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孙 迪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4)
石化涤纶厂纺丝装置高噪声设备多,设备集中布置于室内,由于声音的叠加与混响,现场声压级检测结果往往超过100 dB。此外,现场经常需要工人手动作业,工人需长时间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下,导致纺丝装置作业岗位个体噪声超标情况严重[1]。为保护强噪声环境中作业员工的听力,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本研究对某石化涤纶厂纺丝装置卷绕岗噪声暴露情况及噪声暴露引起的听力损失风险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为员工听力保护提供对策及建议。
本次评估对象选择某石化涤纶厂纺丝装置,该装置作业岗位包括纺丝岗、卷绕岗、包装岗等,其中以卷绕岗噪声暴露时间最长,超标最为严重[2-3],因此选择卷绕岗作为本次评估对象。
卷绕岗定员及噪声接触为卷绕岗两人负责一台卷绕机,一人在现场作业,另一人在隔音室内休息,每2 h交替一次。卷绕岗工作内容主要为断丝清理、清水擦洗、生头、落丝、贴标签等,均为手动作业;无手动作业时,作业工人需在设备附近监护设备运行。
本项目卷绕机按序号依次布置于纺丝装置一层的卷绕厂房内,依据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对卷绕岗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进行定点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噪声定点检测结果 dB
由于卷绕岗位工作方式相对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采用全天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并选取3名代表工作人员,选择原则[4]:①在该企业从事该岗位作业前未从事其他噪声作业;②无听力损伤家族史;③无耳疾或耳疾史;④无糖尿病史;⑤无耳毒性药物使用史;⑥无非职业噪声暴露史;⑦无影响听力损失的其他危险因素。使用个体噪声暴露计对工人噪声暴露的LP,A,eqT进行全天测量,测量持续时间为12 h。跟踪第一次测量结果,发现3个测量结果之差大于3 dB,因此使用相同测量方法进行了2个附加测量[5],见表2。
表2 卷绕岗噪声暴露测量结果
按照A计权等效声压级公式,卷绕岗同类暴露组的A计权日暴露声级(LP,A,eqTe)为5个测量值的等效声压级,为97.1 dB。由于卷绕岗班制为4班2运转,周作业有效持续时间为42 h,参考时间为40 h,经换算,A计权周暴露声级LAE,40h=97.3 dB。依据GB/T21230—2014《声学 职业噪声暴露的测定 工程法》中全天方案的扩展不确定度计算,本次测量方案的扩展不确定度为3.71 dB。
噪声暴露人群与年龄和噪声有关的听阈级的计算,见公式(1):
(1)
式中:H′——与年龄和噪声有关的听阈级,dB;
H——与年龄有关的听阈级,dB;
N——实际或潜在的噪声引起的永久性听阈位移,dB。
此公式仅适用于H′、H和N的相应百分位数。
使用规定频率听阈级的综合值来评价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本次评估以高频标准听阈偏移和职业性噪声聋为例选择频率和界线。
a) 按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第4章规定的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前提条件,评价双耳高频(3 000,4 000,6 000 Hz)平均听阈级,界线为40 dB,作为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的预警值。
b) 按GBZ49—2014中第4章规定的职业性噪声聋诊断分级,评价较好耳语频(500,1 000,2 000 Hz)和高频4 000 Hz的听阈加权值,即1/3×[HL500Hz+HL1 000Hz+HL2 000Hz]×0.9+HL4 000Hz×0.1,界线为25 dB,作为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的警告值(其中,HL代表听力级,dB)。
选用GB/T14366—2017《声学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的评估》中数据库A作为本项目数据库。
表3为卷绕岗发生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风险预测结果。
表3 卷绕岗发生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风险预测结果
可以看出,在噪声暴露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增长,H′、H和噪声引起的N均呈增大趋势。假设工人起始暴露年龄为20岁,噪声平均暴露水平为97.3 dB,工人在不佩戴任何个体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在30,40,50,60岁发生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40 dB)的风险分别为13.0%,30.0%,48.1%,69.3%。其中工人60 岁时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的风险评价见图1。
图1 工人60 岁时双耳高频平均听阈位移的风险评价
同样假设工人起始暴露年龄为20岁,噪声平均暴露水平为97.3 dB,由表4可见,工人在不佩戴任何个体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在30,40,50,60岁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分别为0~5.0%,11.2%,22.5%,37.2%。其中工人60 岁时噪声暴露所致职业性噪声聋风险评价见图2。
表4 卷绕岗发生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预测结果
图2 工人60 岁时噪声暴露所致职业性噪声聋风险评价
本方法预测得到的噪声引起听力损失及听力损失风险均为统计学计算结果,故不能用于个人听力损失及听力损失风险的评估,但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评价结果可为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提供定量依据。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的关键是减小“噪声引起的的永久性听阈位移”[6],因此将计算得到的“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的风险概率”,按照WST 754—2016《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的规定对其进行风险分级,见表5,得出卷绕岗听力损失风险分级,见表6。
表5 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的风险分级 %
由表6可见,工人双耳高频听阈位移和职业性噪声聋的风险分级均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逐渐加大,且在同一年龄组的风险分级相同。如果工人长期暴露于该噪声水平,50岁后工人听力损失的风险为高风险。
表6 卷绕岗听力损失的风险分级
为有效降低卷绕工人发生双耳高频听阈位移和职业性噪声聋风险,用人单位应建立有效的听力保护计划、建立噪声职业暴露评估系统,定期监测作业场所噪声,采取组织管理措施,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暴露水平,设置噪声危害及防护标识,佩戴护听器,对劳动者进行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7]。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优先优化组织管理措施,降低劳动者实际暴露水平,此外应尽可能采取工程控制措施,进行相应的整改,如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或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