽量做成平面结构,防止出现积聚氢气的死角;屋顶墙体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隙,以保持良好的通风,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3次;加氢区域应设置事故通风,事故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12次,并与氢气泄漏报警装置。

(5)车间地面应做成平整、耐磨的不发火地面。

图1 加氢区域布置示意图

图2 供氢站和用氢车间布置示意图

2 工艺设计要点

2.1 设备选型

(1)加氢反应釜是加氢工艺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设备,通常加氢釜属于高压、高放热反应的压力容器,且氢气易燃易爆,加氢釜的材质应选用耐压、耐高温、耐腐蚀(如氢腐蚀[2])等的材质,一般加氢釜材质选用碳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2)加氢反应釜搅拌形式通常有桨叶式、涡轮式、推动式、锚式或框式等,精细化工工业生产中加氢釜容积多数为1~3 m3、高径比较大、反应体系为气固液三相反应,故加氢釜通常采用多层搅拌桨叶组合形式[3],这样能保证比重大的催化剂能上下翻动,使得气固液体相三相充分接触,反应充分、稳定、高效。

2.2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要点

本文以实际项目中的加氢工艺为例讲述其设计要点,生产工艺以中间体,氢氧化钠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入氢气进行加氢反应,反应压力为5 MPa,反应温度为130℃~135℃,操作步骤如下。

(1)先向加氢釜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和中间体、催化剂、氢氧化钠,然后通过高纯氮气置换釜内氧气。氮气置换数次,当釜内含氧量≤1%后,开始通入氢气置换数次。

(2)氢气置换之后,升温至 130℃~135℃,通入氢气,通氢时间为10 h,釜内压力维持在5 MPa左右,搅拌反应约12 h,反应过程中釜内压力会下降,期间必须间歇补氢数次,最终当氢气压力不再下降为止,视为反应结束。

(3)泄压并降温至常温,氮气置换数次,放料。

(4)进行压滤,催化剂回收套用。

(5)滤液去减压脱乙醇,浓缩液再去精馏塔精馏得成品。

工艺流程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加氢工艺的加热、冷却一般通过夹套和釜内盘管来实现,加热介质通常有蒸汽或导热油加热(有些高温或忌水反应时会采用导热油作为加热、冷却介质);冷却介质为循环水或冷油。

(2)通常加氢反应的催化剂为雷尼镍、钯碳、钌碳催化剂等,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表 3.1.1,雷尼镍、钯碳等属于甲 3 项易自燃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放热,因此,加氢催化剂应储存于专用的甲类仓库中,投料及活化过程中应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处理。

(3)高压加氢釜放空过程中必须缓慢放空,设置放空调节阀,根据阀前阀后压差来调节控制放空速度在安全流速之内。

(4)一般氢气放空管末端应设置阻火器,放空管应引至室外,放空管管口应高出屋面3.5 m。

(5)氢气管道材质、法兰、垫片等的选择,应符合《氢气站设计规范》(GB 50177-2005)及其他规范、标准的要求。

(6)安全阀、爆破片的选型应根据物料性质、加氢釜的安全泄放量及最小泄放面积等数据来确定[3]。

3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要点

精细化工中催化加氢工艺一般属于间歇加氢,对它的生产过程进行安全控制一直是行业内推行的难点。以下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加氢工艺自动化安全控制设计要点做一概述。

(1)加氢工艺属于强放热的危险工艺,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应同工艺、设备等专业对整个加氢反应过程进行HAZOP分析,详细、客观地分析加氢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来降低风险。

(2)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和《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的要求,加氢工艺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根据国家安监总局要求,加氢反应必须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本项目按116号文件要求设置重点工艺参数监控和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具体安全措施设计情况详见表1。

(3)仪表、阀门的选型:电动仪表和报警器选型不低于防爆等级ExdⅡCT4。

(4)仪表防雷及接地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4]。

(5)原则上加氢工艺尽量采用全自动化,现场只设巡检人员;但考虑到间歇反应的特点,需要现场人员进行投料操作,此时应控制车间操作人员数量,一般车间操作人员数量少于两人。加氢车间不设控制室,只设机柜间,所有的信号数据由光纤传至厂区总控制室实现生产过程控制。

4 安全仪表系统

加氢工艺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规定:从2018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要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

安全仪表系统(SIS)是独立于DCS集散控制系统,其安全级别高于DCS。在正常情况下,SIS系统是处于静态的,不需要人为干预作为安全保护系统,凌驾于生产过程控制之上,实时在线监测装置的安全性。只有当生产装置出现紧急情况时,不需要经过DCS系统,而直接由SIS系统发出保护联锁信号,对现场设备进行安全保护,避免危险扩散造成巨大损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116号)的要求已将工艺安全控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5 结束语

随着安全仪表系统(SIS)近年来在精细化工行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仪表系统(SIS)设计应采用保护层分析(LOPA)、风险矩阵等方法,并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逻辑控制方案、HAZOP分析报告、反应热风险评估报告开展联锁保护回路的SIL定级分析,然后进行SIS/SIF设计选择相应的功能仪表和系统,最后根据仪表、系统制造商提供的失效数据进行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的确定、验证计算[5-6]。

表1 加氢反应工艺设计措施和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文的对比一览表

同时随着我国化工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安全仪表系统的推广将会对精细化工安全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加氢反应的设计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这些经验和看法,能对精细化工间歇加氢工艺的安全设计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1]GB 50177-2005,氢气站设计规范[S].

[2] 宋元宁.加氢装置中的主要危险性分析[J].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2004,20(5):3-5.

[3] 颜福裕.加氢反应釜爆破片的选型[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7):151-153.

[4] 赵永增.加氢工艺自动化改造方案[J].化工安全与环境,2013,16:11-13.

[5] 陈泽俊.安全完整性等级(SIL)验证计算在石油化工装置中的应用[J].化工工艺与工程,2015,36(4):19-22.

[6] 张兆祥.安全完整性等级验证计算在化工装置中的应用研究[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6,52(5):28-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