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运用P DC A方法改进独立医学实验室危急值报告流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4-07-28

陈国敏,朱国强,付正乾,胡关武,黄松,廖昆灵

贵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生化发光科,贵州贵阳 550000

运用P DC A方法改进独立医学实验室危急值报告流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陈国敏,朱国强,付正乾,胡关武,黄松,廖昆灵

贵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生化发光科,贵州贵阳 550000

目的 通过PDCA方法找到实验室危急值报告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规范危急值反馈流程,加强实验人员与医生对“危急值”报告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危急值报告成功率。方法 成立PDCA危急值管理小组,分析危急值报告流程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方案,组织相应人员实施方案,并对改进方案进项监督检查,确保改进措施顺利实施,保证规范化、标准化。结果 通过改进措施,统计12个月危急值通报成功率情况,从2016年1—6月的86.79%提升到2016年7—12月的95.12%。结论 通过PDCA循环方法改进措施,“危急值”通报成功率明显得到提升,说明改进措施达到预期结果。

危急值;PDCA;沟通;流程管理

危急值又称Panic Value[1],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机体数据相比极度异常,说明患者可能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及时告知临床医生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危急值报告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传达给临床医生,使其立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第一时间接受妥善的治疗。PDCA管理循环[2],又称质量环和戴明环,由戴明博士1950年带到日本,广泛应用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开展质量工作程序的方法。PDCA循环就是通过4个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案,P(计划Plan)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原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确定目标;D(执行Do)执行方案,设计具体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操作,按流程对问题进行解决整改,实施计划中的内容;C(检查Check)检查,总结执行结果,检查该方案是不是有效,有没有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评估方案优劣性,找出新的问题;A(处理Action)纠正,对总结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根据检查评价改进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解决完的问题制定标准化规程,对于发现找出的新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继续解决,达到一种不停顿的周而复始的循环[3]。2016年8月公司管理评审发现目前实验室危急值报告成功率较低,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危急值报告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为加强危急值结果报告的管理,该实验室用PDCA方法,分析通报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梳理解决,对提高危急值报告的有效传达率取得明显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危急值反馈系统改进前6个月(2016年1—6月)及反馈系统改进后6个月(2016年6—12月)危急值通报情况。其中检验危急值反馈系统改进前病例439例,检验危急值反馈系统改进后病例492例。

1.2 运用PDCA管理法改进危急值反馈系统

PDCA循环法处理问题机制为发现问题、找到原因、找出解决方案并验证效果。

1.2.1 计划(Plan)(1)危急值通报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在实验室危急值通报不成功案例中主要出现的问题有:①报告危急值时,医院电话无人接听:有些医生不问原因挂断等情况,医院对于危急值报告不够重视,没有提起应有的注意。②通报医院电话不统一:发现有些电话为医院负责人电话,不是相应临床医生或危急值通报人电话。座机多为各科室电话,而不是检验科电话。某些检验科电话不愿意转接,导致信息不能快速反馈到临床医生。③危急值通知途径的单一:由于与医院沟通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没有拓展新的危急值沟通方式,实验室与医院沟通只通过电话报告一种模式,导致有时候电话接听者不是该问题的负责人或电话无法传达等情况,会发生不及时记录或不及时通知医生的情况,导致不能及时让临床医生得到信息。④假性危急值:如某次血常规分析发现细胞血小板过度增高,调查发现该血液已被医院检验科先行使用,造成污染,无法分析得到真实、准确的结果。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不难发现:公司LIR系统中留用医院电话不统一、不全面,且沟通方式单一。业务员与医院医生关于危急值重要性的沟通不够,没有引起该有的重视。

(2)危急值通报流程的改进措施。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如下:①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对危急值的认知和重视程度;②统一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规范化、严格化对待报告流程;③加强对检验样品的审核,保证安全;④考虑增加新的报告方式,现有危急值报告方式过于单一。

1.2.2 执行或实施 (Do)根据计划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具体改进措施按照下述内容实施:①修订“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公司内部对实验室人员和业务员进行培训,组织所有人员学习“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并讲内容打印成册,分发给每个员工并进行考核,保证加强人员对危急值汇报流程的认知,对危急值汇报的重要性引起重视。②统一“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统计所有沟通不畅的医院、医生电话,并重新沟通重新备注,留取电话以检验科座机为主,规范“临床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包括患者姓名、检查结果、报告时间、报告者姓名工号、被通知主管医生等信息。与医院沟通时保证第一时间信息完整、准确地传达给临床医生。③通过业务员与医院医生和检验科进行沟通,加强独立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保证实验室取样的严谨性,准确性,实验室取样和接样人员检验前确定样品安全性,不能存在已污染样品,并对医院送样人员和所送的样品提高要求,保证不会出现污染样品再检测等问题。④考虑增加新的沟通方式,如短信报告法,实现实时“点对点”告知。不仅强化检验危急值的报告效率,且可以更好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建议业务员通过与医院沟通,设立一个专用的独立医学实验室危急值报告电话,通过专人负责及时将信息报告给相应的医生负责人。

1.2.3 检查(Check)调查危急值反馈系统改进后结果,主要通过危急值汇报成功率来反映,如通过以上整改、加强管理、优化流程,漏报率降低,则达到预期效果。统计2016年1—12月危急值报告情况,观察有无进步。现统计所得危急值报告系统改进后通报成功率由86.79%提高到了95.12%,认为该改进措施已经达到预期效果。

1.2.4 处理(Action) 总结经验,综合以上改进方案,通过检查评价改进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新发现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促进危急值管理持续改进。对于我们改进措施达到的预期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制定标准化规程。如规范“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考查,定期核实实验室登记的医院检验科电话等。独立实验室处理好与医院之间关系,加强沟通培训,融洽实验室与医院各科室关系,总结方案施展中起的作用和出现的问题,并备留,继续解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公司通过改进危急值反馈流程,对关键节点制定相应措施,加强对实验人员和业务员规范化培训,畅通与医院沟通的报告流程,改进后危急值考核成绩较之前明显提高。2016年1—6月危急值总数439例,报告成功数381例,报告成功率86.79%,危急值流程改进后,2016年7—12月危急值总数492例,报告成功数468例,报告成功率95.12%,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61,P<0.05)。

3 讨论

医疗风险已经越来越得到全球医疗界的重视[4],而近年来危急值报告不及时引起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重视生命危急值报告成功率和加强危急值流程管理,是杜绝该方面医疗隐患的有力保证[4]。危急值能否及时准确传达到临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危急值反馈流程中最基础也是重要的一环。危急值的检测结果,为医生的治疗提供准确信息,保障患者的安全,防范医疗事故和纠纷。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危急值流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保证及时传达、迅速实施对临床实验室和医护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5]。通过统计12个月的临床“危急值”通报成功率,从开始的86.79%提升到95.12%,说明改进措施达到满意的预期结果,为实验室和医院提供准确的信息,使得危机情况准时传达医生,并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理治疗。综上所述,医学独立实验室做好样品的检测前工作,保证检测准确性,并加强维护与医院的融洽沟通,维护好实验室与医院各科室关系,才有利于危急值流程的整个实施,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保证危重患者的安全,且有利于医学独立实验室和医院的合作,根据医院的反馈意见,改进提高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工作。

[1]郭凯,周荣斌.临床检验危急值判读[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6.

[2]Dighe AS,Rao A,Coakley AB,et al.Analysis of laboratory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at a large academic medical center[J].Am J Clin Pathol,2006,125(5):758-764.

[3]陈倩云,石兵,韩江,等.PDCA循环法在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49-250.

[4]孙纽云.我国病人安全管理与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设想[J].中国医院,2012,16(1):2-6.

[5]顾玲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全程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0):2551-2553.

R19

A

1672-5654(2017)06(c)-0143-02

2017-03-20)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8.143

陈国敏(1986-),女,贵州贵阳人,本科,检验师,研究方向:甲状腺疾病。

廖昆灵(1958-),女,贵州贵阳人,大专,副主任检验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E-mail:1561944376@qq.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