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杨 雷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 257001)
有些领导干部安全引领力不足,没有摆正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关系,思想上“重效益、轻安全”,工作中“重部署、轻落实”,“一把手”未组织召开承包商管理专题会议、承包人未到现场,由承包点人员代为签字等现象依然存在,难以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部分职能部门专业安全管理不到位,落实主体责任缺乏自觉性、主动性,未按体系要素开展隐患排查、没有结合专业隐患深入开展自查自改,导致专业隐患未能及时销项。部分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安全制度和标准不熟悉、不掌握,安全培训、风险分析存在形式主义,如现场调整摄像头规避监管、操作人员擅离岗位等问题。
各单位对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分解与落实的要求,还存在管理流程不畅、管理界面不清、“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还没有成为专业管理部门的自觉行动等问题。2019年,该油田企业对机关部门和所辖的27家二级单位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效能监察,共发现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和宣贯不扎实、领导人员安全承包责任落实不深入等问题359个;安全督查部门查出的4 230个问题中,有1 327个问题(占比31.4%)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在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方面还存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不细致,与国家构建双重机制的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风险管控措施针对性不强,未能以风险和问题为导向实施差异化管理,对重大风险识别前后的管控措施变化不大、重点不突出;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未能实现监控数据资源共享,在风险识别数据库、远程监测、在线监控、自动化控制、自动预警报警、紧急避险等信息统一规范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从现场督查情况来看,发现直接作业环节管理问题927个,占比23.3%,表现为:个别单位对直接作业环节新制度的宣贯落实不认真、不到位,审批人员不按照规定到现场进行确认和签批,JSA危害识别及风险分析模板化,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出现走形式及资料缺失等现象。现场监督能力偏弱,部分监督人员监督检查没重点,不善于通过观察分析和预判,及时发现纠正隐藏在直接作业过程中动态的和隐蔽性较强的不安全行为;施工现场凌乱无序、盲目施工等问题依然存在。
2019年对进入油田企业的承包商单位进行检查,查出各类问题2 544个,占全年问题总数的53.2%。主要为个别单位对承包商安全管理仍未给予高度重视;没有结合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的措施,承包商引进使用监管机制不全、准入把关审批不严,“谁引进谁负责,谁发包谁负责”原则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承包商数量庞大、单体规模小,部分承包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安全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标准低、“三违”和习惯性违章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监护流于形式,监理方HSE职责未认真落实到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监测仪器配备、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没有有效落实。
为保证生产和施工作业安全,现场配备了自动防护设施,但现场火灾、有毒气体的报警装置损坏、停用、拆除、失效等问题突出,反映出部分单位对设备管理“重购置、轻维保”,设备带“病”运行,未能提前查找隐患、先行处理缺陷,本质安全水平降低。有的单位电气联锁保护、起重高度限位等“技防”形同虚设,对安全的技术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2.1.1 提高政治站位
树牢“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把住“不出事、不违规”的底线要求,扛起“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自觉对表国家要求、对标法律法规、对标油田企业部署,抓好高质量安全发展的教育引导,认真组织宣教活动,深入推进停工停产集中培训、专家宣讲、全员安全分享等基础工作,抓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培训,以及岗位员工的实操仿真培训,推动全员在安全发展建设中做到行动自觉、落实坚决。
2.1.2 加强安全责任意识
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岗位员工要自觉向提升思想觉悟、业务素质、操作技能聚焦发力,强化安全教育、政策法规学习、标准解读、典型案例警示,深化基层问题、短板、弱项的分析查找,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提高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能力,打牢思想基础,让高质量安全发展真正成为全员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2.2.1 持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修订完善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手册,融入质量管理体系,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运行,梳理责任、标准、制度、规程等4个清单,明晰部门职责,规范运行流程,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制定岗位安全行为负面清单,从严安全记分管理,完善专业委员会、业务部门和岗位安全责任清单,推进各层级履职尽责。
2.2.2 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专业监督优势,严格落实监督单位专业监督、业务监督安全监管职责,持续加强关键环节、重点业务的安全生产专业监督;完善专业监督管理及绩效考核办法,实行周、月、季监督信息定期报送制度,确保生产全过程安全监管到位。
2.2.3 大力强化安全督查体系
将安全部署执行情况作为党委巡察重要内容,提升督查效能;开展全方位安全督查,加大视频督查力度,做好动态风险的全程安全监管;加强“管理类”督查,针对性开展解剖式督查。对禁止类、严重类安全问题倒追安全管理责任;深入开展区域督查大数据分析,促进各级举一反三抓安全问题整改。
2.2.4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考核体系
修订完善安全风险管控考核细则,对油田各单位考核类别重新划分,持续对油田安全违章行为分类清单实施动态管理;用体系审核代替年度检查,围绕体系的有效运行,对所有单位开展全要素审核,对高风险单位、机关部门开展专项审核,将业务部门、专委会、监督中心纳入考核范围;坚持实施月度检查、季度考评、年度奖惩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
2.3.1 持续深化风险分级管控
结合油田企业生产实际,研究适用的风险评估技术,组织基层单位开展好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落实各级主要负责人安全承包责任,推进承包点风险减量降级。在油田范围内组织开展2轮重大风险识别评估,对已识别出的油田级风险加强管控和削减,督导基层单位管控好一般风险,尤其是施工作业中的人员动态风险,做到违章、隐患零容忍。
2.3.2 持续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分级开展隐患排查,加大对重大风险设施和高风险作业的排查力度,逐级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抓好隐患治理项目全程监管和效果评估,提升隐患治理成效。加强对罐区、油气管线、供配电系统等专业领域的隐患治理,提升油田的本质安全水平。
2.4.1 持续推进安全综合培训
精准制定分级培训计划,提升培训针对性,建立安全培训矩阵,强化对业务整合、外闯市场、岗位调整等人员专题培训,加大仿真、实操、案例等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宣教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强生产现场安全文化建设,严格落实安全公示制度,规范物态文化,促进安全理念入脑入心。
2.4.2 深入开展停工停产集中培训
持续开展涵盖全部工种、岗位和承包商的分类分级停工停产集中培训,增加室外培训环节,强化员工之间相互观察、学习和提升,增强安全培训效果。领导干部带头开展集中培训,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并加强对停工停产集中培训督导检查,综合考评集中培训效果,切实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2.5.1 加强井控安全监管
严格落实井控管理制度,加大井控专项考核力度,强化勘探开发全过程井控安全监督考核;加强长停井、废弃井井控隐患治理,从严落实防控措施;加快片区井控应急中心建设,强化偏远井站井控专用应急工具配备,提升井控应急响应能力。
2.5.2 加强承包商安全生产监管
抓好承包商安全管理风险“一把手”承包管理制度执行落地,压实各级“一把手”责任,倒逼承包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承包商业务资质、分包合法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主要工种技能进行全面核查与验证,对发生严重违章行为的单位员工、承包商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严格考核,着力解决违法分包、员工素质低、现场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严格落实建设单位管理主体责任、监理单位监管责任、业务主管部门应负责任,加强现场安全管控,做实承包商安全业绩与工程量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开展承包商“四类人员”专题培训,杜绝施工现场“三违”“低老坏”问题发生。
2.5.3 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监管
以落实员工安全记分管理、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十条措施等制度为抓手,狠抓直接作业环节规范化,严把作业单位准入关、作业许可关、施工监护关、机具质量关、业绩评价关,强化全过程风险管控;组织直接作业环节安全专项检查,严格施工方案审查,严控施工作业风险。涉及动火、起重、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强化关键环节监管,加强直接作业环节教育培训,确保直接作业环节风险全面受控。
2.5.4 严抓员工健康管理
实施全员全面健康管理,推进危害因素超标场所治理,加强劳动防护;完善员工体检报告分析,明确高危人群及职业禁忌要求,严格落实高危人群“一人一策”干预机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运用类比、推演等方法,剖析事故根源和发生规律,加强对工伤及未遂事件的预防,全力减少事故伤害;关心员工心理健康,将安全心理与事故危机干预纳入员工帮助计划(EAP),不断提升员工身心健康的能力和水平。
2.5.5 加强应急管理
修订油田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强化与PCS平台有机融合,加快电子化应急预案的推广和应用;健全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实现预案联合编制、演练联合组织、资源共享共建、响应协调配合,提升油田应急能力。
2.5.6 严格危化品安全监管
推进危化品综合整治,强化重点设备全面普查,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定期检验要求,通过定位系统实时监控危化品运输工具,督促承运单位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持续推动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和SIL(安全仪表等级)评估[2],提升危化品安全管理水平。
2.5.7 夯实安全“三基”管理
充分发挥各类工作载体作用,强化安全“三基”考核,深化安全“三基”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推进示范单位和班组创建活动,固化优秀做法并全面推广,促进安全“三基”工作不断提升。
将油田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督查、考核4个体系延伸至基层,实现了安全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发布实施安全管理制度56项,结合职能优化和业务流程再造,修订发布各级岗位安全环保责任制和机关部门的安全职责,监督职责界面清晰,督查机制长效,考核措施有力,全面提升了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制定了37个一级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风险管理提示卡,对油田机关局处两级领导干部的安全承包进行调整优化,建立了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承包观察情况公示制度,对承包内容进行油田公示;作业单位主要领导定期组织职能部门进行全覆盖现场安全检查,推动了中心层面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二级单位机关部门配备了专职的安全主任监督,在专业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带领作用。
完善了油田层面、二级层面和基层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建立了委员会常态化运行机制,推进主体责任分解落地;探索实施QHSE监督中心经营性改革,与机关科室、基层单位建立甲乙方关系,实现由“管理服务型”向“经营型”转变;推行“员工HSE积分管理办法”,将安全行为与员工的晋升、晋级、评先树优等挂钩,提升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积极性。
打造了集输站库、油气生产、井下作业等12个基层站点,健全了完善基层安全生产组织、制度及操作运行体系,筑牢了风险识别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与动态监控“两道防线”;推行与专业化中心和直接作业环节HSE职责清单,确保对专业化队伍的监管不断档、不缺位;在注采站推行“六个无缝隙安全管理法”,致力于培育根深(扎实精细)、杆壮(力争向上)、叶茂(团结和谐)的白杨树文化,推行基层安全“家文化”。
制定了高风险作业节点责任管理清单,编制了直接作业环节审批人、监护人培训教材,建成了油田安全视频监控中心,为二级单位配备500台移动式监控设备,年开展停工停产集中培训3 776次,累计参与101 216余人次;迎接了地方政府“双重预防机制”验收检查,全部符合要求;对承包商施工人员施行“一人一证一码”管理,提高了对承包商人员的管控能力。
自2016年起,实现了上报生产安全事故(事件)三连降,生产安全事故也实现了三连降。总量方面,从2016年的324起降至2018年152起,下降幅度超过113.2%;生产安全事故从2016年的61起降至2018年的41起,同比下降了48.7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