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学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体会

时间:2024-07-28

刘昀献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 2012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1]这表明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表明了我们党的清醒、自觉和自信。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观。中华民族以其智慧、活力、自律、善于经营和创造性闻名于世。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有可能在未来50年内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心,地球及其人类居住者(还包括其他居住者)的希望所在和最宜居处之一,这就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正在制定的种种政策。科学发展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其他四个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昭示着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大国已经在扛起保护生态的责任,推动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逐步走向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要义

科学发展观内含着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价值取向,以建立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涵,主张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它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首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要求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必须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注意保护环境,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应注重生态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内容的发展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扬弃,它坚持了以人的利益作为终极追求的价值标准。要求人们走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的活动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相结合,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性,寻求当代人及其后世子孙的生存和发展,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次,坚持统筹兼顾,追求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这种发展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即它不仅指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包括自然环境、人的生存环境的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不仅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还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生态文明的发展进步。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科学发展观不是一般地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安全,而是把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它反对那种无视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的悲观主义论调,主张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从而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第三,坚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还要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坚持“代际公平”、“代内公平”等公平原则,统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分布很不平衡。我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从总量上说的。如果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形势就要严峻得多。譬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50%、20%,人均耕地0.095公顷,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原油可采储量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4.3%、55.4%。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环境隐患增加。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劣5类水体约占三成,已失去使用功能。一些地区地下水下降、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生产生活。据统计,2004年,全国669座城市中,相当部分城市水源短缺,全国有7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困难,3.4亿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有鉴于此,胡锦涛在2004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2](P855)

尽管形势如此严峻,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粗放型的。我国单位GDP能耗(千克石油当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四倍以上,为日本的十四倍多;2011年我国消耗了相当于全球总产量30%以上的主要能源,创造的GDP仅占到世界的9.5%。此外,中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也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加剧了能源资源的紧张状态和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严重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现实告诫我们,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去追求经济的一时发展,必须改变不文明、不科学的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适应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改善自然环境和人的生存环境,实现其良性发展,这是最根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同时,这种发展还必须是可持续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仅要关照人类现实的利益和发展,更要关照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发展;不仅要关照当代人的创造和追求,还要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为此,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生态环境的逐步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的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用“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确定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关系;确立了人与自然应当和睦相处的伦理关系。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更全面、更合理、更自觉、更高层次、更长远意义上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肯定。

二、科学发展观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及目标进行战略谋划和部署,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创造性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理念。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总体布局”这一概念。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3](P1173)在 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地把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具体内容,并将其确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位一体布局”的形成和深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报告一方面仍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3](P11)另一方面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P20)这说明,党中央在描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实际上已经赋予了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

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5]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点,顺应了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肩负起我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富裕程度、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美化已经成为更多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待。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未来生活的新期盼,我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通过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和谐,并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不能提供基本的能源资源、不能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等环境要素,那么生存都难以为继,更遑论进行建设。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古楼兰文明等等许多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我们为此而扼腕叹息之时,也更要以史为鉴。恩格斯曾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6](P383)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而且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事关各方利益。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获取竞争新优势的手段,不顾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要求他们承担过高的减排责任,不断施加压力、制造舆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作为碳排放大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着更大的国际压力。我国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中、排放总量中生存排放比例较高、制造业转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使得我们完成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肩负起应尽的国际责任,我们必须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发展,总是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深刻的转变,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往往又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业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不同,我国实现现代化不仅要着力把产业做大做强,而且要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一定要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它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

(一)西方发达国家无力推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一是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二是在发达国家首先爆发了生态危机。但目前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是不会自己引火烧身的。

首先,生态危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逻辑,是根本制度造成的。一方面,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过度生产和消费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以私有制为基础并且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对自然持一种敌视的态度,将自然看做是掠夺获取利润的对象。由于人类总是不满足于自身的生存状态,不断地从自然界攫取更多的财富,不断地提升自己对自然掠夺和改造的能力,所以人们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将自己推向了生存危机的边沿。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只顾眼前利益、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了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另一方面,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牺牲环境、保证利润的生产方式的结果。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本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会在最大限度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会尽可能地把一部分生产成本推向企业外的社会,由社会来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尽管在某些条件下,企业也会投资治理污染,但治理环境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更多地获取企业利润。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

其次,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和全球环境恶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当代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加快了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生态殖民主义愈演愈烈。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悄悄的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就全球来讲,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它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在全球化背景下,环境问题早已超越一国一区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要取得共识,就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而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会也不可能这样做的。因而所谓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保健、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上,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推动人类文明转型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肩上

社会主义无论作为一种制度还是理念,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替代性选择。苏东剧变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告别教条主义的契机,得到了创新的空间。中国不仅是20世纪末社会主义制度危机中的幸存者,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者。社会主义理论与制度的未来,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中国的成败。西方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从而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有责任而且有能力肩负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

首先,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来说更能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生态文明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必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将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生态经济就是可持续法则对所有人都有制约的经济活动。资本主义由于对利润的贪婪不可能遵守可持续法则,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以利润为生产目的而是以人为本,因而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实现生态经济的根本保证。国际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剥削以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的全球生态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全世界范围内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实现对物质生产的有计划的自觉控制,也就是说建立从全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出发合理利用资源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相统一。30多年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忧心忡忡地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称作“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政治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这就向世界表明,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转折点,中国要汲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西方发达国家已失去了发展生态文明的机会,推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这一点。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领军人物柯布博士明确指出:中国政府率各国政府之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对世界范围的后现代运动的独特贡献”。“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保护生态平衡上将会大有作为,因为中国政府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社会正义与生态正义问题的政府。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昭示着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大国已经在扛起这份生态责任。而美国则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作祟,财富过度集中在超级富豪手中。区区几千人基本控制着国家的财富,实际上也就是控制着世界的财富。指望他们实现为了共同福祉的生态文明,无异于与虎谋皮”。柯布博士深信“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7]文明的转型推动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的重要资料选编(下)[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胡锦涛.切实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N].人民日报,2008-01-3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柯布,刘昀献.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访谈录.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