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宋瑛琦
[摘要]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就成为了新时期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该文针对新时期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展开讨论。
[关键词] 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a)-0135-02
医学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教育,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就要依托于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施职业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只有在“双师型”教师的带领之下,高职医学院校中的学生才能在获得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获得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也提出了以“双师型”教师作为发展的重点,以此加强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1]。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医学院校发展中,只有加强“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不断提高新时期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强调“双师”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其次要熟练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训技巧,第三要拥有能够独立编写教材和完成实践操作示范的能力[2]。总的来说就是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新时期医学院校的教学当中真正成为学生从医的领路者,成为引领本行业的专家型教师[3]。
2 新时期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只有对新时期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情况开展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掌握一线教师的基本情况,才能提出合理化对策研究,进而达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
2.1 教师年龄偏大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高职医学院校当中的“双师型”教师大多都在35岁以上,年轻的“双师型”教师较少。在医学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也会有一些职称上面的要求,例如在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职称资格评聘时,都会有一定的年限和经验要求[4]。这对于比较年轻的教师来说,往往就会受到限制,最终导致高职医学院校当中的“双师型”教师年龄普遍偏大。
2.2 教师来源单一
就目前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来源來看,教师大多都来自于应届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来自于临床及医疗卫生相关岗位的教师则比较少。虽然他们有临床实习、临床工作和临床进修的经历,但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流程培训,缺少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在讲授理论课程时,教学手段单一,缺乏临床实践经验,这就体现了高职医学院校教师人才来源相对单一[5]。
2.3 教师数量不足
从近几年高职医学院校发展的情况来看,虽然教师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加,但是高职医学院校的办学规模扩展速度远比教师增长的速度快,就导致高职医学院校当中教师数量不足,在职业教育当中我国师生比例大概为21.1:1,而发达国家为10:1左右,这也足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当中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6]。
2.4 教师任务繁重
由于高职医学院校当中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更是凤毛麟角,能够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必然在各方面都很优秀,所以他们会受到更多的重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有需要他们的存在,从辅导员到课堂授课教师再到科研方面都需要他们,如此就会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工作量,使得他们的工作任务比其他教师更为繁重。
2.5 教师缺乏实践
大多数高职医院院校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参加相应的临床实践、临床进修和临床培训的机会,缺乏临床经验和动手能力,影响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2.6 职称结构不合理
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双师型”,不仅要求注重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申报职称及开展职称评审过程中,还需要强调教科研成果及论文数量,这就限定了高职医学院校教师高级职称的评定,从而使高职医学院校的职称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结构分布,比例不尽合理。
3 新时期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新时期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应该遵循时代发展的特色,把握好机遇,运用好当今时代的优点,提高高职医学院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让高职医学院校得到更好的发展。强大的师资团队会成为高职医学院校发展最为强有力的保障,因此,积极探索高职医学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从而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3.1 明确目标,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
按照学校的师资发展规划及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师德素质培养,促进教师师德素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加强教育理论培养,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及专业理论水平;通过加强教学能力培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专技能力培养,强化教师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双创能力培养,提升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以此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3.2 更新观念,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教师法》及有关配套法规,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逐步提高教师培养质量。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原则、培养方式以及管理体系、考核办法和激励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职医学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3.3 转变思想,创新“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建立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政策,高职医学院校应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相关待遇,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在选送教师外出进修、深造培训及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科研立项、评优评先等各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照顾,同时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推动教师主动更新知识意识,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3.4 创造条件,深化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不仅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职业能力,让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高职医学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主要是为了给“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能够让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深入医疗卫生相关的企业当中去进行更丰富的相关专业学习,也可以让医疗卫生相关企业当中的精英到高职医学院校中去为教师进行相关临床教学的指导,从而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5 提高认识,实施“院校合一”政策
对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来说“院校合一”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发展的平台,简单的来说“院校合一”就是把高职医学院校和临床医院结合到一起去发展,给医学院校教师提供更多参与临床实践机会的同时,临床医院的医师也可以到医学院来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这对于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会起到很大程度上的作用[7]。在教师和医生不断的交流学习中弥补了双方知识的缺憾,使其共同成长,让更多的医学优秀人才可以进入到“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当中,更好地提高高职医学院校的师资水平和增强师资力量。
3.6 强化职责,健全“双证”管理机制
“双证”指的就是在高职医学院校当中既有教师从业资格证也有医师资格证教师[8]。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相关单位在管理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同的差异。对于持有“双证”者来说,就应该在专门的“双证”管理机制当中来进行相应的管理,明确各自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岗前培训,让持有“双证”的教師在规范的管理制度当中进行学习和工作,更好地适应教书育人的工作要求。
3.7 积极引进优秀“双师型”人才
人才的引进对于任何机构来说都是新鲜血液的注入,积极引进“双师型”人才更是给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教学课堂。高职医学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如此,应该从更多渠道来积极的进行“双师型”优秀人才的引进,让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断壮大,逐步成为一支专业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都极为丰富的优秀人才队伍。拥有竞争力知识储备的同时对高职医学院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逐步使“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一个良性循环中不断发展壮大[9]。
4 结语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对于我国新时期高职医学院校教学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一种时代发展的体现。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力度,加快“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步伐,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学历层次、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打造一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进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1-7.
[2] 郭静,万鹏,胡一梅,等.基于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背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34-36.
[3] 刘红梅,赵纯.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2):115-117.
[4] 邱金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讨—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5(2中旬刊):56-58.
[5] 李树峰.从“双师型”教师政策的演进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J].教师教育研究,2014(3):27-30.
[6] 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4):43-45.
[7] 林宇.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5(1):38-40.
[8] 张桂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制及经验[J].教育科学,2013(5):67-69.
[9] 陈千诰,徐继义,徐伟.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制度保障体系构想[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53-55.
(收稿日期:2018-05-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