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撰文·供图|高运宝 蒋亚静 宋远霸
近年来,日照市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协调保护与开发,积极探索“四强化”实施、“全链条”监管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废弃矿山修复治理200余公顷。2023年7月,该模式被《山东政务信息》第775期刊发推广;2023年9月,日照市作为地级市代表参加自然资源部会议,并作矿山生态修复典型发言。
严格生态空间规划管控,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一是以市政府令发布《日照市山体恢复植被保护管理办法》,把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先后编制印发《日照市“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日照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8—2025年)》,形成了全市矿山修复治理工作“路线图”。二是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构建“一屏一带二网多点”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划分5大重点修复区域、4大生态修复分区,确定7大行动计划和17类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海”系统修复。三是编制矿山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形成全市治理工作“一盘棋”,实现矿山生态修复规范化,有序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全市653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通过治理后可产生耕地、林地后备资源200余公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自然资源支撑。
依托卫星中心建设,构建“一个库+一张图+一张网”,强化矿山生态修复动态监测管理。一是以全市653个历史遗留矿山、32个生产矿山基础数据和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标签化管理,实时、动态展示矿山位置、开采活动、生态修复情况等,摸清底数、掌握变数,打造矿山治理修复“一个库”。二是结合多期次遥感影像提取矿山范围内变化图斑,分析研判不同时段采矿、修复活动痕迹变化,及时掌握开采和修复情况,打造矿山治理修复时空展示分析“一张图”。三是将矿山生产和修复边界与“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确保不压盖、不冲突,保障安全生产、有序修复,打造矿山治理修复安全“一张网”。
▲ 五莲县黑虎山
东港区陡岭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坚持“源头防范控增量,末端治理减存量,过程监管提质量”全链条监管模式,着力“抓两头促中间”,强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一是在全省率先出台专项办法《日照市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和资金全链条管理办法》,构建职责明确、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绩效跟踪、责任可追究的全链条管理新机制。二是在全省率先编制地方性矿山生态修复绿化标准和验收规范,对选用植物、作业分区、绿化技术、后期管护等方面进行规范,并对项目验收程序、条件、内容等进行要求,形成技术统一、流程规范、实用性强、可广泛推广的模式标准。三是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金“三统一”监管模式,将全市生产矿山全部纳入监管体系,基金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矿山企业和银行三方共同监管,统一规范“基金存储、计提使用、监管责任”。
坚持“多腿走路、多点投入”,在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充分运用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激励政策,为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增加动力、激发活力、释放潜力,探索多模式、产业化治理,多渠道融资破解矿山生态修复资金瓶颈。一是对于生态区位重要、生态问题突出、相对集中连片、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2023年莒县沭河流域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获得2500万省级财政资金支持,有效破解资金瓶颈。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模式,引导生态修复与土地转型利用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相结合。对辖区内2个重点景区、旅游区内的矿山,采用生态景观式治理,注重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栽植各类苗木40万株,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生态景观效果,把生态包袱变成文旅景观金字招牌。三是兼顾矿山复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水则水”的原则,多模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东港区陡岭子—后山前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通过对项目区内破损裸露山体斜坡、平台覆土栽种黑松、连翘、紫穗槐等,在局部陡峭斜坡实施垂直绿化,复绿17公顷,有效降低水土流失,提升区域森林覆盖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