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药物管理训练在精神科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4-07-28

刘亚迪,唐丽,卢佳岑

1.湖南省脑科医院躯体疾病精神科男病房,湖南 长沙 410000;2.湖南航天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 长沙 410000

精神科是医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主要场所[1]。老年精神分裂症是此处诊治的主要患者群体, 因其年龄较高、身体素质下降、机体免疫力较弱,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病情,故需要进行合适的管理方式进行管控,保障患者病情稳定[2-3]。 基础方式管理虽经过对护理人员基础资料、病区管理情况、值班情况、工作态度、巡视工作等进行管理,起到一定管理效果,但在用药方面管理有所欠缺[4-5]。 药物管理训练是一种效果较好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弥补基础方式管理的缺陷[6],为了解其具体管理效果,本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和2021 年2月—2022 年2 月本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各12 名,进行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12 名作为参比组,应用基础方式管理。随机选取2021 年2 月—2022 年2 月本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12 名作为研究组,应用药物管理训练。参比组中男3 名,女9 名;年龄24~48 岁,平均(35.96±3.27)岁;工作年限1~16 年,平均(8.46±2.03)年。 研究组中男3名,女9 名;年龄25~49 岁,平均(36.98±3.24)岁;工作年限2~17 年,平均(9.42±2.01)年。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从两个时间段内本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各随机抽取37 例进行分析。 参比组负责的37例患者中男31 例,女6 例;年龄62~72 岁,平均(67.02±3.55)岁。 研究组负责的37 例患者中男32 例,女5 例;年龄63~71 岁,平均(66.95±3.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比组应用基础方式管理,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基础资料、病区管理情况、值班情况、工作态度、巡视工作等内容进行管理。

研究组应用药物管理训练。 详细内容见下:①成立药物管理小组。 组员筛选的科室为精神科,组员需要具备的特点包括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操作能力、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善于言谈等。 对所选取的组员进行精神科专业知识和操作内容培训,展开专业测评,分值达到90 分以上者表示通过,可让其为患者进行管理服务,保障服务质量。 ②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组员需要在以往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中进行查找,分析以往管理情况,找出常见影响因素,制订合理的预防策略,并将其编入现有规章制度内,为日后工作提供参考;落实责任制,实施奖惩制度,对出现的不良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找到具体负责人,予以全科通报批评并扣除绩效10%进行处罚,有助于提高组员重视程度,更负责地为患者服务,同时,对表现优异者适当奖励,以此调动组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③开展药物管理训练。对护理人员药物认知进行管理:医院定期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药物知识讲座,增强护理人员精神科药物认知,为日后用药做好准备工作。对护理人员为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管理:护理人员在为患者用药前,需要核对好药物信息,检查有无适应证,审核无误后方可用药,注意用药需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量和使用方法需科学合理,保障治疗效果。 对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巡视工作进行管理: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病房巡视工作,做好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工作,保障用药安全性。 ④进行管理工作质量评价。 组员在月末对当月管理工作进行回顾,评价工作质量,找出不足之处,制订改进方案,不断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增强管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测评成绩:包括精神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评估工具为精神科管理人员自拟试卷和操作内容,分值范围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测评成绩越高。

②专业能力:包括对话专业能力、应急专业能力、用药管理能力、防护专业能力等,评估工具为精神科管理人员自拟标准,分值范围0~25 分,得分越高表示专业能力越高。

③管理满意度:主要是指护理人员负责患者对管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估工具为精神科管理人员自拟调查问卷,90~100 分为全部满意,70~89 分为基本满意,0~69分为不满意。 管理满意度=全部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人员测评成绩对比

研究组管理后的测评成绩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测评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理人员测评成绩对比[(±s),分]

组别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研究组(n=12)参比组(n=12)t 值P 值95.78±3.12 91.36±5.04 2.583 0.017 95.79±3.14 91.38±5.05 2.570 0.016

2.2 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对比

研究组管理后的专业能力强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对比[(±s),分]

组别对话专业能力应急专业能力用药管理能力防护专业能力研究组(n=12)参比组(n=12)t 值P 值23.06±1.53 20.69±2.48 2.817 0.010 23.08±1.55 20.71±2.51 2.783 0.011 23.14±1.61 20.78±2.55 2.711 0.013 23.13±1.60 20.77±2.53 2.731 0.012

2.3 两组护理人员管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负责患者管理后的全部满意、 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别有18 例、18 例、1 例, 管理满意度为97.30%。参比组负责患者管理后的全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分别有13 例、16 例、8 例,管理满意度为78.38%。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P=0.013)。

3 讨论

精神科属于医院重要技术科室,主要负责各类精神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7]。 当老年患者出现幻觉、错觉、思维混乱、对生活兴趣下降、焦虑等情况时,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 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并进行控制治疗,维持患者病情稳定[8-9]。 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 在为患者进行服务时极易出现疏忽情况,用药不良情况发生风险较高[10-11]。 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上述情况,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保障用药治疗安全,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以往临床上常应用基础方式管理,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管理效果,但在用药方面较局限。 伴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基础方式管理已经不足以满足管理需求,需要寻找新的管理方式,增强管理效果[12-13]。药物管理训练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通过成立药物管理小组,筛选合适的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精神科知识和操作培训,增强组员专业水平,保障服务质量。 通过查找以往管理案例,根据常见影响因素制订相应预防策略,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为日后工作作参考;落实责任制,实施奖惩制度,提升组员责任意识和重视程度,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开展药物管理训练,包括对护理人员药物认知、为患者用药情况、用药期间护理人员巡视工作进行管理, 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药物认知,更科学地为患者用药,保障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通过进行管理工作质量评价,及时查缺补漏,增强管理效果[14-16]。经过上述管理,有效增强护理人员专业认知,提高用药管理能力,保障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管理价值较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管理后的精神科理论成绩为(95.78±3.12)分、操作成绩为(95.79±3.14)分,均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药物管理训练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精神科理论认知,增强其操作能力,为日后工作夯实基础。 研究组管理后的对话专业能力为(23.06±1.53)分、应急专业能力为(23.08±1.55)分、用药管理能力为(23.14±1.61)分、防护专业能力为(23.13±1.60)分,均强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药物管理训练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对话专业能力和应急专业能力,便于更好服务患者,增进护患友好关系,同时,还可锻炼护理人员的用药管理能力和防护专业能力, 有助于为患者科学用药,维持病情稳定,规避影响因素,保障管理安全。研究组负责患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97.30%高于参比组的78.38%(P<0.05),说明应用药物管理训练能够提升管理服务质量,且获得一定认可,使用意义较好。

综上所述, 在对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 应用药物管理训练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增强专业能力,提高管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