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邹城市林业局 王 珂
孟子故里,邹鲁圣地。2000年前,亚圣孟子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思想,主张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传承先人精神,邹城市于2016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在“孟子故里添新秀,美丽邹城觅乡愁”的定位引领下,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截至2017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8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71%,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39%,林业产业年产值达28亿元。邹城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短短3年间,古城覆满了锦绣华盖。
森林生态廊道
“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山,现在已经变成了山上有景观、山下有果园的田园综合体。”峄山镇林业站站长贾伟说。
2017年,邹城市将大小牙山绿化工程列为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围绕峄山景区建设,将景点建设与防护林建设相结合。工程突出牙山与峄山一路之隔、紧密相连以及万亩桃园映衬的地理优势,投资4751.5万元,实施大小牙山山体绿化1845亩、退耕还林工程1000余亩,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打造邹城市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创森启动以来,邹城市着重在营林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上下功夫,统筹退耕还林、荒山绿化、镇村绿化、通道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实现多途径增绿、多元化覆绿、多层次添绿,在点、线、面上做出一批典型、树好一批样板。3年来,全市高标准建设经济林基地4.5万亩,完成荒山绿化1.6万亩;投资3亿元建设美丽乡村,建成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4处、美丽乡村201个,生态文明村331个;新建完善绿色通道300公里,完成130余公里河道生态廊道建设;以太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完成湿地修复与保护1万亩。
2016年—2018年,中央公园景观工程被列入邹城城市建设“百项重点工程”,作为城区游园绿地建设样板大力推进。公园总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13.29万平方米,人工水系环绕公园一周,呈现出山水一色的秀丽风光。
提升城区森林覆盖率,是邹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中轴线”。
2016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城区绿化行动,邹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结合“森林进机关”“森林进校园”“森林进企业”等工程,先后完成50家单位、56个居住小区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造绿,栽植各类苗木8.9万余株。以500米服务半径为标准,建设公园绿地、街心游园49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充分满足了“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的要求。按照一路一景、一路一品的原则,突出行道绿化,完成对景观道路与主干道的绿化提升,在全市形成了完整的道路绿化网络。
城区绿地公园
2012年,邹城市在9个山区镇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创森开展以来,全市继续坚持山、水、林、田、路、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果园与公园、园艺与园林、提质与增效有机结合,逐步把山区打造成集林果生产、观光采摘、生态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富民花果园。
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退耕还林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龙头企业和林果基地示范园发展,有效推动了山区镇村居民创业致富。通过土地流转、大户承包等方式,全市共建成林果基地示范园29处,每年培训林农2万人次以上。同时,积极构建“互联网+”和“工行融e购”等电商平台,拓宽林果销售渠道,增加林农收入。
水岸绿化
田黄镇萧沟村总面积2700亩的红富士苹果基地,栽植了烟富3号、烟富6号、美国8号等多个优良品种,是鲁西南连片面积最大的红富士苹果种植基地。
“基地进入盛果期后,可亩产苹果2000余公斤,实现收入2200多万元,将解决全村近300名剩余劳动力就业。”萧沟村党支部书记萧德来说。
2018年8月26日,“森林城市杯”环护驾山徒步健身比赛在邹城市护驾山公园举行。“我们举办这次比赛,就是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效益,从而带动更多市民了解创森、支持创森、参与创森。”邹城市创森办公室副主任武秀生说。
坚持“大地植绿”与“心中播绿”相融合,邹城市不断创新形式,结合各类活动向120万市民宣传绿色发展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
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市树市花评选、森林城市专题采风、“森林邹城·绿色家园”书画摄影展、“森林城市杯”徒步比赛等系列主题活动,编制出版了《邹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品集》和《森林邹城》专刊、《邹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简报》等系列宣传资料30余万份。引入“互联网+义务植树”模式,实行线上护绿、线下植绿,建设书记市长绿化点、企业林、青年林、巾帼林、小记者基地等纪念林100余处。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依托,建设生态科普教育基地16处。结合各类森林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及世界湿地日、爱鸟周、植树节等主题宣传日,向公众传播植绿爱绿理念和森林资源保护知识,广大市民关爱森林、关心绿色、关注生态的意识显著提升。
红枣采摘节吸引大量游客
初秋凉爽的清晨,邹城市民行走在林荫道下,呼吸着“天然氧吧”带来的新鲜空气,开始了美好幸福的一天。整座城市已与森林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
退耕还林种植的桃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