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问题导入法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7-28

张 芳,钟 蕾,蒋海燕,何永明,程建峰

(江西农业大学 农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语:“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问题导入法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交流、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等活动中,实现教师和学生间的紧密配合,让学生能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在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心的强烈求知欲[1-2]。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问题导入法的优点是: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充分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问题导入法”问世以来,受到中小学基础教育和人文社科类高等教育老师的青睐,进行了大量地深入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自然科学类,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中应用较少[4-6]。笔者试图根据问题导入法的原理,结合课程自身特点进行“问题”创设,将问题导入法运用于高等院校的理科教育课程《植物生理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导入研究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迫使探索新知识和培养自我实践能力成为学生们的一种自觉行为。

1 《植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植物学的一部分,普通生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之一[7]。《植物生理学》课程是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生物类专业主干课程[8-10],自2008年起被确定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学门类联考科目。本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植物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生长发育等规律与机理,为植物生产和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途径[11-12]。近年来,随着植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植物生理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很多疑难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在植物生理学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也增加很多。然而植物生理学课堂时数却随着高校教学改革逐渐减少(由原来最多时的64课时逐步减少至目前的40或32学时)。因此,如何以较少的时间完成更多内容的教学,同时又要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位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师面前的严峻现实挑战[13],尤其是在当前大学生过分依赖众多电子产品的被动学习现状下。

一般来说,植物生理学课程除绪论外包括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与氮素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细胞的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光形态建成、生长生理、成花生理、生殖和衰老及抗逆生理12个章节,分属于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生长发育、环境生理4大部分,内容均属于比较内在的抽象知识,没有很好的基础便难以理解;且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需要学生将前期所学的植物学、基础化学类、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等基础知识在本课程中进行良好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掌握。植物生理学是植物生产类的专业基础课,是通识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其教学效果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和学习兴趣。而目前的本科教学中,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仍以老师和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讲授和填鸭式教学为主,老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压抑的背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很少有学习积极性,更鲜有学习乐趣,缺乏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等,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较差,教学质量不尽人意。

2 问题导入法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问题导入法是教学过程要围绕导入问题而展开,因此问题导入的设计是中心与灵魂,尤为重要[14]。问题设计的原则应体现贴近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使学生容易理解、与所学内容联系密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使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给课程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笔者以提高植物生产类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结合《植物生理学》课程知识点,认真分析课程内容,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调整教学方案,深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革,每一章节设置难度适中,与课程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表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带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消除学生因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味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而造成无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掌握课程知识的现象,表现在有些同学认为自己上课听讲了、懂了,结果做题或考试时茫然无措。

表1 植物生理学各章节问题集

笔者上课时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回顾和复习前一节课内容,然后继续提问学生从而导入新课,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多设计相关问题,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避免走神,保持课堂良好互动,使学生紧跟老师的节奏学习,没有时间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例如,讲授植物的成花生理时,首先向学生提问:“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就是指什么?”提供A、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协调关系,B、顶端优势,C、根冠比,D、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4个选项,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哪些?”“什么是根冠比?在生产中如何调节植物的根冠

比?”,以巩固学生对植物生长分析这一章节知识的理解。复习完上一节课内容后,借用“武则天召令百花同日开放”的传说提问同学“是否可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植物的花是如何形成的?”进而介绍“植物实现开花3个过程”,顺利导入新课—植物的成花生理。授课过程中提问学生古语“桃三杏四梨五年,核桃白果公孙见,枣树当年就换钱”为何意,加深学生对幼年期的理解,讲解完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时提问学生“如何用实验证明茎尖生长点植物茎尖生长点是其春化作用感受部位?”,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

续表1 植物生理学各章节问题集

通过多个班级的试验,笔者发现以这样的形式授课,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且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更能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的授课节奏,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及时消化,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获得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接受(表2)。学生反馈表示“很喜欢,讲课别有特色,与学生日常相处的也非常好,很容易听懂”“这位教师的课很有科学道理,值得我们学习,她在教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觉得老师是个很特别的老师,上课讲课很认真,指出很多我们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去改正,觉得这位老师相当好”“上老师您的课让我了解到更多的科学前沿的故事,精简通俗的教学让我学的轻松愉快”“课堂气氛好,老师讲课生动形象,让人容易记住”“为人很好,很热情,和学生很谈得来”等。

表2 “已采用问题导入法”和“未采用问题导入法”授课后学生的评教情况

3 问题导入法应用于《植物生理学》教学后的思考

问题导入法应用于植物生理学的教学,通过探究分析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互动教学模式,能增加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生命力,促进课程体系的更新,丰富课程内涵,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构建者,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15]。“教”与“学”是构成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两个主要方面,二者必须有机统一,有效的“学”更重于用心的“教”。大学教育的过程,就是必须要把一个需要教师才能获得知识的人,通过几年的学习,培养成不需要教师也能获得知识、无师自通的人[16]。要想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洞悉每节课的教学知识点,掌握相关内容的发展现状,课前合理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情况。为了更好地完善问题导入法在植物生理学课堂应用与实践,笔者认为近乎还需要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与优化。

(1)丰富问题来源的多样性。古语有云“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单个人的思考定然具有一定局限性,故应丰富问题来源的多样性,多与其他各类学科老师,乃至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增加问题的来源。笔者研究植物主要是水稻,因此在设置问题时可能就比较不自觉的偏向于举例农作物,而笔者所授课班级还包含有茶学、园林、林学、生科、资环和农教等专业的学生,他们对农作物并不是很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笔者会向同事和相关专业的老师们进行请教和交流,将植物生理学知识融入他们所熟悉的植物中去。

(2)根据专业将问题进行有效分类。植物生理学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学到知识,授课时设问就需依学生专业进行有效的甄选和分类。例如,在讲授“生长素”时,若授课对象是农学专业学生可以提问“棉花为什么要摘顶?不摘顶的棉花能长多高?”;而对园林专业学生,可将问题换成“雪松为什么长的像宝塔?”。讲授完植物“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章节时,若授课对象是农学和种科专业学生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早稻米饭不好吃?”,对于园艺专业学生则应该把问题换成“对苹果、枣树等果树的旺长枝条进行适度环割,为何能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座果率?”,而对于园林、林学专业学生可以提“为什么说树怕剥皮,不怕烂心?”等。

综上所述,问题导入法教学在植物生理学课堂教学中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但由于教师专业局限性和授课对象专业多元化等因素的存在,要将“问题导入法”完美实施于植物生理学教学中,仍需教师和学生不断实践和磨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收获最佳教学成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