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医疗设备维修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07-28

鞠楠

[摘要] 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与使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医疗设备在反复使用过程中,磨损、老化、损坏现象层出不穷,可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干扰正常医疗活动。在设备出现问题后只有进行积极有效的维修才能确保设备正常使用,但是设备维修过程中同样会出现种种问题,从而影响到正常医疗秩序,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维修体系,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该次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医疗设备维修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提高设备维修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活动,发挥其应有价值,为医院与全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关键词] 医疗设备;维修;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a)-0184-02

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三甲医院每年用于医疗设备维修的费用高达设备总价值的1%~3%,而且近年来随着大型医疗设备的推广使用,设备维修费用正在快速增长。医疗设备是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硬件基础,一旦出现问题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必然会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严重时还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通过良好的维修确保医疗设备安全稳定运转十分重要。

1  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问题

1.1  医疗设备管理意识不强

在一些医疗单位中,医疗设备管理并未纳入到医院日常管理事物范畴,导致设备管理意识普及不足,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工作人员都没有意识到进行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此外,许多医院还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体系,使得现代医疗设备管理存在明显不足,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阶段管理要求,管理主位的缺失使得医疗设备管理维护人员工作懈怠,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情,未在设备发生故障前进行日常检修维护,而是在出现故障后维修甚至对故障问题视而不见[1]。设备维修人员没有意识到设备故障对于正常医疗秩序的影响,常常在仪器再次用于患者检查、诊断、治疗时再着手于设备维修,这样必然会对患者就医造成影响。

1.2  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数量逾千家,显示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但是与之相矛盾的则是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国外医生与临床工程师比例一般为1:7,但是我国比例仅为1:48.45,与国外平均水平相比相差甚远。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势必会对医疗设备维修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各大医院陆续推广使用大型、高精尖设备后,这种影响必然会继续扩大[2]。

1.3  重视维修价格忽略维修质量

医疗器械厂家在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时,医疗机构需要支付相应的服务费,这也是医疗器械厂家的利润来源之一,此为国际惯例。但是我国实际情况却是将医疗设备维修归于医疗器械厂家服务范围,认为设备维修是其必须提供的售后服务之一,因此维修应当免费。双方观念上的冲突就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后,医疗机构全部归责于器械厂家,拒绝支付费用,在实行科室承包制的医院,科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减少经济损失,一般会选择维修报价较低的服务商进行设备实际维修,过低的维修报价必然会影响设备维修质量,导致维修不到位,从而降低设备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由此引发的医疗事故風险也大幅度提升[3]。将设备维修转包给第三方维修服务商是医疗机构降低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支出的通常做法,虽然此举能够打破医疗器械厂家的垄断,但是第三方维修服务商往往不具备专业的资质,大部分工作人员仅通过短期培训便上岗作业。医疗设备属于精密仪器,内部由大量精密器件组成,维修难度极大,非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工作时缺乏风险防控意识与责任意识,操作失误就会损伤内部器件,使设备故障进一步扩大。例如CT数据采集系统在发生故障后需要更换配件,但是第三方维修服务商缺乏技术实力,而将存在故障的器件与外围器件相互置换,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措施来维修设备,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使设备再次运转,但是却大幅度降低了设备的精确度,继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此之外,第三方维修服务商的维修技术相对落后,缺乏专业系统性,维修条件与设备维护要求相差甚远,一些维修服务商甚至仍然使用螺丝刀、万用表等传统维修工具,而且检测方法也单一、落后。

2  医疗设备维修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强化设备管理更新认识

医院应当从全局上强化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维修,院领导尤其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改善以往“重医轻工”的错误思想,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制度,做到权、责、利分明,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加强岗位责任制[4]。将设备维修工作落实到团体和个人,使每一台设备都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形成科学、有序的设备管理体系。对于医疗设备使用与维修应当进一步强化评估记录工作,医疗设备属于特殊商品,与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在每次使用或者维修完毕后都应当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使用时间、故障时间、故障原因、解决措施、保养时间、维修人员信息等。此外,每次维修结束后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设备维修结果进行系统评估,若发现维修不到位应当及时拒绝审批并再次返修。如此一来能够使医疗机构全面掌握设备维修现状,明确多方之间的权责范围,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可及时准确的落实相应责任主体。对于国外进口的大型精密设备,购置时应当遵循“只买对不买贵”的原则,在采购时详细了解设备的使用功能及诊疗能力,评估其是否符合本院实际情况与诊疗需求[5]。设备购入后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校验,按照设备存放要求合理放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需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在不妨碍临床诊疗的情况下尽快维修以免引起医疗事故。

2.2  壮大完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随着医疗设备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针对当前医疗机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建议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加以解决:①汲取社会新鲜血液,近年来医疗工程技术人员就业前景广阔,使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有效弥补了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当有效把握时机,通过完善的岗位福利待遇吸引毕业生加入,提高自身在招贤纳士中的竞争实力,从而汲取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到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当中,壮大临床工程师队伍。②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医学技术水平是不断发展的,与医疗设备有关的技术参数、性能规格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不断更新自身观念与知识结构,形成科学严谨的认识,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自身技能水平才能符合设备维修要求。在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及时学习和了解设备最新知识,掌握设备发展动态,熟悉精密仪器的维修检测技术,这样才能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妥善解决。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中所使用的大型医疗设备一般购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仪器精密度较高,维修工作也更为复杂,基于此现状,应当加大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筛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人员组建一支专业工程师队伍,为医疗设备维修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服务。

2.3  建立多元化医疗设备维修保障体系

医疗设备原厂往往具有更强的设备维修能力,维修备件库也相对完善,在紧急故障维修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单纯依靠原厂费用高昂,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医院维修资金,不利于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第三方服务商虽然在费用成本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技术层面与原厂相比劣势明显,若能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创立一种优势互补的维修模式,必然会利于医院长期设备维修管理[6]。建议医疗机构与设备原厂进行有效的恰当和磋商,将第三方服务商引入到设备维修中,处理常见故障,由原厂负责难度较大的故障类型,从而在维修成本与维修质量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实现医疗机构、第三方服务商、设备原厂三方共赢的局面。

3  小结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医疗卫生事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对各医疗机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机构为实现自身业务规模的扩大,需要不断引进最新的医疗设备,与此同时,为保证设备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稳定、安全的运转,需要重视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努力培养一支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提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与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设备维修质量,使其能够发挥最大价值,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孟秀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8,31(15):86-87.

[2]  李树新.探析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0):163-164.

[3]  朱亚鹏,施海兵,陆海松,等.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智慧健康,2017,3(19):9-10.

[4]  辛胜昌.浅论本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6):149-151.

[5]  孙洪志,孟富裕.国内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J].医疗装备,2017,30(5):203-204.

[6]  高峰,劉志友,刘惠欣,等.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1):170-17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