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珊珊
长沙市中心医院妇科,湖南长沙 410004
人工流产属于妇科操作范畴,指妊娠3 个月内用人工或药物方法终止妊娠的方式[1-2],包括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适用于因疾病不宜继续妊娠或有先天性畸形或遗传性疾病风险的情况,能够有效提升新生人口质量[3-4]。但此方式对患者具有一定损伤性,反复执行此操作会使患者子宫内膜受到损伤,影响日后受孕,还会增加各种病原菌侵入风险,危害患者生命健康[5-7]。 科学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上述情况,保障患者安全性。 以往常使用传统护理管理方式,虽能降低一定风险,但具有局限性[8-9]。为提升管理服务质量,需要寻找新的管理方式。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20 年8 月—2021 年5 月该院妇科门诊的50 名医务工作者,对重复人工流产妇女的临床护理管理与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从该院妇科门诊的医务工作者中随机抽取50 名展开研究,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对研究者进行分组,即参比组(n=25)和观察组(n=25)。 参比组中男性医务工作者、女性医务工作者分别有3 名、22 名;年龄26~42 岁,平均(34.05±1.45)岁;工作时间3~11 年,平均(7.01±1.18)年;受教育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分别10 名、15 名。 观察组中男性医务工作者、女性医务工作者分别有5 名、20名;年龄27~41 岁,平均(33.96±1.48)岁;工作时间3~11年,平均(6.95±1.22)年;受教育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平均分别11 名、14 名。 不同组别医务工作者的性别、年纪、工作时间、受教育程度等各项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比组医务工作者使用传统护理管理方式,主要包括对反复人工流产操作进行管理,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进行管理,对常见风险事件进行防控管理等。
观察组医务工作者使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式。具体方法如下:①组建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小组。 由该院妇科的医务工作者组成,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较好的沟通能力、扎实的操作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等特点。所有组内医务人员均需要对人工流产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如负压吸引人工手术流产术知识、钳刮人工流产术知识、药物流产术知识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完全掌握人工流产多种方式的具体操作,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以便为患者提供优质管理服务,保障人工流产安全性。 ②完善医院人工流产相关规章制度。医务工作者需要对以往妇科进行人工流产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影响人工流产效果的因素,制订相关预防策略,并将其纳入规章制度内,便于医务工作者参考实施全面管理服务;建立奖惩制度,对出现人工流产不良事件进行溯源,找到相关责任人,扣除其当月绩效的20%作为处罚,以此提高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保障管理服务质量。 ③落实各方面的管理任务。 在药物管理方面,组员需要将药品分类摆放,维持适宜保存环境,避免药品变质失效,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药物,强调药物使用方法,保障用药安全性;在器械管理方面,组员需要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维持仪器的良好性和有效性,对使用过的器械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在护理管理方面,组员需要讲解人工流产知识,开导患者情绪,指导正确呼吸和术后康复操作,强调注意事项,保障护理服务质量;在安全管理方面,组员需要秉持无菌理念, 术前做好手部卫生工作和消毒工作,手术室和仪器使用完毕后进行消毒,维持无菌环境,嘱咐危险因素,监督患者有效规避,保障管理安全性。④做好管理工作的定期评价。医务工作者在为反复流产患者进行管理服务后,需要定期评价管理服务效果,发现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及时查缺补漏,制订科学的改进方案,保障日后管理工作质量。
对不同组别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人工流产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管理工作能力、管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①人工流产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包括人工流产手术操作知识了解程度、人工流产护理操作知识了解程度、人工流产日常管理知识了解程度等。采用该研究自拟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分值下限均为0 分, 分值上限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进行管理后医务工作者对人工流产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越高。
②管理工作能力:包括药物管理能力、器械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等采用该研究自拟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分值下限均为0 分,分值上限均为25分,分值越高表示进行管理后医务工作者的管理工作能力越强。
③管理满意度:采用该研究自拟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分值90~100 分为非常满意,分值70~89 分为比较满意,分值0~69 分为不满意。 管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人工流产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均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人工流产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对比[(±s),分]
表1 两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人工流产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对比[(±s),分]
组别人工流产手术操作知识了解程度人工流产护理操作知识了解程度 人工流产日常管理知识了解程度观察组(n=25)参比组(n=25)t 值P 值96.55±3.15 92.67±3.93 3.852<0.001 96.61±3.18 92.71±3.95 3.845<0.001 96.59±3.16 92.69±3.94 3.861<0.001
观察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管理工作能力强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管理工作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管理工作能力对比[(±s),分]
组别药物管理能力器械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能力 安全管理能力观察组(n=25)参比组(n=25)t 值P 值23.22±1.28 21.49±1.75 3.990<0.001 23.28±1.27 21.51±1.78 4.047<0.001 23.32±1.29 21.54±1.81 4.004<0.001 23.31±1.28 21.52±1.79 4.067<0.001
观察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对比[n(%)]
人工流产是用来补救避孕失败意外妊娠或不宜妊娠的方式,已经在妇产科内广泛应用[10-11],但经此法终止妊娠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在短期内不能完全修复,若再重复人工流产,可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导致终生不孕[12-13]。另外,在执行此操作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影响其效果,故需要采取合适的护理管理方式进行管控,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养,规避风险因素,保障服务质量[14-15]。 传统护理管理方式虽经过对反复人工流产操作、对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对常见风险事件进行一系列管理,起到一定管理效果,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16-17]。而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式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组建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小组,学习人工流产相关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培训,提升医务工作者专业能力,保障管理服务质量。通过分析影响人工流产效果的因素,制订改进策略,建立奖惩制度,完善医院人工流产相关规章制度。 通过落实各方面的管理任务,包括药物管理、器械管理、护理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提高管理服务的全面性。通过做好管理工作的定期评价,及时查缺补漏,不断提升管理工作质量[18-20]。
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人工流产手术操作知识了解程度为(96.55±3.15)分、人工流产护理操作知识了解程度为(96.61±3.18)分、人工流产日常管理知识了解程度为(96.59±3.16)分均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丰富医务工作者人工流产手术操作知识,提升医务工作者人工流产护理操作认知,增强人工流产日常管理能力,为日后患者进行管理服务做好准备。 观察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药物管理能力为(23.22±1.28)分、器械管理能力为(23.28±1.27)分、护理管理能力为(23.32±1.29)分、安全管理能力为(23.31±1.28)分均优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提升医务工作者药物管理能力和器械管理能力,增强护理管理能力和安全管理能力,保障人工流产工作顺利,提高服务安全性。观察组医务工作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提升管理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满意度,管理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妇科门诊医务工作者使用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方式的效果更好,能够丰富医务工作者人工流产相关知识,增强医务工作者管理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