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胡欣燕 李璐瑒
[摘要] 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是医疗机构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对中医医院来说,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医疗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人才建设方面应该有新思路、新理念,只有创新引才、育才方式,将人才建设纳入医院整体的战略发展,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医疗大环境下,更好地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能力,让整个医院在始终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医医院;人才培养;中医药特色
[中图分类号] R19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a)-0152-03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ng of talents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Doing well in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ng of talents of excellent talents, and establishment of a rational talent team is a major long, steady, and sustainable strategy. Medical industry, as a knowledge concentrated industry,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the new thought, and new idea in the talent construction, only when we innovate the way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ng of talents, can we better improve the service ability under the ever-increasing medical environment, thus making the whole hospital sustainably and healthily develop on the basis of keeping the TCM features constantly.
[Key words] Hospital of TCM; Talent cultivating; TCM feature
醫疗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是医疗机构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对中医医院来说,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一支合理的人才梯队,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可以说,当前医院之间的竞争,其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能否做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工作,打造一个效率高、战斗力强的超一流中医专业团队,关系到中医医院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关系着中医事业的兴衰成败[1]。
1 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该院始建于1956年,作为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医院下设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北京市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研究中心等,现有职工1 698人,拥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2人、首都国医名师24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7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5人、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3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1个、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站27个[2]。
该院一直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新名中医培养战略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受有限的占地面积、硬件条件等制约,该院的立足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仗于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从领导班子,到各科名老专家、后备学科发展队伍,再到结构合理的药学、护理、医技人员,都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和积淀,才达到今天的局面。可见,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中医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实非一朝一夕之事。
但是,进入“十二五”以来,该院人才资源缺乏,尤其是高级领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匮乏的现象凸显出来,并且医院人才年龄结构偏大,中青年人才明显不足,部分重点学科的人才梯队不合理,领军人才后继乏人,能驾驭全局的管理人才也尚待培养。因此,医院正积极探索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新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中医硅谷”氛围,真正实现“人才强院、科技兴院”的目的。
另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医药的人才培养多见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中医越老越好”的概念先入为主,使得中医医院的人才建设存在着速度缓慢,重医轻药等现象。
2 引进、培养人才的思路探索
2.1 以专科、学科发展带动临床和科研进步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龙头,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环节,它集中体现了医院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也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在国内外学术地位的主要标志。但是在科研方面,中医医院比起综合性医院来说稍显落后,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联合财政部等,通过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等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全国中医医院各学科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学科能手。但是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专业上的进步和发展离不了临床。随着医院的人才队伍学历越来越高,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出现了急功近利的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这样的人才培养是不利于中医医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
因此,应该以专科、学科的发展带动临床和科研共同进步,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培养造就总量充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完善科室技术梯队建设,建立学术带头人、专家、中青年专科骨干的系列人才优化培养激励机制,结合医院整体建设的需要和各学科的特点,力争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各类高级人才,一些专科可以引入客座专家、客座研究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来医院指导工作,帮助医院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
2.2 医护药技并重
长期以来,中医医院的人才培养存在着重医轻药、重医轻护的现象。所有中医医院在宣传自身的时候都会以名老专家、年富力强的临床学科带头人为招牌,没听说过哪家中医医院以优质药学服务和名老药师或优质中医护理为主打优势来吸引患者。“自古医药不分家”“有医没药瞎胡闹”的声音虽然多年来不绝于耳,但真正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到医药并重,对中医医院来多很难做到。每年应届毕业生珍贵的进京指标都给了临床,每年有限的高级职称晋升和聘任的名额也都先照顾临床。
不能否认,长期以来,药学和护理队伍的整体学历不高,甚至现在已经和临床医生的学历差了不只一两个档次。但越是这样,医院就越应该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倾斜于药学和护理。近年来,临床药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一般三甲医院5名以上专职临床药师,业内公认每百床配1名专职临床药师,而在国内中医医院,能达到这样的指标的不多。医生队伍的学历和知识储备越来越高,而药学和护理人才的水平停滞不前,势必影响临床用药和治疗。因此,在引进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到医护药并重,做到医护药技各方面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才是整个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3 足够的发展前景
在过去,解决子女入托入学、择校择园、甚至解决配偶和住房问题,都是单位常见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措施。而如今,人才的价值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显现并得到提升,优秀人才更看重单位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的发展前途。因此,医院自身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强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战略目标,让人才看到希望,感受到医院的未来[3]。在科研立项、学术交流、进修培训方面对人才给予优惠政策,在推荐先进、晋升职称、奖勵成果方面优先考虑有贡献人员,为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激发人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事业成就感和工作责任感[1]。
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应该纳入整个医院的发展规划当中,既用好引进人才,又用好、留住现有人才,做到工作上放手、待遇上从优、生活上关心、政治上扶持。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才各得其所,施展才智[4]。
2.4 突出传统中医药特色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传统中医药渐行渐远,这一点被业内诟病已久。比起对课本的死记硬背,很多中医药专业的人才都是到了工作岗位之后,才开始接触到真正的传统中医药。中医药专业人员是中医院中医特色的保证,加强中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首先中医药人才数量要保证,才能在此基础上谈加强人员素质,从而壮大中医院的竞争力[5]。
要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中医药特色,还要保证整个医院的传统中医药特色,鼓励采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饮片等传统中医药疗法,给年轻医师提供更多的跟师抄方的机会,整理学习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开展中医经典研修项目,给确有专长的中医人才创造一个“一心一意搞中医”的机制和“专心致志搞中医”的环境[1]。
2.5 医德覆盖
“医德覆盖”的概念是强调在医疗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面覆盖医德教育,从刚入学时宣誓开始,贯穿学习、实习、执业的每一个阶段。不管是医学院校还是医疗机构,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首先是一个医生,医生应当以德为先,没有良好医德的医学专业人才一定是不合格的人才[4]。
自古中医就讲求仁心仁术,对中医医院人才建设来说,医德覆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培养中医药人才,应加强医学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着眼于整个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利益,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医师道德的重要标准[6]。中医人才一定要育德于医,坚持方术与医德并修[7]。
3 结语
如何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是广大医院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4]。近年来,各大医院都着力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选拔培养,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改革措施,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注重选拔高层次专业人才从事管理工作。名医、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等是医院品牌建设的重点,因此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品牌建设的基础[8]。
综上所述,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医医院也不外如此,只有创新引才、育才方式,将人才建设纳入医院整体的战略发展,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医疗大环境下,更好地提升为患者服务的能力,让整个医院在始终保持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凤磊.中医医院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J].2009,专刊:40-41.
[2] 北京中医医院.医院简介[EB/OL].(2018-04-27)[2018-05-04].http://www.bjzhongyi.com/yygk/article/2558.html.
[3] 刘方红,周军,浅谈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才建设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06.115(5):58-59.
[4] 张小会.中医医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医药管理杂志[J],2009,17(4):335-337.
[5] 卢栋,罗欣,张玉,等.广西钦州市辖区内中医院人才现况与需求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4):349-351.
[6] 李兆松,王忠彦,吕海波.试论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25.
[7] 罗珺.中医人才(卓越中医)培养模式改革和发展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4):31-33,198.
[8] 黄瑶,沈绍武.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及建议浅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72-74.
(收稿日期:2018-0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