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刘华
东营市中医院(东营市胜利医院),山东东营 257100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承担着急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任务,与其他科室相比,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1]。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护理管理不当,容易增加护患纠纷发生率,对诊疗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不利于患者健康。常规急诊护理管理程序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降低疾病护理效果的同时,不利于医院整体发展[2]。 近年来,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与进步,PDCA 循环管理模式逐渐广泛应用至急诊护理管理中。该措施的实施主要是以信息反馈原理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为目标。模式包括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4个环节的管理内容,是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管理方案[3]。该文主要是对2020 年12 月—2021 年6 月该院30 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分析,探讨急诊护理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搭建具有积极意义。 现报道如下。
以30 名急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 在随机分组下,分为研究、对照两组。 前者 15 例:男、女分别 2、13 名;年龄 21~35 岁,平均年龄(27.50±1.61)岁。 后者 15 例:男、女分别 3、12 名;年龄 20~33 岁,平均年龄(27.49±1.59)岁。纳入急诊患者80 例,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各40 例,对照组男、 女分别 23 例、17 例, 年龄 20~70 岁, 平均(43.56±1.46)岁;研究组男、女分别 25 例、15 例,年龄20~69 岁,平均(43.47±1.3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研究内容均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实施;②所有纳入均对该次研究知情,数据信息及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精神及意识障碍者;②血液、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恶性肿瘤疾病者;④依从性差者;⑤有习惯性便秘者;⑥心、肝、肾等脏器病变者;⑦中途退出该次研究者;⑧重大疾病史及过敏史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主要落实方案:按照急诊科室管理目标方案落实护理管理,完善日常管理工作规划,提高科管理能力。
研究组:在常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PDCA 循环模式,主要护理管理措施如下。 ①P(计划):主要包括方针、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订等,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完善。 成立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选择该院护理管理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以及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定期组织培训,对管理内容及措施等进行完善与更新,进而实现最佳管理效果。除此之外,对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分析,随后结合患者病情评估结果,积极搜集相关文献信息,对护理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随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并对护理人员实施的护理过程进行监督,实现最佳管理解决。 ②D(实施):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计划布局、方法、方案,随后结合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习计划的有效落实。执行前,护士长需要明确PDCA 执行的具体要求,并积极带领小组成员学习相关护理知识,通过集中式教育的方式,对护理管理的整体性、全面性以及科学性等进行分析,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护理工作的意义,落实针对性护理指导,实现相关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进而帮助患者加快疾病恢复速度。通过一对一健康知识宣讲的方法,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帮助其够掌握护理执行中的注意事项、评价指标。随后由护理管理小组则对相关护理措施落实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与考察,一方面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进程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最后,护理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反馈情况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完善,改善护理结局。 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护理管理人员应积极收集护患纠纷相关数据,对以往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培训,将相关护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不符合管理标准的护理人员实施惩罚。 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提高临床护士的护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为进一步保障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管理人员需加强急诊科应急演练,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性的同时,可以提高其综合急救能力,方便在实际护理干预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及时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预防护理风险因素,并及时按计划加强对改进措施的监督。 ③C(检查):该部分内容主要是对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 随后分析实施的差错情况,明确效果,找出问题。护理管理小组成员或护士长应定期对病人满意度以及病房的护理质量等指标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方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问题,进而及时落实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 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降低护患纠纷发在率。除此之外,在进行交接之前,护理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检查当天相关工作,方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计划实施,提升护理质量。 ④A(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并及时引起重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与表扬,并予以标准化。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方案,方便及时解决。 对PDCA 循环模式计划、实施、检查3 个环节的实施过程进行评估与分析,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护理措施的实施以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等。根据评估结果,不仅可以对其工作质量进行分析,而且可以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对于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相关管理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及给予其表扬和绩效奖励。 对于护理工作中存在不足的护理人员,相关管理工作者需及时对其出现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随后通过会议总结的方式对相关护理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并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通过上述管理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了解护理工作进度,而且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提升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科室应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分析会议,要求护理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方便对其护理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及时解决安全问题、潜在风险因素,对相关评估结果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与记录,以指导下一个PDCA 循环的制订。 上述4 个过程不是一次结束的,而是不断循环的。一个周期结束后,一些问题得到解决,而对于未解决的问题需及时进入下一个周期,不断循环往复。
①对两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内容包括护理执行熟练度、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环境卫生、健康知识宣教,上述指标总分均设置为100 分,分数与患者各指标状况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即分数越高表示护理工作质量越高。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计算满意度(总分设置:100 分)。 结合实际评分结果,将患者满意度设置为以下3 个分值,即>90 分、70~90 分、<70 分,上述评分区间分别表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③分析两组急诊等待时间(最长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工作态度、健康知识宣教、护理执行熟练度、环境卫生、工作效率等指标状况评分分别为(97.56±1.45)分、(96.78±1.45)分、(95.89±2.33)分、(96.45±1.39)分、(97.33±1.12)分,对照组上述指标状况分别为(82.36±1.25)分、(83.12±1.15)分、(80.56±2.13)分、(83.12±1.14)分、(83.15±1.22)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50、28.587、18.808、28.718、33.161,P<0.001)。
两组急诊等待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差异分析显示:研究组最长等待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为(15.23±1.23)、(8.23±0.15)min、0.00%(0/40);对照组最长等待时间为(22.56±1.33)min、平均等待时间为(16.25±1.44)min,护理纠纷发生率为 15.00%(6/40),研究组各指标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590、35.035,χ2=6.486,P<0.05)。
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分析:研究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例数以及总满意度分别为26 例(65.00%)、13 例(32.50%)、1 例(2.50%)、97.50%(39/40);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 14 例(35.00%)、18 例(45.00%)、8 例(20.00%),80.00%(32/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3)。
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急诊患者及其家属都存在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对疾病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康复情况均产生一定消极影响[4]。相关学者表示,若管理不善会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增加护患纠纷发生率,威胁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不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5]。 因此,在实际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优化急诊科常规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确保诊疗安全[6]。
PDCA 循环管理(戴明循环)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总结,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工作步骤,P代表计划、D 代表执行、C 代表检查、A 代表处理。 该管理措施的实施主要是通过上述4 个阶段的循环,对管理过程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进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程序,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7]。 20 世纪60 年代,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受到广泛应用。临床研究结果显示,PDCA循环管理可应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质量管理过程,以完成具体的质量管理任务为目标,并对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进行往复循环,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下一个周期的管理质量[8]。 在急诊护理管理中,使用PDCA 循环管理优势显著,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其责任意识,引导其有被动变为主动参加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方便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凝聚力量,对针对性解决措施新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进而增加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9-10]。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PDCA 循环管理的实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综合素质,不仅对患者疾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提高科室乃至医院的护理质量均发挥了显著效果[11-12];从护患关系的角度来看,PDCA 循环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系统、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疾病治疗及预后均具促进作用,可以搭建和谐护患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13-14]。 在 PDCA 的“A”环节中,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工作的制订,分析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并结合以往经验,对相关措施进行改进与优化,提升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提高抢救成功率[15-16]。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执行熟练度、环境卫生、工作态度、健康知识宣教、工作效率等护理质量指标状况评分较高,患者满意度较高,等待急诊时间较短,纠纷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状况优势显著。由此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与常规管理方案相比,PDCA循环管理可行性、应用价值较高,具有前者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急诊科管理质量,为后续疾病有效治疗及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PDCA 循环管理可以保障急诊患者安全,将对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各院可积极推广,为急诊患者疾病治疗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