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董婕,杨敬,张新玉
1.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监察科,北京 100026;2.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026;3.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疾控科,北京 100026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可导致患者住院期延长,加重患者痛苦,并增加败血症、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同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往往合并较为严重的基础疾病,感染发生后可能会导致原发病的急性加重[2]。而医院感染经过早期控制、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因此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降低其发生率。以往医院采取的常规感染管理措施往往缺乏针对性,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并不理想。风险评估是指对风险事件给人们生活、生命安全、财产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或损失进行量化评估,原卫生部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版)中明确指出,综合医院应实施感染风险评估,据此制订感染防控对策[3-4]。目前,风险评估在临床各科室的疾病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应用效果良好[5]。为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25 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风险评估方法,针对重点和薄弱环节制订针对性的措施,并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5 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2021 年1—9 月采取常规感染管理,设为对照组;2021 年10月—2022 年6 月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感染管理,设为观察组。两组感染管理期间无岗位变动。男16名,女9 名;年龄26~47 岁,平均(36.60±4.48)岁;无躯体、精神、传染性等疾病,认知功能正常。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感染管理,包括患者日常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测;病房按时清洁、消毒,定时开窗通风;进入人体组织、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器械等须严格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污染的医疗器械与用品应迅速处理,分类、清洁、消毒、灭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主要由护理人员执行、监督和检查。
1.2.2 观察组 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感染管理,具体如下:(1)风险识别。组建一支包含院监察科、院感染科、临床科室感染控制人员的风险评估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指南及法律法规,结合本院2021 年1—9 月医院感染情况,小组成员对临床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识别和初筛,共筛选出16个风险指标,分为管理风险、过程风险和结果风险指标。(2)权重确定。小组成员根据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风险严重性两方面进行权重确定,由低到高赋予权重系数,即0.2、0.4、0.6、0.8、1.0。本研究由小组成员分别对16 个风险因素赋予权重系数,计算平均值,最终确定各项风险因素的权重系数。(3)具体防控措施。①人员管理。a.医护人员:抽取各个科室25 名医护人员,定期对其进行医院风险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医院感染危害、医院感染预防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明确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职责与责任心,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机会较多,是最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人群,要落实护理人员感染管理任务,将感染控制放在首位,提高护理质量。b.患者:对于皮肤屏障损伤、合并慢性基础疾病、长期卧床、老年人、新生儿、手术、留置管道等患者,床头挂感染风险标志,进行重点监测及管理,预防感染发生。②医疗活动管理。每日清洁病房,地面、物品表面用消毒液清洗,调整室内合适的温湿度,保持空气流通,容易滋生细菌或发生医院感染的地方添设紫外线灯,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 h;患者床单、衣服勤更换,替换衣物要清洁消毒后再使用;规范无菌操作流程,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佩戴无菌手套、口罩,操作结束后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并与生活垃圾分开,做好标记,避免患者接触发生交叉感染;传染性较强的科室设置单独的医疗器械存放区,并做好标记,与其他科室分来使用医疗器械;每周检查病房空气、物品消毒效果,抽样检测空气样本微生物,对消毒不到位的地方及时处理。③完善管理制度。针对医院感染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严格消毒灭菌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科室感染管理重点环节等,并设立医院感染监管小组,每月对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定感染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升管理质量。
①医护人员感染知识掌握度:从各科室抽取医护人员共25 名,采用自制《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进行调查,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0,内容效度为0.876,共20 个条目,分为手卫生、无菌操作、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分类和职业暴露5 个维度,各维度满分20 分,医院感染知识掌握度与得分呈正相关。
②医护人员感染管理满意度:两组感染管理期间随机向25 名医护人员发放自制《医院感染管理满意度问卷》,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2,内容效度为0.870,共10 个条目,包括规章制度、环境、器械管理等方面,总分50 分,评分≥45 分为满意;30~44 分为基本满意;≤29 分为不满意。对照组管理期间发放25 份问卷,回收25 份;观察组管理期间发放25 份,回收25 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医护人员管理后手卫生、无菌操作、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分类和职业暴露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护人员感染知识掌握度对比[(±s),分]
表1 两组医护人员感染知识掌握度对比[(±s),分]
?
观察组医护人员感染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护人员感染管理满意度对比
医院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菌残留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器械、设备上,患者接触而发生感染,或者通过飞沫传播[6]。医院内环境较为复杂,患者入院时可能携带病毒,加上医疗器械、物品表面、空气消毒灭菌不彻底,导致众多病毒在医院内聚集,进而增加医院感染率[7]。
常规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已经发生的感染问题来制订管理措施,虽能起到一定控制效果,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医院感染发生率仍较高[8]。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识别、衡量、评价及控制,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风险防控效果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9]。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评估,可以有效识别感染风险指标,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理,以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潜在伤害。本研究中,观察医护人员管理后手卫生、无菌操作、安全防护、医疗废物分类和职业暴露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感染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医院感染管理分为风险识别、权重确定、风险防控3 个部分,首先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表,梳理各个诊疗环节潜在的危险因素,再根据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权重确定,明确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从而依照风险指标的权重系数制订有效的防控策略[10]。与常规管理相比,基于风险评估的管理模式更全面、准确,可有效避免医护人员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效果。通过风险评估,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管理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其感染管理职责与责任心,从而提高业务能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11]。同时借助科学手段筛查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如皮肤屏障损伤患者的皮肤黏膜暴露,极有可能与携带病毒的物质发生接触而发生感染,对此类患者加强监测和管理,预防患者发生交叉感染,可以有效分配医疗资源,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满意度[12-13]。环境污染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环境污染的水、空气、医疗设备等携带外袭菌群,可以直接或间接感染人体[14-15]。本研究将风险评估和防控管理有效结合,加强对感染源、消毒灭菌、医疗废物分类、抗菌药物使用、医护人员及易感人员的管理,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感染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升管理质量,故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满意度更高[16-17]。
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风险评估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升医护人员的感染管理满意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