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西省种粮大户应对气象灾害 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

时间:2024-07-28

李辉婕,柯今朝,朱玲娟,谢学勤

(江西农业大学 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研究意义】近年来,以气候变暖为首的气候灾害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气象灾害持续受到各国的关注[1]。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脆弱和敏感的国家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我国增温速度与幅度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事件趋多趋强正在影响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2],在此压力下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与日俱增,我国长期形成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模式也被迫改变[3]。基于此,探讨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甚多,粮食生产因气象灾害所受影响尤为明显,江西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却也是全国气象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研究江西省气象灾害适应性问题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研究切入点】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和气候变化的最直接承受者,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是保障农业产量、稳定收入的关键,也是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机制的核心[4]。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是农户在气候变化实际或潜在影响下做出的趋利避害的调整,有效的适应措施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提高农户的经济绩效[5]。但我国农户应对气象灾害采取适应性行为的能力较低且存在地区差异,没有起到降低损失的作用。【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不同适应性行为的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尤为关键,有利于帮助农户采用适宜的适应性行为来提高经济绩效。

1 文献回顾

气候变化适应性是指人们努力减少气候变化对自身健康和财富的不利影响,同时利用气候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的过程,是一种趋利避害的选择,有效的适应性行为是降低农户经济损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6]。近年,气象灾害的行为方式和影响因素成为其适应性行为研究的主要方面。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有多种不同的划分视角,其中最常见的是Smit等[7]提出的被动适应行为与主动适应行为。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还提出了积极适应与消极适应行为[11-12],事前预防性适应性和事后补救性适应性行为[10],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13],扩张性策略、调节性策略和收缩性策略[1],投资性适应性措施和农田管理型适应性措施[14]。研究按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方式进行划分。影响农户采取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的因素中户主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和外部环境是基本要素[6]。姚升等[15]研究小麦种植户的适应性行为时发现贷款容易程度、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行为选择。吴春雅等[15]发现除了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外,农户适应性行为还会受地形和信息获取等外部因素影响。冯晓龙[6]采用mlogit模型对1079个苹果种植户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再次论证了信息可获取性、便利地域位置等对农户采取补救性行为的正向作用。此外,朱红根等[16]还发现社会资本对稻区农户气象变化适应性行为有影响。由于气象灾害的局部时空差异和政府补助的不充分不及时,大多数农户在应对气象灾害时会选择依靠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策略[17]。

现有文献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的分类和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研究和总结,但研究对象主要以苹果、小麦等种植物为主的农户,对于水稻种粮大户关注较少。并且大多都是研究农户的整体适应行为,较少学者将农户适应性行为分类进行研究。对于农户适应性行为的绩效研究较少,针对不同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更是鲜见。因此,本文基于鄱阳湖地区种粮大户的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提出能引导农户应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提升行为绩效的建议。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对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农户的调查,样本农户的选取均采用随机抽样法。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涵盖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以及鹰潭市、上饶市、宜春市、抚州市、吉安市和新余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首先在这8个市中随机选取2~4个县(市、区),然后,在每县(区)随机选取2个镇(乡),每个镇选取5~10户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问卷229份,剔除漏答和填写信息前后矛盾的问卷后,最终获得适用于研究的有效问卷226份。

2.2 DEA模型构建

DEA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效率问题的研究,是由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等[18]在“相对效率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使用数学规划方法对决策单元(DMU)间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种非参数统计估计方法[19]。任意一个决策单元DMU都具有相同的目标和任务、外部环境以及输入输出指标,常用于绩效评价,本文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同样适应该模型。根据农户应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投入可控的特点,选择投入导向的BBC模型,其经济含义为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将投入按同一比例θ减少。θ<1表明该决策单元无效,即可以用更少的投入获得相同产出[20]。其模型构建如下:

式(1)中,θ为农户应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效率值),x,y分别表示决策单元(农户)的投入与产出值:λ表示j=1,2,…,n的权重;i和r分别表示投入项和产出项的个数。

2.3 Tobit模型选择

Tobit模型又称受限因变量模型,是因变量满足某种约束条件下取值的模型,本文由DEA方法测算出的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综合效率值在0~1,满足被解释变量两端取值受限,故采用Tobit模型[21]。回归模型如下:

式(2)中,β、xi、yi*与yi分别是回归参数向量、自变量向量、因变量向量与经济绩效综合效率值向量。采用最大似然法对Tobit模型进行估计能得到β和σ的一致估计,有效避免了普通最小二乘法造成的参数估计偏差问题。以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综合效率值为因变量,以农户适应性行为为自变量(其中又分为主动适应性行为和被动适应性行为),对模型进行回归后,可以得出影响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的显著因素。具体的实证分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用DEA模型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进行测量,结果会展现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由于综合效率能够较全面反映农户适应性行为的经济绩效,所以第二阶段的Tobit模型是基于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综合效率值进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指标选取

研究基于课题组对江西省鄱阳湖地区农户的调查的数据,将226份有效问卷作为样本单位。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主要是衡量农户是否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常用的指标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这是应用DEA方法的关键。鉴于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获取性,遵循客观性原则研究选取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及家庭年总收入为产出指标,选取自然资本维度的水稻种植规模、物质资本维度的拥有各类农机具数量、人力资本维度的家庭务农人数及金融资本维度的农业保险购买情况为投入指标[22]。指标选取结果及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DEA要求的指标是非比率型指标,相关项低且不能有负值,在选取的6项指标中未表现出相关性,并且DMU个数226大于投入产出指标数6,符合DEA模型的要求。

表1 指标选取及说明

3 实证结果

3.1 样本基本情况及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统计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从个体特征层面来看,农户中以男性居多,符合农村劳动力客观情况。文化程度平均为初中,平均年龄为48.23岁。调查对象呈现老龄化、低文化、技术落后的特征。总体上看,被调查对象健康状况较好,其中74.7%农户身体健康状况较好或很好。从金融资本层面看,在需要贷款时,向银行贷款较不容易,仅有30%农户认为向银行贷款较容易或很容易。从风险感知层面来看,绝大多数农户都感知到了气象灾害的频率变化,仅有19.7%未感知到变化。感知是农户采取适应性行为的前提,感知到气象灾害变化对农户做出适应性行为至关重要。

表2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农户应对气象灾害的适应性行为分为灾害前的主动适应性行为及灾害后的被动适应行为。根据调查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农户为应对气象灾害都采取了适应性行为。对于主动适应性行为,68.41%都选择了采取,仅有31.59%农户未采取主动适应行为。其中被采纳比例最大的是气象灾害发生前经常收听天气预报,该行为具有低成本和高便捷性所以容易被农户采纳。其次是购买农业保险,人天生就是风险规避者,随着农业保险的逐步完善,农户为了分散风险会提前购买保险。对于被动适应性行为,有66.59%的农户选择了采纳,仅33.14%农户在气象灾害发生后未采取适应性行为。农户偏好较高的是加强病虫害检查、增加灌溉或排涝次数这类行为,表明农户对水稻生产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较为看重,会根据自身经验增加灌溉和农药投入。而申请灾害补贴或物资援助等金融管理类行为被采纳率较低。

3.2 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评价

研究使用DEA2.1软件测算农户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表3),综合效率是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以综合效率反映农户应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纯技术效率则反映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影响的经济绩效,规模效率反映的是由规模的经济绩效。从整体上看农户应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水平较低,其中规模效率的均值仅为0.42,表明该部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提高综合效率应该以提高农户生产规模为重点。其次,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91,高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说明相对于规模效应,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对经济绩效贡献更大,规模效应是阻碍经济绩效提高的主要因素,但是纯技术效率仍有0.9%的上升空间。最后,在调查的226位农户中有40.6%的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为规模报酬不变,表明这部分农户的生产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处于较理想状态。有52.6%的农户规模报酬为递增,为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该部分农户可适当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比重。有6.8%农户规模报酬呈递减,表明该部分农户在应对气象灾害时存在投入冗余,应适当减小种植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方式及管理水平。

表3 农户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的统计性分析

3.3 基于Tob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稳健标准差下的Tobit模型结果见表4。以农户应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的综合效率值为因变量,通过Stata16.0软件估计Tobit模型,对比普通标准差与稳健标准差下的Tobit模型结果,差异极小,可认为不存在异方差情况。具体结果如下:

表4 TOBIT模型估计结果

(1)农户应对气象灾害主动适应性行为中,在灾害前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购买了农业保险、参与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或维护分别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灾害发生前参与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或修建对农户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表明农户越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修建,就越不会采取粗放管理模式,水稻的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则可以给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灾害发生前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和购买农业保险对农户的经济绩效的影响则是负向的,表明农户采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到位,没有起到防患的效果,以及政府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不足,不但没有起到分担风险的作用还造成了投入冗余。经常收听天气预报、更换用于种植的水稻品种都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有正向影响,但是未通过模型检验,可能与输入模型样本量大小有关。

(2)农户应对气象灾害被动适应性行为中,在灾害发生后增加了灌溉或排涝次数、加强了病虫害检查来预防次生灾害以及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下显著。其中,增加灌溉或排涝次数对农户经济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管理技术水平对综合效率也有一定影响。气象灾害发生后采取增加灌溉或排洪次数等提高种植技术的行为,可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与未采取该行为的农户相比经济绩效会更高。灾害发生后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也产生正向影响,在灾害发生后农户越能随机应变,及时改种应对气象灾害时生命力强的经济作物,就越可以减少沉没成本,从而提高经济绩效。这也是农户通过提高管理技术水平来达到提高综合效率的表现。加强病虫害检查来预防次生灾害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有负向影响,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病发没有直接联系,投入资金进行病虫害检查反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济收益。采纳政府部门关于应对措施的指导意见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影响不显著。可能与政府部门关于指导意见的宣传度不够和灾害补贴不足有关。

(3)在控制变量中,健康状况、向银行贷款容易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别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其中,健康状况的影响最为显著,表明健康状况越好的农户经济绩效越高。健康状况好的农户既能减少在看病方面支出的时间和资金还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管理种植区。相比于男性,女性的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带来的经济绩效更高,这与女性更擅长精耕细作,能细心观察气象灾害的变化有关。年龄越大和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越高。年龄越大种植经验越丰富,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减少损失。而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有更丰富的种植理论并且能够接触更先进的种植技术,这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达到提高经济绩效的效果。此外,向银行贷款的容易程度越高农户的经济绩效也越高,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如若农户能够较容易的向银行贷款,他们就有资金能够用于灾后重建,及时的再次投入生产带来经济效益。农户的风险感知情况对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相较于被动适应行为,农户更偏好采取主动适应性行为。其中气象灾害发生前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和购买农业保险是农户最偏好的两种主动适应性行为。(2)通过DEA模型结果可知农户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值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纯技术效率均值高为0.91,说明农户的种植规模和管理水平是阻碍经济绩效提高的主要原因。(3)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中对农户经济绩效有显著影响的多为工程类适应性行为,例如气象灾害发生前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参与水利基础设施修建或维护,气象灾害发生后增加灌溉或排涝次数。(4)控制变量中农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均对农户经济绩效带来了一定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为提高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经济绩效提出以下建议:(1)针对不同的适应性行为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使农户更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适应性行为的有效防护作用。鼓励农户以灾害前的主动适应性行为为主,可以有效提高经济绩效。在灾害发生后,政府也要动员农户采取被动性防护措施,减小损失。(2)提倡农户多多进行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建或维护,灾害及时进行灌溉或排涝。最大程度降低气象灾害的冲击,提高农户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改变农户靠天气的被动局面。(3)政府应该利用农户纯技术效率较高的优势,将技术优势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并且组织培训活动活动提高农户科学管理水平,减少农户不必要的投入冗余,从而达到规模报酬有效。(4)完善灾害补贴和物资援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可以减低农户的后顾之忧,让农户走向大规模生产道路,并提供专业的技术科技人员进行指导生产,提高农户的规模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