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韩 放
(铁岭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纽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我国目前己有小城镇2万多个[1],近年来国际社会提倡“城镇与自然共存”,强调了城镇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因此,小城镇生态绿地系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
近几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飞速发展,经济、社会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部分小城镇规划更注重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等规划系统布局,对于绿地生态系统的规划,往往只是“填空”形式[3],各项绿地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即可,这些规划大部分未能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自然景观中掺杂了太多人工痕迹,截断了城镇内部人工绿地与自然环境绿地的联系,不仅使绿地建设成本大幅度增加,而且忽略了生态效益[4]。
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的特点就是建设规模小,没有单独的绿地规划,仅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篇章,内容少,深度浅,小城镇的绿地规划没有充分的融入到区域大环境生态规划中,难以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指导与规范作用[5]。
绿地系统建设多追求模式,缺乏当地特色,忽视了小城镇风土民情、民俗文化和地域特点,缺乏当地应有的文化价值体现。
镇西堡镇位于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西北部,沈阳市“一小时经济圈”内,沈铁工业走廊中端,是连接铁岭市、调兵山的重要经济纽带,距辽宁省省会沈阳市中心81km,总面积145.23km2,约占铁岭县总面积的6.31%。
镇西堡现代化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镇区内除镇政府院内有附属绿化外,无大片集中公共绿地,除镇柏线两侧有行道树外,其它道路均没有街头绿地;道路沿线仅有行道树,且现状植株较小,间距大。镇区道路均为一块板断面形式,严重缺少绿化用地;北中部水系及其支流基本为自然的河漫滩形态,滨水岸线基本无绿化。
结合环境建设、居住质量、生态保护和抗震救灾等方面的因素,规划2030年镇区绿化用地总计72.35公顷,人均16.83m2,占总建设用地比例为13.63%。其中公共绿地54.73公顷,人均12.73m2。
镇西堡镇的绿地系统规划形成 “一心、三轴、多点”的生态格局。
一心:是指在行政中心北侧新建的大型公园,通过逐步扩大其规模,最终成为镇西堡较大的的居民休憩、游乐场所,宜为休闲娱乐与观赏相结合的综合性城镇级公园,成为城市冬季主导风向上的绿楔,对改善镇区微气候发挥较大作用,是城镇绿化景观核心。三轴:是指西部居住区内自东北向西南穿城而过的水渠,形成休闲娱乐的滨水景观。以及贯穿渗透于东部居住区内部的两条绿色景观生态轴,绿化沿道路两侧布局,单侧绿化宽度为10m。
多点:是指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均衡布局的多个居住区级公园,为居民提供集观景、休憩、锻炼于一体的绿色空间。
镇西堡镇区绿地由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构成。
3.3.1公共绿地。根据绿地的不同使用功能做到点(公园、游园、成片集中绿地等)、线(道路绿带等)、面(量大面广的各类居住绿地和附属专用绿地)相结合,贯彻“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大、中、小结合”等原则,确定合理的绿地面积和性质,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化系统。
点:居住区级生态休闲公园,安排各项娱乐设施,布置公共绿化节点,美化了环境,健康了人群,为居民提供茶余饭后的绿色休闲小品。
线:在镇区主要道路两侧布置带状公共绿地,既美化了环境,又能起到环保降噪的功效。
面:以镇级公园为城镇景观绿地,除空间形态应精心设计和严格控制外,还应设置标志性的建筑物,增强识别性,使居民产生地域感和归属感,充分反映镇西堡镇的精神面貌。
3.3.2生产防护绿地。主要是沿哈大客运专线、铁路专用线两侧及电厂出线区处布置,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作为城镇的生态背景。
3.3.3附属绿地。规划规定各类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不低于30%。
公共服务设施附属绿地。应加强其外向景观特色,与道路景观和城镇景观相协调。
市政设施绿化。市政设施的绿地率在30%以上,其绿化应以卫生防护为主,同时结合市政设施类型选择绿化、美化方式,创造绿色景观。
道路绿化。明确各条道路的绿化宽度、树种选择以及种植形态,配置各种常绿与落叶相结合的乔灌木植被。
3.3.4居住区绿化。城市居住区内按国家标准规定配置一定的居住绿地,在树种选择上以常绿树种为主,避免选择花粉致敏较强的树种,如悬铃木、白榆、柳树等,以免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此外,易生虫的树木也不宜种植。居住区内还应规划有中心绿地或游园,根据当地文化背景配置相应的茶室、棋室、雕塑、儿童活动及老年活动场地等内容。另外,还可开发供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实验绿地,以达到社会教育效益。
绿色是生态建设之根本,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是小城镇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空间维护者,绿地系统的建设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小城镇空间结构的缔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贵在“系统”。文章以铁岭市镇西堡镇为例,探讨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理念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今后铁岭市其它小城镇绿地系统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中金,王勇.小城镇发展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潘宜,陈佳骆.小城镇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李忠华.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思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136.
[4]孟原旭,王琛.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探析规划师[J].规划师,2013(09):57-58.
[5]熊和平,陈新.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探讨[J].中国园林,2011(01):11-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