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周彩霞
童年的记忆中,我的家乡有一个长满了芦苇的湾,因在村子南面,大家都称它家前苇湾。
黄昏时分,芦苇在夕阳的照射下金光闪闪,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时而盘旋空中,时而落在芦花上,好像是要显摆它美丽的羽毛,又好像是展示她动人的歌喉。
夏季来临的时候,芦苇穿上了郁郁葱葱的新装,家前苇湾成了村里孩子们的乐园。
每逢周末,孩子们会早早不约而同地到家前苇湾边玩耍,拔几枝蒲子,挽起裤腿下水摸鱼,打打水仗,捉捉迷藏……无限的欢乐伴着纯真而又清脆的笑声在芦苇丛中飘荡。
男孩子们把摸到的鱼摔晕,然后折一根柳枝将叶捋掉从鱼嘴里穿过去,将小鱼一条条串起来,再划拉来一堆柴火点着,然后把鱼架在火上面烤。一会儿功夫,小鱼身上开始冒起缕缕白烟,发出滋滋的声响,淡淡地夹杂着腥味的鱼香弥漫开来,馋得小伙伴们不自觉地咽着口水唾沫。待到烤熟后,小伙伴们便伸出脏乎乎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抓过柳枝吃起来,俨然天下最好的美味。如今,每每到烧烤摊前,我总是禁不住想起小时候湾边烤鱼吃的情形。
听大人们说,芦苇是由村上一姓张的农户承包的。到了秋末冬初芦苇收获的季节,他们会全家出动,再雇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穿着自制的水靴水裤去割芦苇。
当时的农村,生活条件很差,绝大多数乡亲们都舍不得花几块钱买水靴穿,再者穿着水靴下水割芦苇又容易被扎破,所以乡亲们就用废旧的汽车轮胎上的橡胶皮自制水靴水裤。
爷们儿全副武装地手握镰刀钻到芦苇丛里去割芦苇,女人和孩子也不闲着,她们负责捆绑芦苇并运到家中。收割一天下来,人们都很疲惫,可主家的脸上还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芦苇将为他们家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芦苇的用途很广泛,浑身到下都是宝。芦苇根清凉去火,芦苇杆里的薄膜可做笛膜。芦苇收割前,将芦花摘下来可以绑成扫帚拿到集市上去卖。芦苇收割后,先把发黄的老叶子用筷子打落下来,然后按长短粗细大概齐挑出来分别放置,做不同的选材。粗壮笔直的属于上等选材,既可用来打盖房用的苇箔,也能用来编凉席,都能够卖个好价钱。中等的芦苇杆可以用来扎篱笆墙,剩余的次品当柴火。
打苇箔相对简单和粗糙,技术含量不高。乡亲们在自家院子里搭起木架子,将打苇箔用的麻绳分别缠在两块砖头上,砖头耷拉在木架子两侧,放上芦苇杆,砖头上下交替,芦苇杆便被麻绳牢牢地捆扎在了一起。
编凉席技术含量高,工序繁多,要求心灵手巧、精工细活。先是把选好的芦苇杆晒干劈成两半,然后洒水湿润,再用碌碡轧扁后就可以编凉席了。能工巧匠们能够运用不同的编织手法编织出双纹、三纹、人字、十字、三角、胡椒眼等各式各样的席花,看上去漂亮,躺上去舒服,来年开了春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快被一抢而空,儿时当地家家户户的大炕上都有芦苇编的凉席。
或许因为家前苇湾的存在,催生了我们村里打苇箔、编凉席、绑芦花扫帚等与芦苇有关的手工业,使我们村很早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村。冬天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打苇箔、编凉席、绑芦花扫帚,开春后成群结队带着这些带着朴拙气息的手工艺产品四处去卖,最远的能卖到二百里开外。
一代一代的乡亲们就是这样,凭着勤劳而又灵巧的双手,为自己充填着平平凡凡的日子,编织着欣欣向荣的未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