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文关怀教育融入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4-07-28

徐朝久,陈超英,赵景胜,吴红花

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湖南吉首 416000

医学人文关怀是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人格与尊严、权力与需求的真诚照顾和关怀[1]。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高等医学院校担负着培养医学生专业知识和医学人文素养的重担,要注重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人格品质。 学校要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素养”与“医学专业知识”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把“专业知识”与“医学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以后步入医疗行业才是合格的医务人员,才是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学人才[2]。吉首大学医学院近年来在各年级、专业学生中广泛开展人文关怀教育。该研究报道了在2019 年2—6 月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201 名2017 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同时分析了影响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今后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研究提供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吉首大学医学院2017 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201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其中1~3 班的99名学生分为研究组,4~6 班的102 名学生分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理论授课 研究组:编制相应的教学方案,加入相关的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相关的人文社科等理论知识,应用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结合诊断学教学内容,如在病史资料采集、辅助检查及临床诊断等结合相关的伦理学知识进行诊断学教学授课。 对照组:予以传统的诊断学教学方式授课。

1.2.2 实验授课 研究组:理论知识讲解、人文关怀提点;分组进行情景模拟: 正确操作过程中关注被检查者舒适度、隐私保护、心理变化等;注重检查者的言谈举止。 情景模拟后讨论操作是否真确与得体。 对照组:除了人文关怀知识以外,其他教学方式均一样。

1.2.3 临床见习课 研究组:分小组进行,由临床带教教师具体示范与患者交流、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有关的伦理问题。 选择合适患者与学生交流,述说患者自身感受及学生存在问题。对照组:除了人文关怀知识以外,其他教学方式均一样。

1.3 调查工具和资料收集

调查工具自制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般资料,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父母及老师关心程度、政治面貌等。 第二部分为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CAI)的中文翻译版,主要用于评价关怀他人的能力。CAI 包括37 个条目3 个维度,即认知、勇气和耐心,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及周围环境的了解程度,勇气是指主动关心自己和他人、处理未知情况的能力,耐心即耐性和韧性。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总量表0.84,认识维度0.81,勇气维度0.70,耐心维度0.74。

接受诊断学教学前对所有学生进行第一次问卷调查, 受诊断学教学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研究者向学生集中发放调查问卷,并说明该次调查的目的和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问卷填写完毕当场收回。 第一次调查问卷发放201 份,回收198 份(研究组98 份、对照组100 份),回收率98.51%,第二次调查问卷发放201 份,回收 197 份(研究组 97 份、对照组 100 份),回收率98.01%。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父亲关心程度、母亲关心程度、学校老师关心程度、临床老师关心程度、 同学关心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学生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学生CAI 评分比较

研究组学生教学后认知、勇气、耐心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前(P<0.05),对照组学生教学认知、勇气、耐心及总分教学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教学后研究组耐心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学生教学前后 CA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学生教学前后 CAI 评分比较[(),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认知 勇气 耐心 总分教学前 教学后 教学前 教学后 教学前 教学后 教学前 教学后62.02±7.99 62.78±7.46-0.914 0.362 64.41±7.14 62.96±7.19 1.423 0.156 69.01±7.88 69.46±7.45-1.034 0.303 71.86±5.80 70.16±6.85 1.872 0.063 47.21±5.38 48.02±6.01-1.778 0.077 49.71±3.91 48.44±4.31 2.167 0.031 178.24±14.89 180.26±13.49-1.175 0.241 184.88±13.24 180.52±14.61 2.191 0.030

2.3 影响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政治面貌、母亲及老师关心程度是影响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1977 年美国GL-Engel 教授提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概念,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强调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倡医学中的人文关怀,从技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将成为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一个必要条件[3-4]。诊断学是研究如何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从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各学科的学习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5]。 人文关怀体现医生对患者的生命的尊重,其融入诊断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关爱。如在诊断学教学中,教导学生在学习问诊时,注意服务态度、说话语气舒服自然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查体时,能主动说明操作目的,操作时手法轻柔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时询问其感受;临床见习在患者面前进行病情诊疗时,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认知,对于病情的不良预后选择回避等。

在该研究中研究组的认知、勇气、耐心3 个维度的总分均<200 分。 与李丽等[6]学者研究结果结相近。 但原版CAI 量表推荐的CAI 常模为:<203.10 分表示关怀能力处于较低水平,203.10~220.30 分表示关怀能力处于中等水平,>220.30 分表示关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原版CAI 量表推荐的人文关怀能力分层,属于低水平范围。 在该研究中研究组在人文关怀能力(CAI)评价量表中,耐心和总分要优于对照组(P<0.05)。 以上结果表明新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了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以及人文关怀,有助于以学生在诊断过程中不仅注意到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还能注意到患者心理、情感等的变化,在诊断过程中充分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笔者认为,在诊断学教学中持续强化人文关怀,不仅必要且可行。

3.1 影响人文关怀能力(CAI)的因素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中女生的认知、耐心及总分均高于男生(P<0.05),与其他研究结果[7-8]一样。 共产党员的比非共产党员的总分要高(P<0.05),可能因为入党的学生总体各方面较优秀的,但是调查对象中党员人数较少,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因此可靠性有待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母亲、老师对医学生关心程度越多,CAI 总分越高(P<0.05),该研究结果与戈晓华等[9]的一致。 在家里及学校得到的关心越多,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更能理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因此更愿意积极主动关心他人。 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家庭所在地、父亲关心程度及同学关心程度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无明显影响(P>0.05)。

有研究表明,国内医学生的人文怀能力低于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医学教育重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则侧重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对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培训和关怀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完善[10-11]。 分析原因,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国内外的教育体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等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3.2 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建议

强化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是提高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主要方式[12]。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首先,积极宣传人文关怀在医疗实践中的实用价值。①让医学生了解医学人文关怀的内涵为以人文手段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由人文医学和技术医学共同组成了医学科学,这就类似于一个好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仅仅治疗基本本身,还要会做患者的思想工作以便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并且调动积极情绪,同时配合心理治疗法,加速疾病的痊愈。 ②让医学生了解医学人文关怀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并时刻把人文关怀贯穿于诊疗过程。

其次,完善人文关怀教学体系,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①提高教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②开始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社科等理论授课,巧妙地与诊断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③课堂教学形式要多种多样:如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

再次,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人文建设。 ①在临床见习及实习前,予以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培训岗前培训,让医学生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医德是医学诊疗过程中必备的前提、充分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必备条件。 ②临床带教老师人文素质考核。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父母、学校老师和临床老师一起共同努力,在家庭、学校和医院创造和谐温暖的氛围,给予医学生较多的关心和照顾,使医学生理解关怀、感受关怀,从而能够主动传递关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