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6S 管理模式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推广

时间:2024-07-28

董祥莲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手术室,山东临沂 276032

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治疗和急危重症抢救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技术力量的象征。护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管理模式也不同于其他科室。是医院临床护理中的特殊的护理单元,工作节奏快,急危重症突发情况多。人员流动大,仪器设备、卫生耗材多。因此手术室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集结之地,许多医学领域的高科技产品、设备大多数首先用于手术室,这对手术室护士的技术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1]。 因此手术室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医院的医疗水平及社会声誉。如何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患者安全是每一位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重点思考的课题[2]。 6S 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n)、清洁(seikeetus)、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是指按照相关管理要求以及工作地点,对设施、人员等进行整体、统一性的管理,进而使工作效率获得有效提高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美国学者在1968 年也提出质量评价三层次理论,即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该文从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期间该院二甲复审时率先以手术室为试点倡导6S 管理模式,对手术室环节过程质量中的人、机、料、法、环等进行全方位6S 管理,对此期间收治符合研究条件的238 例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成效显著,成为医院评审时的亮点。创甲达标后,院领导号召又在该院各护理单元及各行政办公室、 机关后勤、辅助检查科室全面推开。一直推广至今,该院各科室已全面推开并形成良好局面,并吸引周边二甲医院手术室护理同仁们也前来参观学习,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10 名手术室护理人员, 其中男2 名, 女8名;年龄25~45 岁;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学历,职称均为护师以上职称。

患者资料:随机选取该院收治手术患者共238 例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根据6S 管理前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119 例。

对照组:男 40 例,女 79 例;年龄 23~70 岁,平均年龄(43.06±7.28)岁:普外科手术 30 例,脊柱科手术32例,骨科手术 28 例,妇产科手术 29 例。 研究组:男 45例,女74 例;年龄 21~72 岁,平均年龄(42.05±5.42)岁;普外科手术28 例,脊柱外科手术42 例,骨科手术22 例,胸外科手术13 例,妇产科14 例。6S 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方法组间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均确诊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在知情前提下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绝对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凝血、免疫、精神障碍疾病者。

1.2 方法

以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复审为契机,开始在手术室创新开展“6S”管理活动,成立手术室 6S 管理小组,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建立手术室护士长、专科组长、护理骨干三级管理体制,共同制订6S 管理达标标准、工作落实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 并对目前手术室管理现状进行汇总、分析,严格按照6S 管理评价体系,实施区域负责制,严格检查考核。 并在护士例会通报存在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原因,整改措施。拟定下一步目标,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手术医生提供高质量的配合,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全科范围内进行6S 知识培训,用PPT 形式,全员参与, 使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掌握6S 内涵并落实在工作中。根据6S 的要求制订审核标准。每人掌握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标准。 活动小组成员负责进行现场指导、讲解,说明标准和要求,人人明确6S 实施方案[3]。把手术间分给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护士专人负责,每日晨会后于术前进手术间湿式擦拭物体表面,整理物品并检查仪器及物品是否在位,设备是否完好;每台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对手术间进行整理并清洁消毒;每周由手术间专管人员进行室间终末清洁消毒并检查室内一次性物品数量,查漏补缺。确保手术间井然有序处于备用状态,所有物品做到有物必有位,有位必有标识,有标识必统一,责任必落实,确保室内物品放置规范、整齐划一,杜绝凌乱无序、物品积压、过期空缺或紧急使用时找不到等现象[4]。具体实施如下。

①整理。 领导小组要全面检查所有工作场所。 场所内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需和不必需,除了必需的留下来,其他不必需的都清除掉。 把必需和每天必用物品保留,使用频率低及长期不用的物品移出手术间,将所有保留的物品分类、放置和界定。 以腾出空间来活用并防止误用,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库存,腾出空间,节约资金,防止误用。保障产品质量,并塑造一个清爽的工作场所。 判断物品要与不要的基准:必要物品是指经常必须使用的物品, 如果没有它就需要找替代品,否则直接影响工作的物品。非必要物品是指使用周期长,1、3 个月乃至半年以上才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对目前的工作无任何作用,需要报废的物品。 对手术室内所有区域责任到人, 对手术室中的一次性物品、无菌物品、药品以及日常用品等进行定置分类归纳。 避免过度积压,并制成标识帖。 将卫材库房专人管理,区分外包装和内包装无菌物品分别存放。 现场测量库房,根据物品体积大小,制作不锈钢搁物架,统一订购不同尺寸的收纳盒及塑料筐,所有物品分区、分类存放,定位放置,标识醒目。

②整顿。 把必需物品实行定值管理,利用目视化管理工具及行为管理工具,明确位置、名称、数量。 手术间及库房内应当有标准布局指引图, 固定资产清单指引图,并且图形与实物相似。 建立物品与耗材明细。 办公室、手术间不准放置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 工作通道畅通,功能区域划线颜色规格统一并符合标准。 建立标准布局指引,如标准布局指引图、固定资产清单指引图;所有物品、耗材建立明细,采用目视化管理工具、行为约束管理工具,明确位置、名称、数量;所有设备仪器,采用目视化管理工具,标识名称、功能键和归属地。 各类管路、线路布局合理、整齐、干净。 仪器放置在各手术间相同固定的位置,地标线固定位置,可移动小仪器设备用蓝色地标线,并在临近的墙面粘贴设备标识名称;固定的大型仪器设备用8 cm 宽黄黑地标线; 设备线路用集数器固定,达到整齐划一,线路不打结不缠绕。手术间所有落地物品进行圈注标识,地面粘贴地标线,实施定位管理,分为公共区和工作区。 地标线种类分红(消防器材)、黄(医疗废物及危险物品)、蓝(移动物品)、绿(生活垃圾)等。地标线制作法是三条边(小件物品靠墙),小件物品距标线3 cm,边线宽3 cm。四条边(大型设备设施),大件物品距标线50~80 cm,边线宽8~10 cm。 地标线材质为不粘胶带或自喷水性漆(耐擦洗)。 粘贴要求方正、牢固、美观、耐用。 所有仪器设备线路采用线路集数,线路集束的含义是将多根零散线路按照强电和弱电分开加以整理、并进行捆扎集束后加以固定;集束的范围是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办公区域用电设施设备的用电线路,室外架空线缆等。集束材质用绑绳、集束线圈、集束管等;集线器的使用方法将线夹在集线器中,再将集线器插入集线圈(管),向下滑动,将线缆套入集线圈(管)内、加以整理即可;集数要求:强弱电分开,易于拆改,线圈(管)粗细得体,美观大方,安装固定牢固。线路集束时应关闭电源,防止触电。

③清扫。全科卫生区实行区域责任制,责任到人。根据手术间不同级别划分不同资质的护理人员。净化级别高的手术间要分给工作认真、细致的高年资护士。 净化级别低的手术间或感染手术间划分给低年资护士。责任人应根据6S 标准,每周六对手术间进行一次彻底终末清扫,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避免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晨间术前由夜班护士提前半小时开启手术间层流净化系统,晨会后责任人对手术间的各物表面、地面进行湿式清洁;术中巡回护士也要随时保持干净整洁,有血迹污染时先去污再消毒,医疗垃圾做好分类,随时放进黄色医疗废物袋内,针头、刀片及时放锐器盒内,要求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术毕由巡回护士再进行室内物体表面、地面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连台手术间要确保清扫和自净时间。办公区及更衣区、库房、污物走廊等由保洁每天2 次按照工作要求清扫,护士长不定时检查。

④清洁。每位护理人员及保洁每天要执行清洁岗位责任,防止污染发生。 目的是使环境整洁、明亮,保证一尘不染;保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所有工作场所责任区域,及时清洁(地面、工作台面、天花板、墙壁以及看不到的死角都要清扫干净),再对现场仪器设备及器械进行清洁,确保表面一尘不染[5]。对相连的管线及其附属设备也要进行清洁,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办公区域细化到班次,确保随时整齐、整洁。 科室以目视化管理为基础,以领导小组定期检查为手段, 对手术室环境进行公开化、现场化的检查,并形成常规化。

⑤素养。 根据科室的发展需要,制定各种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全科医务人员自觉执行,形成科室文化。有规章制度就必须学习,特别是新进人员,更要规范其行为准则。 良好的习惯和素养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和培养,不但要学习规章制度,而且要自觉遵照执行。目的是培养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做好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以饱满的情绪迎接每天的工作[6]。每天上班前5 min,按照6S 规范整理办公场所、工作区域、卫生材料供给;每天下班前5 min按照6S 规范反思,查漏补缺,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规避不良事件的发生。

⑥安全。 安全指人身不受伤害,环境没有危险。 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目的是创造对人、财产没有威胁的环境,避免安全事故隐患,减少伤亡。严格执行医疗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养成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7]。 手术室布局合理,通道流畅有预案。 仪器设备故障影响使用时,标注“待修”,及时通知专业人员检修,定期做好设备一级、二级保养工作,特种设备定期效验、检查。消防器材箱内不放置任何杂物。

1.3 6S 管理法的应用及评价

①6S 管理法的环节过程质量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共包括7 项,总分为100 分,得分为90~100 分表示优秀,得分为80~89 分表示良好,得分为60~79 分表示合格。②督查方法:采用三级检查制度,专科骨干护士每周六清洁、整理,专科组长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不定期抽查[8]。 见表 1。

表1 6S 管理法的环节过程质量评价标准

1.4 观察指标

对比6S 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评定。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S 管理法实施后,较实施前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综合满意度,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表 3、表 4。

表2 手术室6S 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手术室6S 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时间 护理质量评分t 值P 值实施前实施后93.50±0.33 97.60±0.28 21.791<0.05

表3 手术室6S 管理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4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评定

3 讨论

“6S 管理法”被称为“6S 现场管理法”,是一类发源于国外企业中企业管理模式,在生产、建筑业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开始逐渐在临床医疗护理中开展应用,并获得一定应用成果。 6S 管理法对工作环境内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的有效管理,保证所有行为都在合理的范畴内,以避免出现意外事故[9]。 对于现代医疗来说,6S 管理应用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环境的规范、行为的规范上,最重要的是医护人员行为、意识的规范,通过合理的培训以及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现象[10]。

未实施“6S”管理之前,手术间内体位垫及小设备没有固定位置, 下一台手术时往往要花费时间各间去寻找;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未及时补充,当洗手护士台上物品需要添加时室内不能及时补充,巡回护士要跑步去库房寻找,往返取物延误台上使用延长手术时间,降低了医生对护士满意度; 白班人员未及时将库房补充定量,急症手术耗材准备时间也延长;氧气枕等往往急需使用时才发现没有充气;新引进的设备、仪器也未加强维护,没有标识功能键,经过数月之后,护士使用起来也变得陌生导致失误操作。医生在台上反映手术器械组织剪刀不锐利、持针器不持针、关节不灵活等,影响手术质量使手术时间延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精气神不足,被这些额外的工作所累没有主动工作的意识,每天被动完成工作任务,尤其是年轻护理人员,没有进取心,安全隐患长期存在[11]。 实施“6S”管理后,大大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负担;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从而保证了手术质量安全。耗材方面避免了错拿、漏拿、降低时间-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器械方面实现器械合理化利用,减少接台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手术周转;有效利用和控制医疗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减少耗损。 人员方面,护理人员从一些无谓的工作任务中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还给患者,做有意义的事,有价值感和存在感,精气神充足,也去主动发现工作中可以改进的地方甚至规避不良事件成为优良事件。由此可见6S 管理为科室、为医院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素养,保障了安全,优化了流程,提升了效率和社会效益,创出了科室品牌[12-13]。

该研究实施“6S”管理模式后的结果表明,手术室环境、人员素质、患者满意度以及整体护理质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P<0.05)。 具体体现:①提升品质:给手术医生、护士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给手术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通过经常的清扫、不断美化工作环境,避免人为失误,提升品质,使每位护士都有品质意识。②降低成本: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各种资源浪费,提高科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4]。 ③提高效率: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物品摆放有序,减少寻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工作场所和环境得到改善,护士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可以规避不良事件,从而减少不良事故发生概率。 ⑤提高护士素质:护士素质得到提高,培养一种自律的工作习惯,营造“人改变环境,环境亦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对护士进行6S 管理教育,使护士形成一种凝聚力、团队合作精神,不要以小事而不为,大事而不能为之。 6S 管理的目的不是整齐而是效率。 ⑥提高护士满意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劳动强度,优化了工作流程,护理人员工作精神舒畅。 ⑦提高了手术患者满意度:改善各个环节的不良陋习,科室内外环境得到改善,科室的品牌形象得到提升。 ⑧提升效益:提升了环境效益、现实效益、经济效益。“6S”管理贵在坚持,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15]。实践证明,实施6S 管理,可有效改善手术室环境,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规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应用“6S”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各医院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