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时间:2024-04-24

晁瑜莎

(北京建工集团山西建设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物安全性、耐久性的基础,因此,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质量。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全面把控质量,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设计方案和技术文件等要求,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运输、存储和使用,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安全卫生等多个环节,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可靠保证[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在传统的施工模式下,由于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施工效率低下,例如建筑材料的浪费、人员素质不高等。而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和协作机制,以提高施工效率和生产率,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例如,通过建立合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化的施工管理程序,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出错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还可以降低成本。在传统的施工模式下,由于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浪费严重,例如建筑材料的浪费。而通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和协作机制,以降低成本。通过建立合理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化的施工管理程序,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出错率,从而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2]。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2.1 质量管理流程不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质量管理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是一个常见问题,理论上,质量管理应当遵循标准化、程序化的步骤来执行,包括质量计划、控制、保证与改进等环节,但在实践中,部分工程项目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流程,导致了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流程各异,这种差异性使得无法形成有效的质量管控和持续优化的闭环。同时,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的不健全也是导致质量管理流程不完善的重点,由于建筑工程涉及众多参与方,包括设计师、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及材料供应商等,在质量管理流程中,各参与方之间需要及时准确地交换信息,由于信息传递渠道限制、数据共享平台缺失或者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了信息反馈延迟或扭曲,影响了管理流程的连贯性和效率。

2.2 管理人员意识不强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重要性认知不足、责任感不强、缺乏相关知识技能等问题,这会影响企业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一些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对施工质量的重视,没有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纳入到自己的考核体系中,或者将其排在次要位置,极易导致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管理的投入不足,从而影响施工质量的保证。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管理人员需要担负起落实质量控制措施的责任。然而,一些管理人员可能在执行任务时缺乏责任心,或者出现责任心分散、推卸责任等不良现象,从而导致企业对施工质量的监管不力,影响施工质量。此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支持,包括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然而,一些管理人员可能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导致企业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时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质量[4]。

2.3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小型施工企业更是缺乏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支持。这导致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率低下、数据难以追踪、分析和处理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在施工现场收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然而,目前现场信息采集方式主要还是基于人工记录的方式,存在着易出错、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由于信息采集方式单一,很难实时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这使得施工企业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控制。此外,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BIM技术、移动化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施工企业并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这导致了数据处理效率低下、信息共享不充分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

2.4 缺少持续监测机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需要覆盖项目从设计到完工的整个周期,如果没有有效的持续监测机制,难以保证各个阶段质量标准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例如,原材料采购环节缺乏持续监测可能导致使用不合规范的材料,施工过程中若未设置定期检查点,则可能造成工程缺陷积累等问题。其次,在人员层面,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受到持续性的监督和考核,可能会放松自身对于作业标准的遵守,忽视某些重要的施工细节,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水平。此外,在技术层面上,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没有适应新技术要求的持续监测系统,将无法及时发现由于技术更新带来的新问题,亦难以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3.1 制定科学的标准和流程

制定科学的标准和流程是优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首先,从组织架构方面分析,建立一套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支持。专业质量管理部门应该独立于其它业务部门,并直接向有关部门汇报,它不仅应该有足够的决策权,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同时,质量管理部门的人员结构应多元化,涵盖工程管理、质量监控等各个专业领域,以便全面把握工程质量。而且管理人员不应局限在单一的项目中,构建组织架构时,应以专业质量管理部门为核心,考虑到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监理公司,有关质量问题由专业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再由专业质量管理部门管理项目经理、主管工程师,下辖各个专业工程师,包括土建专业工程师、装饰专业工程师、水暖专业工程师等。其次,关于标准体系,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遵循一套明确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指南,既要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也要适应项目的实际需求。这套标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标准、材料采购规范、施工方法和步骤、验收标准等内容。为了保证效果,标准采用应尽可能具体,以便施工人员理解和执行。在质量管理流程上,首先需要进行前期的质量预控。这包括了材料采购、施工方法选择、施工前的测试等步骤。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常态化,根据汇总的质量数据,及时否决不达标的工程并进行纠正。工程完工后的质量验收环节也不可忽视,且验收结果需要进行存档。最后,信息反馈流程也是质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与质量相关的信息,不论是风险点提示还是正面的质量评价,都应及时、准确地反馈给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决策者。公司应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审计,并在最短时间内处理问题和异常。

3.2 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在其中起到核心的作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的好坏。而在此过程中,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质量重视程度、加强责任心、加强专业知识技术。

首先,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提高他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管理人员是各个施工岗位的主导,如果他们对质量不重视,很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质量都不能得到保障。因此,需要通过定期的质量教育培训,让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对于项目的重要性,同时理解其个人对于整个项目质量的影响和责任。具体的教育方式可以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工程质量差导致的严重后果,切实增强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其次,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可以与管理人员签署清晰的责任书,明确他们的职责区域和管理范畴,并规定促进质量提升的具体行动。同时,还需要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回馈,既激励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改正,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促使他们在工作中提升工作质量。最后,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无论管理人员的素质多么高,如果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也无法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的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是实际的操作技能。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公司可以组织内部的讲座或是请专业的讲师进行授课;而对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亲自参与到施工过程中,逐步获得操作经验。

3.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工具和方法正在被纳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质量、效率和安全性。BIM技术具有功能强大、数据精密、信息全面的特点,能够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供方便快捷的工具。首先,制订BIM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利用BIM技术,首先需要进行全面客观的前期评估,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及风险,认真开展BIM需求分析,并根据实际需求编制出适合项目的BIM实施计划和管理规程,规定BIM数据的交付格式和内容等。进行BIM模型的创建和更新。利用BIM技术可以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模型生成后可以进行碰撞检测、设计优化、资料输出等。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原始BIM模型按实际施工进度和情况的逐步修订、更新,可以构建出信息完备、真实准确的施工BIM模型。基于BIM技术的质量管理在施工前根据设计模型进行模拟施工,找出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如同类型材料使用不一致、设备选型冲突等问题,并进行设计优化。并实施基于BIM的施工监控和质量控制。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及时为决策者提供各类报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通过与现场质量检测成果数据进行集成,可以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实时评价和预警。其次,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BIM模型可以作为各类施工数据的载体存储施工数据,在施工结束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相关的施工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无人机作为新兴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充分利用无人机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采集精度,并减少对施工人员的人力依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现场巡检和监测,以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使用无人机可以大大提高巡检的效率和精度,同时还可以避免人为巡检的不足。无人机可配备高清摄像头、红外相机等传感器,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监测,包括设备状态、现场卫生、材料堆放情况等各个维度,同时还能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化地处理数据,快速判断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和施工进展,从而实现快速响应和预防施工事故的目的。最后,建设完成后对建筑外观进行检测,以确保其完好无损、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无人机可以避免人工检测的盲区和危险性,同时还能获取更为全面和详细的建筑外观信息。无人机可以配备高清摄像头和3D扫描仪等设备,对建筑外观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数据采集,从而有效避免施工缺陷和建筑安全隐患。

3.4 持续监测,动态调整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施工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标是为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风险。然而,不能止步于构建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而需要实施持续监测,动态调整以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首先,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监控机制。有层次地检查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包括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完成阶段等。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标准和考核方法,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如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并通过数据反馈,及时发现和矫正问题。其次,建立周期性的质量评审机制,定期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是否达到了预设目标,并注意灵活动态调整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各种无法预测的问题。此时需根据出现的问题和变化的环境,重新评估与调整质量管理体系,使之始终能够适配施工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可以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实现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完善和推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为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