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刘爱莲,彭恩胜
(1.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2.江西中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江西 南昌 33000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生动、由理论上的深奥到通俗易懂,并通过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到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中去,转化为他们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在其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指社会各阶层大多数民众所信奉或各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是根据时代要求对当前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不是简单抛弃原有社会各阶层大多数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作出新的理解和升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构建的内容上,发挥主导作用;在构建的方向上,发挥引领作用;在构建的功能上,发挥规范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勃勃生机。正是在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乡土中国逐渐变成现代中国。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P406)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当前中国主流价值观是以合理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为核心,以文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以及民主主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体系。而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是根据时代要求对当前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不是简单抛弃原有社会各阶层大多数成员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而是随着历史条件变化,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作出新的理解和升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其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这几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主题;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就打牢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基础;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在基本内容上的层次性,不仅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上的广泛性要求。这种多层次性特征,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从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中的主导作用,是指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主导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方向,统摄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价值观念,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和趋势以及社会的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它反映了我国意识形态的基本取向,决定了我国价值观构建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价值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它主导和贯穿整个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对自己全面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的彻底解放。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核心价值。
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必然体现社会性质和统治阶级的意志。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此,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的灵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社会思想意识带来了相应的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本国的、外国的,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计划的、市场的等文化价值观互相碰撞、互相激荡。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观也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来,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
这些变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精神需求的差异性,但形成了诸多不同于主流价值观的非主流价值观。使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迷失、理想淡漠,个体价值观的地位逐渐突出、价值观的世俗化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式微,甚至诱发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反主流价值观的恶性膨胀。尽管这种杂音和噪音的影响很小,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长远来看,如不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非主流价值观,就会逐步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造成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失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阻滞的局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中的引领作用,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思想的变化进程和不同性质,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多样化社会思想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引领”,从根本上说,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给整个社会以正确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从而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代中国的各种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引领力。这种引领力既是内蕴的,又是随着实践创新而不断壮大和增强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引领作用,是因为它的科学性和彻底性。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个方法不是别的,而是活生生的实践批判。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3](P56,59)和其他一切“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而不是相反。马克思主义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P9)理论的彻底性是理论魅力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性不仅表现在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更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不把自己当作教条,而是面向现实和未来,不断开放自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和大众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创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始终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中流砥柱,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的历史背景下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不同文化相互竞争与冲突的现实中构建了和谐文化格局,在云谲波诡的全球化进程中确保了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在意识形态发展中,始终有我们自己的主心骨,始终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不被错误的思想所迷惑、所误导,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凝聚起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原有社会阶层呈现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的局面。由于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认知水平具有层次性及社会阶层的多样性,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人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求索深层次的人生信仰;有些人却秉持世俗价值观念,注重当下现实需求的满足。总之,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种多元化应是一元化主导和多样性的统一。一元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中起着规范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提供稳固的思想意识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秩序。
价值观作为一定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它与社会发展的秩序是密切相关的。社会秩序作为“社会得以聚结在一起的方式”,[4](P12)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然而任何人的活动背后,都不可避免地蕴涵着相应的价值目标。因此,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社会秩序首先应当是一种价值规范和伦理道德秩序,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秩序是人们价值观念达成某种共识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任何社会秩序都由外化的操作规则和内化的价值规则所组成。这两个规则构成现实社会的合法的和道义的基础。[5]也就是说,国家意识形态通过规范主流价值观,创造一个必要的精神文化条件和道德舆论环境,将社会价值目标和价值规则系统化、具体化、日常化,进而使人们围绕主流价值观达成基本共识和追求的理想,以此对社会力量进行动员和整合,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目的。
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中的规范作用时,须注意把握好“一统而多元”的统一。任何一个社会的社会价值体系,都是“一统而多元”的。“一统”就是核心价值,“多元”则是自由、丰富的;但“多元”必须是“一统”之下的“多元”,而不能因“多元”废“一统”。这是一个整合与规范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主流价值观构建中的规范作用时,一方面要努力汲取各种社会价值观的合理因素来丰富完善自己,将马克思主义的“一统”指导确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使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等之间处于平衡状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体现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方向,统摄其他价值观念,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和趋势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支持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允许非主流、非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但要适度进行规范调控,使其向正确方向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证明,若一个社会中存在多元的非核心价值观,可以增进社会活力,推动社会进步。可喜的是,在当前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社会阶层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应有的尊重,各种社会阶层完全拥有自己认可价值观的权利。我们对各种社会阶层的价值观
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它们存在,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自由;同时,还须根据社会具体情况,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地对非主流价值观进行主动的、适度的调控和规范,以使其不符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的价值观念得到及时调整,使之服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从而确保社会既稳定又充满活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 梅荣政.探索有效途径,提高引领水平[J].党建,2008,(3).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 王永昌.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