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构建

时间:2024-07-28

杨莉

石门县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湖南常德 415300

糖尿病作为临床代谢性疾病,其具有病程长、难治愈且并发症较多的临床特征[1-2]。在诸多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近些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病理机理为患者患病后神经系统出现病变,下肢供血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糖尿病足的合并感染[3-4]。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管理干预能够提升其日常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糖尿病足发病率[5-7]。而多数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认知偏差,具有较差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使因糖尿病而导致的足部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8-9]。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临床医学新型干预管理模式,能够根据病情制订针对性分级管理方案,从而提升其日常自我管理水平,提升医务人员管理质量,预防糖尿病足发生[10-11]。因此为了探究并构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该文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该科室40名医务工作人员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科室40名医务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纳入20名。对照组中男11名,女9名;年龄22~30岁,平均(26.56±0.98)岁;学历情况:专科学历7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3名。观察组中男12名,女8名;年龄:23~30岁,平均年龄(26.61±0.91)岁;学历情况:专科学历8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2名。两组医务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同时选择同一时期来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参与该次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3:22;年龄63~74岁,平均年龄(68.51±1.2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5±0.87)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4:21;年龄62~73岁,平均(68.53±1.22)岁;病程2~5年,平均(3.27±0.8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患者糖尿病病情与《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诊断标准相符;②管理前患者无糖尿病并发症;③患者及其陪同家属了解并明确该次调研内容,主动参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不能生活自理;②患者伴有肝肾功能衰竭;③患者精神异常,不能正常表达;④患者依从性差。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糖尿病足常规管理,内容包括:构建糖尿病足评估方法并完善隐患排查流程,以此开展糖尿病足预防管理工作,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促进管理质量提升。对观察组采取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内容如下。

构建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带头,科室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完善糖尿病足风险筛查体系、风险评估体系以及患者健康档案。为强化医务人员专业水平,对组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确保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实施。

一级预防管理:制订基于糖尿病足全程管理规范和绩效考核指标,指导评估糖尿病足的具体方法,确保管理过程规范性,确保在落实工作时遵循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基于绩效考核,明确管理过程所存在的不足,针对薄弱环节予以弥补强化,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

二级预防管理:在一级预防管理基础上,以实物模拟足部管理要点,以生动形象的演示操作,确保加深足部管理认知,强化预防管理效果。

三级预防管理:以一级预防管理和二级预防管理为基础,开展糖尿病足预防管理技能的培训强化,其中包括足部问题评估、足部管理、病情主动监测等内容。确保通过强化培训管理,提升自我管理水平,进而提升糖尿病足预防管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①以该院自制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量表对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指标包括:运动康复、合理饮食、足部管理、病情监测与管控。各项维度总分均为100分,分值高低与自我管理能力呈现正相关,即分值高则代表自我管理能力优。

②管理质量通过医院自制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包括:沟通交流能力、管理工作主动性、团队协作及病情分析能力。每项指标总分均为100分,分值高低与管理质量成正比关系,即分值越高代表管理质量越优。

③以该院管理满意度评分表对管理满意度进行调研,量表内容涉及管理主动性、管理专业性、管理全面性等方面,总分100分。分值≥90为十分满意、分值60~90分为基本满意,分值<60分为不满意。总管理满意度=十分满意占比+基本满意占比。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情况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管理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维度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管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s),分]

表1 管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比较[(±s),分]

组别合理饮食运动康复足部管理 病情监测与管控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79.36±2.45 88.64±2.29 18.563<0.001 77.96±3.51 90.38±3.37 17.122<0.001 76.85±1.64 87.34±1.59 30.806<0.001 81.34±2.20 93.56±2.28 25.873<0.001

2.2 两组医务人员管理质量情况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管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明显更高,表明管理质量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管理后两组医务人员管理质量情况比较[(±s),分]

表2 管理后两组医务人员管理质量情况比较[(±s),分]

组别沟通交流能力管理工作主动性团队协作 病情分析能力对照组(n=20)观察组(n=20)t值P值81.42±1.66 93.47±1.59 23.444<0.001 82.90±1.13 94.74±1.12 33.281<0.001 80.45±1.76 91.77±1.81 20.052<0.001 81.06±2.13 92.71±2.19 17.040<0.001

2.3 两组患者管理满意度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0.00%,观察组95.56%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管理满意度情况[n(%)]

3 讨论

作为临床基础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严峻,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12-13]。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临床发病最多的为糖尿病足,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导致足部溃疡,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14-15]。大量医学研究表明,之所以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上升,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重视程度不足,未做好糖尿病足的及时有效预防有直接关系。

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疾病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将医学资源充分利用,尽早发现糖尿病足的风险因素,比如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从而通过干预管理,使可逆转的病情得到良好改善,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生,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或避免糖尿病足恶化[16-17]。在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下,对患者施以个性化、针对性干预管理,使其明确足部管理要领,做好日常饮食管理、运动康复管理以及血糖监测管理,提升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强化疾病预防管理效果,控制临床糖尿病足发生率及致残率[18-20]。

在该次探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相较于对照组,管理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更高(P<0.05),表明通过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患者真正意识到合理饮食、运动康复、足部管理以及定期检测并控制血糖指标的重要性。在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下,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能够及时识别糖尿病足发病风险因素,通过干预管理,有效避免足部溃疡发生。比较管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代表管理质量更优(P<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分析原因,在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下,该管理方式管理层次更加清晰,通过培训管理和绩效考核,医务人员将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促进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三级预防的糖尿病足全程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管理质量有很大帮助,患者对管理满意度也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