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医生主导模式在中医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及分析

时间:2024-07-28

刘娜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生主导模式对中医感染控制意识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1月,选取地区医院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的100名员工作为监测对象,对照组采用护士长通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师主导管理模式,将两组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患者感染率做比较。结果 观察组医师的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医师主导模式对于增强感染控制意识、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指标收效明显。

[关键词] 医生主导;中医感染控制;作用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a)-0107-03

中医诊疗技术是民族文化精华,拔罐、刮痧、针灸、推拿等,因效果好、损伤少,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因为中医医师在学校期间学习到西医理论较少,毕业后与西医相比,受到的医院感染预防教育较少。在消毒隔离、手卫生、无菌技术等方面有感控隐患,易发医院感染暴发。因此,发挥医生主导模式在中医感染控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地区医院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的100名员工作为监测对象,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2.4岁, 本科以上学历者70名,专科学历26名,中专学历4名。高级职称19名,中级职称55名,初级职称24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之间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护士长通用常规管理模式,按时由护士长进行培训、日常督导考核。观察组采用医师主导管理模式,具体方法是:(1)行政干预与感控会议相结合:针对中医医师感控意识薄弱、感染控制行为执行力薄弱的特点,建立由分管感控、中医院长任组长,感染管理科和中医科主任任副组长,医生任组员的中医感染控制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各自职责,每月召开中医感染控制小组会议,解决重要问题。会上分管院领导及感染管理科主任反复强调感控重要性和科主任负责制,列举院感事件,讲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中西医相比无特殊,中医医师要发挥作用。调查中医医师院感知识掌握程度和中医从业人员难点、重点问题,了解需求,探讨出解决方案。让中医医师认识正确执行感控的重要性和承担的重要责任,从而自觉改变行为。(2)创建中医中意品管圈:①医院提供经费,由各科室推荐科室骨干医师力量组织参加品管圈,并邀请感染管理科作为观察员,有圈长、管理员和圈员,定期召开圈会,发挥头脑风暴作用,团队人员参与圈的创意活动,积极发言,从事改善活动。接受教育,提升能力。②品管圈尊重人性,发挥团队精神。③对品管圈提出的需要院级、科室协助解决的问题,医院感染管理科协调解决。在品管圈学习医院感染有关法律、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制度等知识,提升了解决问题能力。④圈员带动科室观察组的工作人员,影响他们思想意识、行为模式、结果的改变。将两组人员管理前和管理后3个月、6个月感染控制意识及效果进行统计比较。(3)自我培训:①由品管圈根据需要提出集体讨论得出培训清单,由圈内成员进行培训,并邀请感染管理科进行观摩指导,提出建议,共同提高。②由要我听培训变成我要做培训,提高了成员理论水平和知识熟练度,由成员把这种培训扩大到各科室,普及到本组医师。③培训时间多样化。医师培训可以利用早交班、科室查房、空閑时间培训、操作治疗现场指导随时针对问题培训,精准解决问题。④培训内容多样化。品管圈需求的内容、医院感染病例诊断、无菌操作、消毒灭菌、职业防护、手卫生等每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品管圈针对编写了简单易懂流程使用小手册,职工可以照图使用。

1.3 判断标准

①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根据平时考试和考核操作的情况,评判中医医师感染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优秀、较好、一般、较差。②日常感控指标合格率,由5位院感骨干人员对中医医师进行观察。观察方法为暗中观察手卫生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分为较强、一般和较差。③感染控制情况。为患者和医师的医院感染率,以感染的阶段性控制结果作为评判标准,综合评为较佳、一般、较差3个方面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中医医师在医师主导模式管理前和管理后3个月、6个月的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比较

管理前2组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感染控制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中医医师管理前后日常感控指标合格率比较

管理前后前2组人员的日常感控指标合格率情况比较(P>0.05)。在运用中医医师主导管理模式后,观察组的日常感控指标合格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组中医医师管理前后感染控制情况比较情况

管理前后前2组中医医师管理前后感染控制情况比较比较(P>0.05)。在运用中医医师主导管理模式后,观察组的控制感染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中医医师染控制管理工作,相对于医师和护理人员感染管理控制,管理难度高

原因有:①中医医师缺少西医知识教育,对于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认识、重视不足,不轻易改变行为模式。②近年来对西医院感暴发事件报道多 ,从主管部门到科室管理者、医师对中医院感暴发发生较为乐观,麻痹大意。③中医针灸拔罐等患者多数是门诊患者,经过多医院有创治疗,对于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情况,由于治疗前后缺乏针对性追踪调查,只能进行回顾性调查。感染者多数为隐性感染,等到症状严重发现感染时,多具有致死、致残的不良后果。患者很难证明自己所受的感染具体来源而起诉多家医院。所以,若要控制感染的发生率,首先应增强其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感染意识,而管理在此方面的影响较为重要。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关于中医治疗技术感染控制指南,为中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技术依据。

3.2 侵权责任法出台后,医院需要证明医疗行为不存在过失

侵权责任法出台后,民众维权意识更加强烈,要求中医执业按照医院的感染控制标准规范操作。 中医要想与时俱进,关注患者安全,共创医患关系和谐局面,是现代医疗服务所追求的目标[1]。医护人员执行的针灸、梅花针等,都是无菌操作。如不做好手卫生,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传播、血液体液等途径,导致疾病传播, 洗手能降低30%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通过医师主导管理模式后, 病人就医体验大大提高,极大降低了感染風险。

3.3 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医师主导模式极大地激发了中医医师的潜力和能力

中医有创操作大部分是由医师进行的,他们在感染病例诊断、多重耐药菌管理、感染高危环节评估、规范使用抗菌素等具有精准、有效的控制手段,是感控的主力军。如何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主要问题。以品管圈管理作用为推手,以关系医师自身安全的职业暴露为突破口,循循善诱,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换位思考,考虑职业暴露风险。但是依靠自觉性还不足让中医从业人员从旧思维中解放出来,职能部门还应建立加强督查,从而逐渐改变旧有的行为模式和思维规范。职业暴露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具有应对突发职业暴露的处理能力[2]。经过这种递进手段,逐渐规范了中医师的操作。

3.4 数据为王,效果第一

为了巩固中医师的养成的好习惯, 鼓励中医师坚持良好操作行为,非常重视数据真实性。在进行该项管理工作中,将调查结果汇集成表,以便研究人员查阅和分析,记录过程保持客观真实[3]。每月发布在网络上,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信心。固化中医从业人员的行为,内化为习惯性行为模式。

3.5 中医提倡天人合一,循环共生

人利用顺应大环境、调整自身内环境手段,达到阴平阳秘,疾病不生的目的。同样,在这项管理活动中,并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己任,使中医师在管理的过程中感受到归属感,自觉进行意识的增强及知识的掌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4]。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切实保证了医疗安全,也吸引了更多中医师参与进来,成为掌握感控技能的全面型、现代型中医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秋实.病人安全的现状、意义及策略[J].现代医院管理,2006,12(2):21-22.

[2] 陈燕达.艾滋病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28).27:57-58.

[3] 马翠兰.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7):94.

[4] 黄慧敏,张皖瑜,尹湘毅,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医护人员的慎独修养与培养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407-4408.

(收稿日期:2018-0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