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昌县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4-07-28

孙晓明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农村经济局,辽宁 建昌 125300)

近年来,玉米小斑病在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的防治。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以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cm×(2~4)mm 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二、三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1 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和果穗。苗期染病初在叶面上产生小病斑,周围或两端具褐色水浸状区域,病斑多时融合在一起,叶片迅速死亡。在染病品种上,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不受叶脉限制,灰色至黄褐色,病斑边缘褐色或边缘不明显,后期略有轮纹。在病品种上,出现黄褐色坏死小斑点,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很少。在一般品种上,多在叶脉间产生椭圆形或近长方形斑,黄褐色,边缘有紫色或红色晕纹圈。有时病斑上有2~3个同心轮纹。多数病斑连片,病叶变黄枯死。果穗染病病部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严重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

2 发病条件

玉米小斑病菌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或者是带病种子,从外地引种时,有可能引入致病力强的小种而造成小斑病菌侵染。玉米生长季节内,遇到适宜温、湿度,越冬菌源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条件下萌发侵入寄主,遇到适宜发病的温、湿度条件,发病适宜温度26~29℃。产生孢子最适温度23~25℃。孢子在24℃下,1小时即能萌发。经5~7d即可重新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遇充足水分或高温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在田间,最初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向周围植株传播扩散(水平扩展),病株率达一定数量后,向植株上部叶片扩展(垂直扩展)。自然条件下,还侵染高梁。

3 防治方法

玉米小斑病的侵染发病规律与大斑病相似。应采取以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因地制宜

选种抗病杂交种或品种 如沈单7号、丹玉16号、农大60、农大3138、农单5号、成单9号和l0号、中玉5号。

3.2 加强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3.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 7~10d 一次,连防 2~3 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