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惠艳
峄城区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山东枣庄 277300
复用器械清洗灭菌是医院器械管理工作开展中比较常见的管理工作之一,在现有医院器械管理工作开展中[1]。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复用器械清洗灭菌管理工作,这种情况下,器械灭菌管理质量得到了控制[2]。同时器械灭菌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后提高了器械消毒管理质量,对器械消毒管理的水平提升有了一定改进[3]。尤其是在消毒达标率以及器械损耗率控制上,更是具有明显优势,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将PDCA 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开展中,以此提高科室器械消毒管理质量[4]。 PDCA 循环管理法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 循环。伴随着国内外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密的医疗器械可以提升临床医师的治疗效果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5]。目前,临床上对医疗器械的无菌性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三甲医院都制定了完善的医疗器械灭菌管理制度,对风险系数较高的医疗器械管控更加严格[6-7]。基于此,该研究选取2019 年10 月—2020年10 月调查的42 件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清洗灭菌案件为研究对象,评价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复用器械清洗灭菌的效果,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调查的42 件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清洗灭菌案件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DCA 组和对照组,每组21件。其中,PDCA 组采用消毒供应室PDCA 管理,对照组采用科室自行消毒管理。两组所选择手术器材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科室管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针对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在每次使用前都进行严格灭菌;②针对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使用前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或者中水平消毒;③针对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使用前也选择低水平消毒,或者也可保持日常清洁即可。保证一换一用一消毒。
PDCA 组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实施如下:①P 计划阶段。 制定器械消毒管理方案及目标,做好器械管理计划,依照科室现有器械管理工作开展需求,完善相关管理对策。②D 实施阶段。实施器械消毒管理,以巴氏灭菌法,高温消毒法等为主,做好器械的消毒管理工作,提高器械消毒管理水平。③C 检查阶段。器械消毒管理反思阶段,做好器械消毒反思管理工作,分析现有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④A 改进阶段,问题整改阶段。 通过分析科室器械消毒管理存在的问题,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制订消毒防护管理措施,细化消毒防护管理方案及对策,提高器械消毒防护管理指导能力,为器械消毒管理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并且在器械消毒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重复上述步骤,以此提高服用器械的消毒管理质量。
①消毒达标率对比,主要从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3 项对比着手。 其中,达标表示手术器材消毒效果较好,各项数据指标符合消毒管理需求。 基本达标表示手术器材消毒后的各项检测结果符合消毒管理要求。不达标表明消毒效果不合格, 各项数据不合理。 总达标率=(达标件数+基本达标件数)/总件数×100.00%。②器械损耗率=损耗件数/总件数×100.00%。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DCA 组总达标率为100.00%,对照组总达标率为71.43%,PDCA 组的消毒达标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消毒达标率对比[n(%)]
PDCA 组损耗率为4.76%,对照组损耗率为33.33%,PDCA 组患者器械损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器械损耗率对比[n(%)]
PDCA 循环管理作为常用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含义是将广义上的质量管理,细化为以下4 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等。 要求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将工作内容进行详细分解,以时间顺序为基准,分为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实施效果、最后将成功部分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到下一个环节循环处理,以此循环往复[8-9]。 最终高度完成管理工作,该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点,也是现阶段企业管理的主要规律[10]。 近些年,逐渐应用到临床各项工作的管理中,也是现阶段临床管理工作开展中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的管理模式之一[11]。 在现有临床研究中发现,该模式实施过程中能够以完善的目标、计划实施为基础,做好了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所以能够在管理工作开展中,提高科室管理指导能力。 以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消毒灭菌管理工作实施而言,将PDCA 循环管理模式融入科室管理中,能够提高科室自身管理质量,为了科室管理工作实践的整体性水平提升奠定了基础[12]。
消毒供应室(消毒室)每天为医院提供各类无菌辅料和无菌医疗器械是保障手术室和其他各科室正常运转主要供应科室,由此可见消毒供应室内各项灭菌用品是否达标与科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直接联系[13]。 其中所有复用医疗器械在使用前都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首先通过前期有效清洗,将上个患者的体液、血液等物质彻底清除。 然后通过高压灭菌或者其他灭菌方式消除器械表面微生物,阻挡细菌形成,直接起到杀菌消毒效果[14]。 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复用医疗器械是指在一个患者使用过后,经过反复医疗消毒再次投入使用的医疗器械。从中可知,复用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与患者治疗效果息息相关[15]。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复用医疗器械灭菌标准。其中清楚规定了医疗器械的清洗标准,基于此,该研究运用PDCA 管理办法对该院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情况进行管控,清楚区分各级别医疗器械,应用不同的灭菌办法,从根源上控制医疗感染,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杜绝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清洁器械作为保障灭菌成功的重点内容。清洗为清洁前决条件,若是清洗不够彻底,器械经常会有无机物、有机物存在,造成灭菌失败。 因为外来的医疗器械种类多,结构较为复杂,依照器械性质,选取机械清洗模式亦或是手工清洗模式,对动力工具和精密器械需要运用人工清洗模式。对于其他类型的器械,可以选取机械清洗模式。 特别需要注意结构复杂类的管腔和器械,需要运用超声波清洗剂设备对其进行全面的清洗。对于盛器清洗工作更不能够忽视,需要尽可能运用硬质的容器包装,检测器械清洗质量。外包部需要做到一用一清洗,保障没有修补和破洞问题,可以拆卸部件需要尽可能拆卸,规避体积超重亦或是超大,进而保障灭菌质量。 加强追溯管理。积极建立起追溯管理规章制度,要求设备科室和电脑信息中心对软件的系统进一步完善,而后依照规范需求设立出有关的表格,将复用器械的有关信息填入其中,其中包含清洗产品、包装产品、灭菌炉次炉号以及生物监测结果等,标签一式两份,一份和手术器械一同放入到手术室中,另一份存档,运用人工半自动模式开展追溯管理。 要求专人负责复用器械管理工作,核对相关信息,其中包含产品数量、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供货单位、产品完好性等,若是符合要求就可开展消毒灭菌和清洗。
在清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清洗的过程中水温需要控制在30~40℃,其酶活性比较强,水温超出45℃时,活性将会明显降低。酶原液稳定性比较强,其有效期可以达到两年。 在接触到污染物后酶活性将会被激活,在几小时后活性将会逐步降低。 粉状酶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有吸入问题出现,会造成眼睛和呼吸道被伤害,需要戴上护目镜与口罩。 在浸泡后,把酶冲洗干净。酶能够完全被生物降解,并不需要进行解毒处理。 在清洗时,可以依照要求穿隔离衣与戴手套,避免接触人体皮肤组织。 若是不小心碰触到,需要立即使用水冲洗干净。
该研究证实,在PDCA 循环管理模式指导后,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消毒灭菌管理质量有了显著提升,PDCA 组的消毒达标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其中,PDCA 组总达标率为100.00%,对照组总达标率为71.43%;且PDCA 组患者器械损耗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PDCA 组损耗率为4.76%,对照组损耗率为33.33%。所以能够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日常管理中。
综上所述,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清洗灭菌管理而言,实施PDCA 循环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消毒管理质量,所以能够将该管理方法推广到临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