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探讨

时间:2024-07-28

孙冬云,丁霞,徐秀群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苏南通 226001

相关医学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有将近4.5亿人近视,在世界范围内居首位,近视的发病率相对比较高,而青少年发生近视的概率可以达到50%~60%左右[1]。因此,近视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国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近视不仅仅会影响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还会引起各种眼部疾病的发生,例如斜视、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玻璃体液化变性、出血、视网膜变性、裂孔等,所以,在临床上必须要重视青少年近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近视的发生[2]。近些年,家长对青少年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加,对视力的防控意识也在增强,但是在短期内并不能有效地完成近视的防控工作,需要与各个部门、环节之间进行综合的防控,这也是预防青少年近视发生的基本原则,在防控过程中尽可能地减轻青少年的用眼负担,并改善青少年的用眼条件与环境,加大预防近视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彻底落实有关近视防控的制度,继而降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改善视力平均水平[3-4]。基于此,该文中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来该院正常体检的60例青少年,针对综合防控的效果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正常体检的60例青少年,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15.49±2.11)岁。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15.44±2.3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具有正常的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②对该次研究有较好的依从性;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疾病;②意识障碍;③中途退出。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组内青少年实施常规防控措施,具体为:通过佩戴眼镜的方式改善青少年的视觉障碍症状,并且指导青少年进行正确的眼保健操,帮助缓解眼部疲劳症状,如果青少年属于假性近视,则应该指导佩戴角膜塑形镜,促使其视力尽快恢复。

1.3.2 研究组 组内青少年实施综合防控措施,具体为:(1)健康教育:由于现代家长、教师与学生对近视的认知与危害了解的并不全面,所以,在预防措施上也比较单一,这也是导致青少年发生近视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学校应该定期为学生开展有关预防近视的相关科普知识,并且通过黑板报与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帮助宣传近视的预防知识。(2)视力恢复训练:指导青少年进行视力训练,其中包括弱势训练、融像训练与调节训练等,通过训练来提升视力的敏感度,调节视力功能,并对眼部进行集合功能训练,促使青少年学生的眼部完全放松,缓解紧张的感觉。每天进行2~3次的训练,共训练3个月。(3)家长与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减轻青少年的用眼负担,并积极地预防近视的诱发因素,其中长时间用眼是导致用眼超负荷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尽量减轻青少年的用眼负担,继而预防近视的发生,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始入手:①减轻学生的课业:避免课后的自学或者补课,以免增加青少年的用眼负担。同时,严格控制学生在学校学习、晚自习时间,坚决杜绝节假日补课现象的发生。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过重的课业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尽量不要给学生安排课外补课。②严格控制学生使用游戏机与看电视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学校应该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内使用任何电子产品,家长也要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与次数。(4)督促家长与老师共同改善青少年的用眼卫生环境与条件,积极控制近视发生的诱因,其中不良用眼的卫生环境与条件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例如,在用眼过程中视角与光线的不同等,这都会导致青少年发生近视。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地改善教学条件,例如配备并定期检查照明灯、黑板以及窗帘等设施,确保教师可以完全掌握与用眼卫生的相关知识。班主任老师也应该定期调整学生的座位,控制班级内学生的人数,继而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用眼环境。家长在家庭当中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用眼环境。(5)增加对青少年近视治疗与预防工作的科普宣传,促使教师、家长与学校等可以正确认识到预防近视的在重要性,同时,也要掌握相关预防近视的内容,所以,必须要进行适当的宣传教育。例如定期开展预防近视的知识讲座,每个学期举行2次,在学期中、末的时候各举办1次,同时,向其展示与视力相关的板报与墙报,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爱眼的活动当中,继而缩短学生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尽可能地延长户外活动时间。(6)建立完善的视力检查制度:定期检查青少年的视力,以便可以及时发现视力下降情况,并针对不同视力青少年生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与综合预防措施,来改善青少年的视力。青少年的视力检查结果要及时通知家长,让家长可以充分了解到孩子的视力变化,针对视力在临界水平的青少年,应该适当地增加检查的次数,并加强预防性指导工作;针对视力已经下降的青少年,应该通知家长带孩子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并实施矫治措施。在各个班级内张贴视力检查表,班主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学生也可以随时进行视力的自查。(7)落实预防近视的措施:在相关数据中显示,眼保健操在各个校园内都广泛落实,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近视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因此,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动作不规范,因此,应该积极落实眼保健操的操作规范,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学校不仅仅要做好眼保健操的监督工作,还要做好后续的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青少年的近视预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青少年近视发生情况,采用国际视力表对其视力进行测量。②对比两组青少年对防控的满意度,采用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让青少年完成护理满意度调查,满分为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总满意度越高,效果越好。③对比两组视力、散光率、屈光不正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青少年近视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防控前近视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控后研究组近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青少年近视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青少年对防控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视力、散光率、屈光不正率对比

研究组视力、散光率、屈光不正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视力、散光率、屈光不正率比较

3 讨论

近视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一旦发展到高度近视,就会增加视力问题发生的概率,比如视网膜脱离、白内障和青光眼、脉络膜退化等[5]。所以,降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6]。目前,在临床上对于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方式证明有效的比较少,比较常见的透气性隐形眼镜、近视矫正以及双焦点或多焦点眼镜等方式,都表示预防效果不为理想[7]。在临床上公认比较有效的角膜矫正术隐形眼镜、软性双焦点隐形眼镜与局部药剂等方式,例如阿托品、哌仑西平,虽然这些方式都没有得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但也是可以减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经过研究证明显示,这些方式可以减少大约50%左右青少年的近视发展,并且风险性比较低[8-10]。近些年,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青少年的近视问题,并且也意识到了近视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但是,目前并不能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仍然需要各个部门之间配合,来增加对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基本原则的认知程度,同时,还应该充分落实预防青少年近视工作,其中包括减少青少年的用眼负担、改善青少年的用眼卫生环境与条件、增加预防青少年近视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等,同时彻底落实有关预防近视的制度[11]。

研究显示,导致青少年发生近视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等问题,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近视的发生,具体如下:①环境因素:光源的闪烁、亮度等是导致近视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显示屏主要是通过无数的荧光点规则性跳跃,将影像投屏在屏幕上,继而映入到眼中,而显示屏的质量过低、画质不清晰等,都容易导致青少年发生视觉疲劳,长期的视觉疲劳就会增加近视的发生概率,此外,亮度的高低对青少年视觉也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屏幕过亮或者过暗也特别容易导致青少年发生视觉疲劳症状[12]。②遗传因素:在相关研究中表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家族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果青少年的父母存在高度近视,那么青少年发生近视的概率就会增加。③日常行为因素:青少年日常的不良坐姿、睡眠时间不合理、长期观看电子产品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是导致青少年发生近视的主要行为因素[13-14]。④饮食因素:导致青少年发生近视的主要饮食因素就是营养摄入不足,用眼过度、长期用眼等都会消耗青少年眼部内的营养成分,所以,需要及时补充体内的营养物质,来降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

为了改善青少年近视这一现象,就需要社会各个部门与各个环节之间的共同协助,将其彻底的落实,因此,需要积极地提升基本综合防控原则的认知程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以预防为基础,继而实现综合防控:在临床学当中,对于近视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针灸、药物、激光灯等方式,但是,临床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并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15-16]。所以,首先就要从预防开始入手,尽可能地避免导致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如维护青少年的用眼环境、积极纠正青少年的不良生活习惯、补充用眼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减少青少年的学习负担等,并且在各个方面上实施综合防控措施,由此来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概率。②在教育方面,也要尽可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比如适当地增加教学的设施,扩大教学的规模。家长应该科学的降低报名兴趣班的次数,尽量减少孩子的用眼时间。学校应该适当地减轻家庭作业与考试的负担,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17]。此外,随着电子产品的普遍应用,青少年的用眼时间随之延长,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快就会导致青少年发生视觉疲劳,所以,这点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管控。③彻底落实各项预防工作的实施,做好基础性工作[18]。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长期的不良行为等多种因素所致,所以,需要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长期坚持,以此来促使预防干预的顺利实施,尽可能地降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青少年近视的综合性防控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看见成效,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内容,所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充分认识到预防近视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坚持,家长、学校、教师之间共同监督完成,彻底消除导致近视发展的危险因素,才能彻底落实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19-20]。在该次研究中显示,两组防控前近视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控后研究组近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青少年对防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青少年经过综合防控后视力、散光率、屈光不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实施科学、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可以降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风险,为青少年的用眼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综上所述,青少年近视采用综合防控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提高视力水平,继而改善青少年的视力,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