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柔性管理用于门诊预检分诊服务质量干预的效果

时间:2024-07-28

张利娟,陈源林,罗娟,李成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门诊综合办公室,湖南长沙410004

门诊是一处集医疗、预防、检测、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部门[1]。因此处患者人数较多、疾病种类复杂,管理人员一旦管理不到位,极易出现预检分诊失误情况,延误患者治疗时机,不利于护患友好关系形成[2-3]。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方式进行管控,增强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保障管理服务质量[4]。基础管理虽通过对管理人员按时抵达门诊情况、门诊分诊工作完成情况、门诊环境管理情况、交接班工作等进行管理,起到一定管理效果,但缺乏对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心理层面的管理,易出现不良管理事件,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5-7]。柔性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弥补基础管理的不足之处[8]。本研究通过选取两个不同时间段内(2021年3—9月和2021年10月—2022年3月)在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门诊工作的管理人员各17名,分析探讨柔性管理对门诊预检分诊服务质量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3—9月期间本院实施基础管理状态下门诊工作的管理人员17名和接诊患者100例的资料归入参照组。将2021年10月—2022年3月期间本院实施柔性管理状态下门诊工作的管理人员17名和接诊患者100例的资料归入观察组。参照组管理人员男2名,女15名;年龄25~45岁,平均(34.89±2.77)岁。患者男58例,女42例;年龄32~78岁,平均(55.08±3.75)岁。观察组管理人员男2名;女15名;年龄26~46岁,平均(35.78±2.75)岁。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龄33~77岁,平均(54.92±3.79)岁。两组门诊管理人员和接诊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基础管理。详细管理内容见下:①对管理人员按时抵达门诊情况进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按照排班每日准时上岗,完成考勤任务,并做好记录,便于月末计算当月绩效奖金;②对管理人员的门诊分诊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在接收患者后,立即评估患者状态,并对患者病情作出初步推断,将其分为非紧急、亚紧急、急重症、急危症等类型,佩戴对应的标识手环,便于其他人员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抢救;③对管理人员的门诊环境管理情况进行管理,要求每日清洁工作台面、地面,维持工作环境空气清新,利于以较好的心态进行工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菌数量,降低感染风险;④对管理人员的交接班工作进行管理,不仅包括交班人员的记录工作,还包括接班人员的统计工作,此外,两者还需进行沟通,明确重点工作内容,保障管理服务质量。

观察组实施柔性管理。详细管理方法见下:①组建柔性管理小组。在本院门诊进行组员筛选,要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熟练操作能力、丰富工作经验等特点,之后学习门诊相关知识,进行柔性管理内容培训,待培训合格后可参与门诊管理服务,保障门诊管理质量。②设计柔性管理计划。组员需要与科室管理者共同协商,广纳管理人员的意见,制订一套门诊针对性的柔性管理方案,并按照方案内容进行落实,以此保障柔性管理服务质量。③建立柔性排班制度。根据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安排责任意识较强、教学能力较好的管理人员培训新护士,实现新老搭配的排班情况;合理增加门诊分诊流程的管理人员,减轻分诊压力,保障服务质量;弹性排班,确保管理人员获得足够休息,能够以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工作,降低因过劳出现的疏忽情况。④实施奖惩制度。适当奖励门诊分诊工作管理好的人员,有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处罚门诊分诊工作管理不好的人员,以扣除绩效、科内通报批评为主,以此提高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便于更负责任地管理患者,提高管理服务质量。⑤心理层面管理。管理者可利用微信作为沟通平台,让管理人员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减少内心隔阂,便于更好地配合相关工作,提高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关注管理人员的心理状态,适当进行疏导和安抚,使管理人员维持较好的心态,利于其身心健康;开办心理健康讲座,呼吁管理人员参加,形成良好的认知水平,减少不良情绪,便于更稳定地参与门诊管理服务,保障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管理后的门诊测评成绩、各项工作能力、预检分诊差错发生率。从门诊理论知识方面、门诊技能操作两方面记录管理人员的测评成绩,工具均为门诊管理者拟定题目或试卷,0~100分,得分越高测评成绩越高。从护患沟通、秩序管理、预检分诊、健康指导4项评估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具均为门诊管理者拟定标准,每项0~25分,得分越高工作能力越强。根据预检分诊差错发生情况计算其发生率,差错发生率=(预检分诊差错发生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门诊测评成绩比较

观察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门诊测评成绩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门诊测评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门诊测评成绩对比[(±s),分]

组别门诊理论知识测评成绩门诊技能操作测评成绩观察组(n=17)参照组(n=17)t值P值94.38±4.42 88.76±6.91 2.824 0.008 94.41±4.44 88.84±6.95 2.784 0.008

2.2 两组管理人员管理后各项工作能力比较

观察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各项工作能力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各项工作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各项工作能力对比[(±s),分]

组别护患沟通能力秩序管理能力预检分诊能力 健康指导能力观察组(n=17)参照组(n=17)t值P值23.15±1.09 20.56±2.77 3.587 0.001 23.17±1.11 20.58±2.79 3.556 0.001 23.23±1.18 20.64±2.82 3.493 0.001 23.21±1.16 20.62±2.81 3.512 0.001

2.3 两组管理后预检分诊差错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管理后的预检分诊差错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管理后的预检分诊差错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门诊属于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负责病情表症较轻患者的诊治工作[9]。部分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服务时,可受自身因素和责任意识不强影响,出现管理不良情况[10-11]。另外,由于门诊患者例数较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高,易出现超负荷工作情况,增大预检分诊失误风险[12-13]。科学的管理方式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保障门诊管理服务质量,维持较好护患关系。基础管理虽经过一系列管理方式起到管理效果,但具有一定局限性,管理人员心理关注不到位,易出现消极怠工情况,增大不良管理事件风险,降低门诊管理服务质量[14-15]。而柔性管理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主要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发工作的主动性、潜力、创造精神。通过组建柔性管理小组,学习门诊相关知识,进行柔性管理内容培训,增强组员专业水平,保障门诊管理质量。通过设计柔性管理计划,准确按照方案内容落实,保障柔性管理服务质量。通过建立柔性排班制度,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实现新老搭配的排班情况,维持管理人员较好的工作面貌,降低不良管理事件;合理增加门诊分诊流程的管理人员,减轻分诊压力,保障服务质量。通过实施奖惩制度,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人员重视程度和责任感,提高管理服务质量。通过心理层面管理,利用微信平台让管理人员互相交流,减少内心隔阂,增强预检分诊服务质量;关注管理人员心理状态,适当进行纾解,维持较好心态;开办心理健康讲座,形成良好的认知水平,利于更好地参加门诊管理工作,保障服务质量[16-20]。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门诊理论知识测评成绩为(94.38±4.42)分、门诊技能操作测评成绩为(94.41±4.44)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实施柔性管理能够增强管理人员门诊理论认知,训练管理人员门诊操作能力,为日后从事门诊管理服务做好基础。观察组管理人员管理后的护患沟通能力为(23.15±1.09)分、秩序管理能力为(23.17±1.11)分、预检分诊能力为(23.23±1.18)分、健康指导能力为(23.21±1.16)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实施柔性管理能够锻炼管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和秩序管理能力,便于更好地与患者交流,获取其信任,保障门诊相关秩序,利于门诊工作有效完成。同时,还可提高管理人员的预检分诊能力和健康指导能力,有助于快速为患者进行分诊,加快救治进程,有效完成健康指导工作,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便于配合相关工作依次完成。观察组管理后的预检分诊差错发生率为3.00%,低于参照组的12.00%(P〈0.05),说明实施柔性管理能够提升预检分诊质量,减少差错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及时得到就医,维持病情稳定。

综上所述,对门诊管理人员实施柔性管理的效果较理想,能够增强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提高各项工作能力,保障预检分诊质量,建议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