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发展绿色农牧业 改变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

时间:2024-07-28

乐有亮

内蒙古自治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发展绿色农业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需要。 “黑色农业”这种经营方式往往高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不但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也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污染等恶果。而发展绿色农业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

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 绿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型的农业。 它的优势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节约资金、精耕细作、人畜结合、施有机肥、不造成环境污染。 但是也存在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种植单一、抗灾能力低、劳动生产率低的弊端。绿色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以高产、稳产、高效为目标,不仅增加了劳力、机械、设备等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还增加了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软投入,使绿色农业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绿色农业是多元结合的综合性农业。以农林牧为主体,农工商、产加销、贸工农、运建服等产业链为外延,提高了抗灾能力与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能力,体现了多种生态工程元件复式组合。

内蒙古自治区有1.07 亿亩耕地,10.2 亿亩可利用草场,3.55 亿亩森林,人均占有耕地面积4.6 亩,是全国平均数的3.2 倍, 人均占有草场面积全国第一,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具备发展绿色农牧业的优势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但水资源短缺和草原生态脆弱制约着农畜产品总量的增长,以分散小农户为经营主体的经营体制制约着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农牧业生产及产品标准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品牌建设滞后,制约着水平和质量提高。为此,要发展绿色农业经济, 关键是立足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按照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思路,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形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集群发展和规模发展的良性模式。

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色农畜产品生产能力。通过植树造林,扩大绿色植被面积,发展绿色生态农牧业,提高市场对内蒙古优质生态环境的认同度、美誉度;通过完善自治区水利工程及节水灌溉发展规划, 推动种植业向水资源条件较好地区集中;通过推广先进农牧业生产技术及加大农机的推广应用,夯实基础,构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体系。

其次,扶持龙头企业,构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体系。通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结机制,推进龙头企业与生产优质绿色农畜产品的农户的深度融合,让农牧户分享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利益,调动农牧民生产绿色农畜产品的积极性。

最后,要完善措施,构建发展绿色农牧业的保障体系。要通过梳理完善绿色农畜产品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使其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将各种符合标准的绿色农畜产品商标统一在自治区各盟市的绿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下,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工作。 建立健全以基地、产地检测为核心,流动检测为补充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争取实现主导产业、加工和销售全程可追溯。特别要加大对农牧业生产投入品使用的监管,从源头上保证农畜产品质量。

绿色农业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内蒙古自治区具有水质、土壤、大气良好,绿色食品原料资源丰富的优势,但由于缺少科学规则、市场信息不灵、科技素质低下,大部分地区只能出售绿色食品原料,效益不高。实施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可发挥受工农业污染程度轻,环境相对洁净的资源优势,将原料转化为产品,通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拉动绿色农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转变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振兴,从而为加快发展自治区经济作出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