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实施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造革命老区生态新高地

时间:2024-07-28

撰文·供图|庞西祥 王帅帅

蒙阴县银麦河

临沂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东南部、黄海西岸,北有沂蒙等山脉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流向,向南冲积出广袤的临郯苍平原,区域生态对黄河重点生态区和海岸带具有重要屏障作用。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传承赓续沂蒙精神,临沂市在2021年申报实施了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工程是“十四五”时期全国第一批公布的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之一,是中央支持沂蒙老区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

一、工程建设概况

(一)工程实施背景。沂蒙山区域(临沂市)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累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从“壮士断腕”到“刮骨疗毒”,临沂革命老区经历了漫长的“铁腕+重典”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据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结合区域空间用途管制方向,按照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安全、构建生态屏障的要求,区域内存在3类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问题,包括公益林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土流失、生态径流不足、矿区土地损毁等8类生态环境问题。临沂市实施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旨在解决革命老区目前存在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化解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环境治理修复方式,对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系统治理,促进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二)工程基本概况。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称山水工程)围绕沂河水生态、水安全,总体划分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水安全与水生态修复区3个修复区域,细分为森林提质、世界地质公园保护与修复、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与水土保持、小流域水土流失修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水生态保护与防控、水质提升与污染治理等8个主体修复单元,构建“一河、三区、八单元”生态保护与修复格局。范围涉及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郯城县、沂水县、沂南县、平邑县、费县、蒙阴县、高新区10个县区,生态修复治理总面积4090平方千米,建设周期为2021—2023年。

二、实施保障措施

(一)三级协同,强化组织实施。构建“市级统筹、县级落实、部门跟进”的三级协同推进模式,条块系统、上下联动推进工程实施。一是市级统筹。成立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12名工作人员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程建设。市政府定期组织现场推进会、工程调度会、工程座谈会、现场办公会、全市重点项目调度会等,调度工程进展、研究部署工程建设工作。二是县级落实。工程所在县区参照市级模式组建工作专班,明确一名副县级干部专职专责主抓,县区党委、政府定期听取进展汇报,研究解决各类难题,确保各项工作分工明确、高效推进。项目所在乡镇协调配合,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三是部门跟进。市、县(区)两级职能部门将工程建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职能、业务,加强内部协同和向上对接,落实工作部署要求,梳理行业领域标准规范,全力以赴跟进指导服务工程建设。针对林业、水利类项目居重的情况,市水利局、林业局成立部门工作专班,协调统筹全市本领域工程实施。

▲ 沂南县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 费县土地整治

▲ 沂南县王山峪荒山造林

(二)三管齐下,强化日常管理。“三管齐下”激发县区活力、明确责任任务、跟进考核奖惩,推动工程按时序推进。一是突出县区主体。明确县区作为工程实施的主体,在工程实施中优化“放管服”,合法合规前提下,下放审批事项,赋予县区更多自主权、激发主动性。县区因地制宜将环节、时限进一步缩减,3年工程压茬推进。2022—2023年林草湿地类工程交县区自行组织,工程建设全面提速。二是明确责任任务。制定工程推进计划表,明确责任分工、开工时间、完成时间及预算执行进度等事项,县长背书立下“军令状”,建立责任、任务“两个清单”,每个工程责任到人、终身负责,确保2023年全面完成各项工程建设和绩效目标任务。三是实行“周评月报”。建立“双评价”机制,逐县区、逐项目“一周一调度一评价、一月一排名一通报”。制定《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奖惩办法》,以工程实施进度、预算执行等重点指标形成月度排名,排名靠前的予以奖励、排名居后的予以罚缴,由市财政局依据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统一收缴、下达奖励资金。

(三)三线跟进,强化监管规范。构建了平台、审计、现场三条监管主线,强化工程监管,规范工程建设。一是数字监管“平台线”。建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数字监管系统,集成工程管理、资金使用、问题分析等功能,线上直观掌握各工程进度。将工程纳入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山东试点,两项“国字号”工程有机结合,依托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临沂中心,建设生态修复应用系统,运用地理实体数据实时展现修复成果。二是全程跟踪“审计线”。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会计核算等不规范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实现规范程序、项目管理、节约资金的目标。对资金分配、资金管理、产出时效、产出成本等涉及资金使用内容进行绩效评价,招标确定第三方开展资金绩效评价服务,提升各工程资金使用实效和绩效质量。三是常态督导“现场线”。将现场督导工作常态化,每周确定2—3个县区,月内实现全覆盖。通过现场查验进度、质量,对接各项目相关单位,研判项目推进堵点、难点,指导县区做好手续规范、节点推进、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实施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一)系统修复。着眼全域上游下游、左岸右岸、岸上岸下、点线面工程空间,开展立体防护、整体治理、系统修复。一是上下游联动修复。工程以沂河为主线整体布局,最终指向实现沂河的水生态、水安全。在上游蒙阴县、沂水县,实施污染灭源治理、提升植被覆盖率涵养水土,确保源头水质安全;在中游沂南县、费县,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在下游罗庄区、高新区、郯城县,大力开展水质净化、河道水环境整治,确保沂河鲁苏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目前,下游郯城县老墨河监测断面水质已告别劣五类水,实现大幅提升。围绕南涑河,在上游兰山区,引涑河水进南涑河进行生态补水;在中游高新区,实施南涑河流域生态治理工程,清淤疏浚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建设溢流坝增加生态蓄水,整治岸坡恢复生态环境;在下游罗庄区,实施生态治理、雨污分流、污水管网配套工程等,修复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减少面源污染,着力改善河流水环境。二是左右岸协同修复。实行左岸、右岸、多点协同发力,改善河道淤积、水生态不足等诸多问题。沂河左岸河东区二滩项目,采取岸上恢复、提升耕地功能,河岸、河漫滩植被绿化、生态护坡,改善洪水对河岸、河漫滩冲刷;沂河右岸兰山区施庄水库水系治理,将支流水系贯通激活,两区协同保障城区沂河水生态保护与防控。蒙阴县银麦河左岸补种林草维持原有岸线和河流生境,右岸采用鱼槽砖、浆砌石、植被恢复等综合生态护岸,实现生态修复与岸坡稳固有机结合。三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考虑地理、环境、生物等多学科融汇,推动小流域生态系统科学化、全要素完整打造。沂南县东汶河小流域治理项目,上游王山峪脆弱区造林、中游西高庄水土保持、下游庵子沟矿山修复,流域内梯田、地堰、沟道护砌层层拦蓄,减少泥沙下泄,最大化做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有效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缓解下游河道淤积,整体修复提升流域生态环境。

▲ 沂水县双崮流域公益林修复提升

▲ 沂水县小微湿地

(二)自然修复。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采取适度的修复措施,加速自然修复进程,提升修复效能。一是明确自然恢复内容。沂蒙山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林分结构不合理、生物多样性减少、碳汇增量偏低问题突出,工程将覆绿作为自然恢复的主要发力点,实施荒山造林、森林质量提升,修建农田、修复河流湿地等措施,在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恢复上起到实效。沂水县双崮流域退化公益林修复项目,针对项目区树种单一、林分质量差、生态防护功能退化等问题,采取间伐、修枝、补植等系列措施,将森林转变为复层林、异龄林、混交林的稳定结构,区域固碳能力提升53.6%。二是采取自然修复技术。针对北方枯水季节河流生态径流水量不足问题,采取沿河小微湿地建设、必要溢流堰拦蓄等措施调蓄径流,大幅缩短了断流时间,在拦截沉积上游泥沙、降低洪水河道冲刷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平邑县河道治理项目,采用复式结构,河道下部通过植物覆盖浆砌护脚,上部采用生态植草固坡,保证岸坡稳固的同时恢复生态功能。三是运用自然治理手段。基于自然系统条件运用生态修复措施,尽量减少人为干预阻断自然环境内部循环。蒙阴县、沂南县水土保持项目,梯田改造采用适宜暖温带地区的生态干砌石和生态块;兰山区、郯城县河道治理项目,采用生态网护坡,防治水土流失、进行生态恢复;水源涵养项目,采用雷诺护垫或格宾网护坡,增强河流生态基流。

(三)多元结合。注重区域自然要素、地方产业和人居环境的结合,综合实施“科学工程”“普惠工程”“民心工程”。一是同自然要素结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交叉结合、一体治理,探索区域内整山、保水、育林、治田结合开展,提升生态治理实效。费县土地整治与河道整治相结合,完善相关水利工程设施,对项目区内的田、水、路统一规划,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耕地产量,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费县南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危岩清理、续坡、回填等治理措施,修复破损山体,新增耕地130余公顷。二是同产业发展结合。在共享治理成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良性互馈方面做出探索,鼓励推行以工代赈,让地方群众直接受益。以系统修复为契机发展特色产业,沂南县西高庄片区坡耕地治理后,轮作种植黄烟、孙祖小米,每年增收4000—5000元/667m2。沂南县孙祖河综合治理工程紧紧围绕红色片区布局,绿色生态与红色文化融合,打造绿水青山红色乡村休闲带。三是同乡村振兴结合。将小微湿地、土地综合整治、河道综合治理、破损山体修复项目实施与整治农村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山水自然要素。蒙阴县以湿地保护开发为依托,发展生态莲藕种植、有机鱼养殖等产业,建设展览馆、湿地博物馆,建成康养小镇,促进乡村文化多元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