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4-07-28

袁莎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神经内科,湖南长沙 410100

脑梗死是指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的情况[1-2],以意识障碍、四肢瘫、延髓性麻痹、中枢性高热为临床表现,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脑疝,危及患者生命[3-4]。此类患者往往就诊于神经内科,但因患者较多,病情进展较快,一旦管理不到位,极易出现风险事件,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治疗效果[5-6]。科学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辅助治疗工作,保障治疗效果。以往多应用常规管理模式,但具有局限性,管理工作质量不高[7]。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神经内科管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已经普遍应用于该科室并取得相应效果[8]。基于此,该次研究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该院神经内科工作的40名医务人员,对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神经内科的医务人员中随机抽取40名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即参比组(n=20)和研究组(n=20)。参比组医务人员中男女各有11名、9名;年龄24~38岁,平均(31.05±2.35)岁。研究组医务人员中男女各有10名、10名;年龄25~37岁,平均(30.94±2.39)岁。不同组别医务人员的各项资料之间进行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比组医务人员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包括管理患者临床资料,管控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管理病房环境等。

研究组医务人员应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①组建卒中单元医疗管理小组。由神经内科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住院医师和护理经验丰富、沟通能力较好的护理人员组成,均需要学习脑梗死相关知识和神经内科专业知识,展开管理技巧和急救处理操作培训,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管理服务,保障管理质量。②完善神经内科管理制度。组员对脑梗死患者常见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具体影响原因,制订科学的管理方案,并将其纳入管理制度中,便于组员进行管理工作时参考,提升管理质量。③管理康复情况。组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订科学的康复管理计划,包括肢体活动、认知活动、记忆力活动、语言活动、日常活动等,全方位地管控患者训练,加强管理力度。此外,需要注意规避影响病情恢复的因素,根据患者体质设置康复计划,不断促进患者康复。④定期评价管理效果。组员需要每周展开1次组内会议,对近1周内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价,统计患者康复情况、药品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针对具体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制订合理的改进方案,不断提升管理服务质量。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神经内科理论知识、神经内科操作知识、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管理工作能力、管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①神经内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神经内科操作知识掌握情况、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工具均为该研究自拟评分标准,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相应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②管理工作能力包括沟通交流能力、安全管理能力、诊治服务能力、药物管理能力等,评估工具均为该研究自拟评分标准,分值0~25分,分值越高表示管理工作能力越强。

③管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种评价,评估工具为该研究自拟调查问卷,分值为0~100分,≥90分即非常满意,70~89分即比较满意,≤69分不满意,管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内科理论知识、神经内科操作知识、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研究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神经内科理论知识、神经内科操作知识、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内科医务人员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和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神经内科医务人员理论知识、操作知识和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分]

组别神经内科理论知识研究组(n=20)参比组(n=20)t值97.64±2.16 94.98±2.85 3.326神经内科操作知识 P值0.002 97.68±2.17 95.01±2.89 3.304 0.002脑梗死相关知识97.65±2.23 94.99±2.87 3.273 0.002

2.2 两组管理工作能力对比

研究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管理工作能力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医务人员工作能力对比[(±s),分]

组别沟通交流能力安全管理能力诊治服务能力 药物管理能力研究组(n=20)参比组(n=20)t值P值23.48±1.02 21.95±1.54 3.704 0.001 23.55±1.09 22.04±1.58 3.518 0.001 23.51±1.07 22.02±1.56 3.522 0.001 23.49±1.05 21.97±1.55 3.631 0.001

2.3 两组管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医务人员管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诊治范畴,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9-11]。诊治此疾病以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组织、抗脑水肿、降脑颅压为原则,方法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受治疗时机、患者身体素质、环境因素等影响,故需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方式进行管控,保障患者病情稳定恢复[12-15]。常规管理模式虽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十分理想[16-17]。而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是一种理想的管理方式,主要包括组建卒中单元医疗管理小组、完善神经内科管理制度、管理康复情况、定期评价管理效果等方面,有效提升医务人员认知水平,增强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18-20]。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神经内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为(97.64±2.16)分、神经内科操作知识掌握情况为(97.68±2.17)分、脑梗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97.65±2.23)分均优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能够丰富医务人员神经内科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提升脑梗死相关知识认知,便于日后更好地为患者进行诊治工作。研究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沟通交流能力为(23.48±1.02)分、安全管理能力为(23.55±1.09)分诊治服务能力为(23.51±1.07)分、药物管理能力为(23.49±1.05)分均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能够增强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诊治服务能力,有助于构建良好医患关系,同时,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和药物管理能力,有利于为患者科学使用药物,规避影响因素,提升治疗安全性。研究组医务人员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参比组(P<0.05),说明应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管理满意度,获得医务人员的普遍认可,管理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医务人员使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管理的效果更好,能够提升医务人员专业认知,增强其管理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值得使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