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陈苏,孙溧鸿,蒋骏
1.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溧阳市人民医院)科教科,江苏溧阳 213300;2.江苏省人民医院科技处,江苏南京 210000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求更加迫切,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医疗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医院在承担医疗服务主要职责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与科研任务,科研工作是一项严谨且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与平台能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科研实力与医疗水平,这对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性产生了迫切现实需求。在智慧医院背景下,相关单位理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创新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构造,搭建基于智慧医院框架下的数字化、信息化的科研平台,进行数据的采集与信息交互,为科研工作提供服务及决策依据,实现医学科研信息的高效管理,助力医学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
医院科研工作的整个过程将会出现大量有特定价值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对于科研成果辅助支撑作用极为关键。通过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可充分整合、分析与统计上述信息,按照有效定义进行分类存储,并对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等进行优化处理,为后期持续深化推进医院科研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原始参考。在科研信息系统支持下,科研数据信息的输入源完全避免了传统纸质文件在保存、管理和调阅等方面的短板弊端,符合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趋势[1]。
数据信息扁平化状况的存在不利于实现高效率的科研信息数据输出。纵观以往传统科研报表处理工作,普遍存在较强局限性,在回溯性数据信息输出方面较为被动,难以立足宏观视野对未来某阶段数据进行预测和规划。对此,通过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功能,医院科研工作可依托相应的决策板块,全口径录入科研业绩目录信息,分别赋权其不同的数据信息,然后构建形成科研绩效标化值。同时,结合绩效导向作用,可对上述数据进行人工动态调整,确保输出信息密度[2]。
基于智慧医院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可在特定范围内实现数据信息交互,对多类型的科研项目数据进行高度关联,明确界定其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关系,在极大程度上摆脱“信息孤岛”效应的束缚。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配置可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分享渠道,可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地实现政策信息共享,有效保障科研项目业务的延续性,让科研信息数据信息“多跑路”、让医院科研人员“少跑路”。在此基础上,科研信息在整个工作链条中的价值将更加凸显,有助于提升科研项目决策水平。
科研办公需求是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需求类型之一,其重点在于满足医院科研人员在该系统基础上的各项办公需求,比如发布系统公告、待办事项提醒、信息传递与沟通等。为有针对性地满足科研办公需求,系统建设应构造多样化的功能模块,明确不同事项在系统内部的联系方式,使医院科研人员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科研课题申报、结题答辩及科研经费申请等工作,并以更加及时有效的方式完成差异化的科研信息通知[3]。
在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中,如何清晰明确地对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进行优化管理、满足科研项目各个分项的现实需求,开始逐渐成为系统建设应予考量的关键要素。在科研项目需求导向下,应对项目申报、项目中标、项目进程和项目结题等进行分阶段管理,将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完成网络化与体系化的科研项目办理过程。在系统特定环境中,科研人员可调整优化项目信息,对科研绩效数据等进行动态化调整录入。
科研经费对于保障医院科研项目的顺利有序进行具有直接作用,可充分保证科研项目推进实施成效,这也理应成为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实践中,大型综合性医院往往承担着医疗救治、临床教学、医学科研等多样化的重任,且相关部门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各不相同,需要优化理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结算报销与经费监督等各个环节的逻辑关系。在该基础上,应建立财务核算台账,配合科研项目任务书等予以同步管理,杜绝预算超支。
科研成果管理需求主要面向的对象是以论文、著作、专利证书等为主要载体的多类型成果,需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推广,提高其实践价值转换力度。通过满足科研成果管理需求,决策层可实时掌握科研动向和态势,了解把握科研成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综合效用,明确后期医院科研发展路径。为满足科研成果需求,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应对上下游的各类科研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自动录入相应的条目基本信息[4]。
医院科研信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对相关信息的高度整合与分析,为细化完善科研方向,制订科研决策等提供基础依据,此即系统所应满足的科研决策需求。在以往传统管理环境下,更多情况下需要运用办公软件表格等统计和归纳科研数据信息,不仅整体实施效率相对偏低,而且容易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出现信息纰漏。因此,应运用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动校核管理功能,对各项数据信息实现立体化输出,对多类性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比对,更好地满足医院在人才筛选、项目设定与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决策要求[5]。
设计阶段是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对于后续各项环节推进及模块功能设计等具有深远影响。在该阶段,应首先对科研信息管理需求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需求类型布局设计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并通过设定多个系统边界和接口,实现各项功能模块的协同稳定运行。设计阶段还应明确系统各个组件的行为特征,为系统技术路线的优化设定提供有利环境。此外,设计阶段还应就数据库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与风险点管控等做出预设,使系统各项业务流程清晰明确,实现科研信息管理规范化[6]。
测试阶段旨在对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定功能进行演示,查找其运行中的不足,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予以修订。对此,应首先进行信息系统软件测试,包括构造测试实例、执行测试与集成测试等内容[7]。通过软件测试,可有效了解系统接口及系统需求的对应情况,形成设计目标相符程度评价,若存在程序错误或编码措施等,则测试运行中势必会出现运行异常;然后进行系统的有效性测试,并生成有效性测试底稿,对照分析科研信息管理规则反馈出测试偏差问题[8]。
为提升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稳定性,充分发挥其各项功能模块的既有功能,应对测试阶段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度整改,以精准化的方式排除各类运行异常问题,保障各功能环节之间的相互交接和衔接等。整改阶段的实施应建立在信息系统软件测试基础之上,根据之前记录的测试结果,对不同类型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地整改,并将其作为软件配置的构成要素。通过缺陷整改,可使系统缺陷管理员、整改跟踪人和整改责任人等细化分工,避免执行脱节等问题,完成高效整改管理[9]。
报告阶段可提供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自评报告模板和编辑接口,为系统测试及整改结果的生成提供便利。在该过程中,应明确报告内容的各项具体内容与要求,提高报告阶段运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通过比对分析系统测试实际效果与目标效果之间的偏差,查找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优化。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报告阶段的灵活性更强,传统技术条件下难以达成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报告任务更具可实现价值,也为构建科研信息管理管理体系拓展了现实空间。
4.1.1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概要设计环节关系到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效能,应通过细化分解系统网络结构的方式,提升其整体构造性。在该过程中,可将系统网络结构分为隔离区、应用服务区和数据库服务区等部分,分别配置防火墙、前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出于科研数据信息安全角度考量,可采用有序化的网络体系,以在深度层次上支持定制开发,充分对接各个节点的计算机,减少互相延迟时间,且便于后期系统维护与管理[10]。
4.1.2 系统软件层次结构设计 一方面,应结合医院科研的基本规范要求,构建系统软件层次结构,以不同类型的科研数据信息处理为基本导向,充分发挥软件层在科研数据信息交互方面的现实作用,以充分保障系统运行环境。另一方面,应在系统主要功能方面设定系统运行环境,即根据数据库管理、流程管理、矩阵管理与测试管理的基本要求,满足其各项基础性功能需求,使系统运行环境更具实时控制与自动控制特点。此外,应为信息管理系统配置完善的软件与硬件基础,将包括开发语言、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器与操作系统等在内的各项要素优化融合,创设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以有效排除各类潜在的影响因素,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性[11]。
4.2.1 科研项目管理功能设计 设定科研项目信息管理表,用于存储科研项目名称、类别、参数、状态、经费等基本信息,使后续各项流程环节具有明确运行规则。在科研项目管理功能的关键技术选择方面,应始终以开发设计对象为参照,充分把握应用层面上的依赖关系,以保证系统建设效率、缩短不必要的建设周期。在系统服务器端,则应注重低消耗、低成本与高适配度的要求,使项目管理功能的特定体系结构能够被移植。由于医院科研工作具有未来发展需求,因此,应为拓展相应的功能模块预留充足端口与空间,为升级系统接口和空间等创造有利条件,满足科研项目管理需求变化。
4.2.2 科研成果与奖励管理功能设计 该功能旨在管理各项科研成果,并按照医院等相关部门的奖励要求等,兑现科研成果价值转换中的奖励。在科研成果与奖励管理子系统中,可分别进行专利管理、软件著作权管理、论文论著管理等,使科研人员能够按照系统要求对各项成果信息进行登记、修改、查询和删除等操作。以报奖管理为例,其可进行报奖申报人登记,并在特定医院科研项目之间建立关联,既可为本人登记报奖,也可辅助他人进行报奖,支持多方协同完成报奖操作。此外,该功能还可统计科研成果信息,将项目编号、授奖年度、奖励级别等以表格化的方式展示出来,形成直观效果[12]。
4.2.3 科研人才管理功能设计 科研人才管理功能主要以医院各科室的科研行为实施者为主要面向对象,可在该功能模块中完成人员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和统计。为提升科研人才管理透明度,可为不同职责任务的人员进行差异化赋权,使系统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领导人员等可分别查询到相应信息,实现层次化的查询服务功能。同时,科研人才管理功能支持相应的培训管理要求,可按照学科的不同与科研领域的不同等,全面统计培训需求信息,并对培训记录等进行记录与保存。
4.2.4 科研经费管理功能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科研经费的优化管理关系到医院科研项目推进实施的动力与活力,这也决定了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方向。具体而言,科研经费管理需要分别进行科研经费划拨、经费支出、经费统计等操作,在输入科研项目信息内容后,系统支持对所需经费进行校核划拨与报销登记,对经费项目支出状态保持有效监督管控,监测控制经费消耗的异常状态。同时,该功能需进行经费统计分析,按照经费使用渠道的不同,对经费价值与作用做出评判。优化科研预算水平,在数据连接环境下构建多能流集成的科研经费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系统全覆盖,为改进优化需求响应互动操作提供便利[13]。
在数据导出方面,系统管理设计可明确数据格式,将不同类型的科研数据按照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导出,为科研数据信息在不同科研系统间交换提供便利。设定查询条件,按照查询所需导出科研数据。在数据导入方面,则可将预先写入表格的数据进行上传导入,使导入后的数据信息与医院科研项目实际相吻合,避免出现数据矛盾与冲突。在项目类别管理方面,则可结合相应类别的数据库,添加项目类别名称等信息。对于首次登陆系统的用户,系统管理功能可支持其首先注册信息,在校验所设密码安全强度后决定是否将该用户信息汇入用户信息数据库[14]。
在前期准备环节,应为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创设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有针对性地降低软件对硬件资源的占有量,并使相应的操作系统符合支持要求。优化编制科研信息矩阵,分别控制系统运行的主流程和关键控制点,便于后期系统管理测试和升级维护。在系统运行环节,则确保不同系统用户在各自权限范围内登录系统实时操作,避免出现越线等行为,将模拟数据量控制在约束范围内。在信息系统实现过程中,还应为系统配置稳定可靠的安全控制环境,加载安全漏洞识别与修复功能模块,以不间断的方式扫描系统的完整性,及时预警处理潜在的系统安全威胁信息,防止系统被侵或数据丢失、篡改等问题[15]。
综上所述,受设计方式、系统构造与信息流程管控等方面的影响,当前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短板,束缚着其整体效能的优化提升。因此,相关单位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细化完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则流程,构建基于智慧模式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框架,细化其模块功能,完善系统管理设计,提高系统操作的便捷性与灵活性,为全面优化提升医院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效能奠定基础,为辅助现代医疗卫生科学研究迈向更高发展层次保驾护航。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