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夏福庆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1100
血液由血浆及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浆内含有多种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白蛋白等)、脂蛋白以及激素、无机盐、抗体、酶、氧及各种细胞代谢产物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早期临床上普遍使用全血输注,但全血输注有时既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引起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同时也造成了血液的浪费[1]。成分输血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实践。成分输血是指根据血液各种成分比重的不同,对其加以分离提纯,制成高纯度、高浓度的血液制品,再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输注相关有效成分。成分输血由于具有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疗效好、一血多用、节约血源、便于保存等优点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血类型[2]。为了解我院临床输血情况,规范输血监管,把握血液输注指证,加强科学用血,保障输血安全,本文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临床输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报道,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统计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临床输血情况,调查输血患者临床症状、输血量等相关信息。本文所涉及患者、输血科及供血中心在接受本文研究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文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对我院主要科室红细胞、粒细胞、血浆及血小板输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所用全血及各成分血均由供血中心提供,以单位(U)来计算用血量,200 mL全血为1U;成分血以分离制备200 mL全血为1 U。成分血主要包括洗涤红细胞,冰冻血小板,普通冰冻血浆,浓缩血小板。血浆应用百分比=血浆用量(U)/血液制剂总用量(U)×100%,成分输血率=成分血用量(U)/{全血量(U)+成分血用量(U)}×100%[3]。
2012年6 月—2013年6月我院各科室血液应用情况统计详见表1。成分血使用率为97.8%,红细胞输注占血液成分总使用量的26.5%,粒细胞占16.4%,血小板占7.3%,冰冻血浆占37.6%。消化科、感染科、ICU的总血液用量最多。临床各科室的冰冻血浆输注情况详见表2。我院消化科与感染科患者对输注血浆的使用量最多,这与血浆输注广泛应用于改善凝血机制、补充白蛋白有关。
表12012 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各科室血液输注情况统计(U)
表22012 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各科室冰冻血浆输注情况统计(n)
本文研究表明我院红细胞输注占血液成分总使用量的26.5%。临床上需要红细胞输注的患者占需要输积压患者的80%以上。红细胞输注常用于慢性贫血,可迅速恢复带氧活力,输注红细胞因为所增加的血容量少而减轻了输血后血循环负荷,减少了心功能不全等输血副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患者失血性休克时,在进行胶体液与晶体液补充的基础上,应该同时进行红细胞成分输血[4]。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红细胞制剂主要有:①浓缩红细胞,浓缩红细胞由全血离心后除去大部分血浆而制成,其红细胞压积为70%~90%;②少浆血,其红细胞压积约为50%,急性失血情况发生时如无全血,可输注少浆血;③代浆血:指移除大部血浆后血液用代血浆或晶体盐溶液保存,可对红细胞与血容量进行补充,输血不良反应少,移除的血浆还可另做它用;④洗涤红细胞:离心全血去除血浆后,在无菌条件下用生理盐水洗红细胞三到六次,尽可能除尽抗A抗B凝集素、血浆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和乳酸,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减轻血循环负荷,降低输血风险。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严重输血过敏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⑤冰冻红细胞,红细胞提纯后保存于低温或超低温,几乎停止代谢,长期保存后仍可保持代谢活力,也避免了蓄积有毒代谢物。冰冻红细胞适用于拟作骨髓移植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我院粒细胞输注占血液成分总使用量的16.4%。粒细胞输注在临床治疗上适应于经抗生素治疗4 h无效的非恶性血液病严重细菌感染者及放疗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者;在预防方面,输注白细胞可降低粒细胞缺乏症并发的其他严重感染,有效增加炎症部位粒细胞数量,缓解感染。陈美容等[5]收治32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伴发严重感染患者,其中22例进行抗生素与粒细胞输注联合治疗,结果显示与没有进行粒细胞输注的患者比较,联合治疗组的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缩短,未发生副反应。粒细胞输注还可用于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可显著降低患败血病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死亡率。新生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容易受到细菌感染,甚至引发细菌性败血症,其死亡率高达20%。广泛研究表明新生儿败血症的诱因包括新生儿中性粒细胞数量失衡、趋化功能下降、异常聚集、质膜受体缺陷、氧化代谢失衡、抗氧能力下降等。此时如仅进行抗生素治疗,不能有效降低其死亡率。浓缩粒细胞应保存于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宜过长,采集后应尽快静脉输注,否则功能下降。需要注意的是粒细胞输注会引起患者血压下降、发热、畏寒、呼吸紧迫、同种免疫等输血不良反应,因此临床输注粒细胞时应充分权衡利弊。粒细胞输注的实验室检查发现不能单纯观察粒细胞数量是否增加,更应注重患者体温下降、感染控制的具体情况,这是因为粒细胞在输注后会很快代谢离开血循环移至炎症部位,因此疗效评价不能单纯以外周血粒细胞数做标准。
血小板输注应用范围相对较小,我院血小板输注占血液成分总使用量的7.3%。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以及由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血小板病和血小板无力症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功能异常。在有脾大、严重感染情况出现时需要加大血小板输注量。临床上常用的血小板制品有:①浓缩血小板,离心浓缩富血小板血浆而得;②富含血小板血浆,其血小板含量占获得全血的70%以上;③少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制剂的保存方式主要有22℃振摇及冰冻保存两种。医务人员要正确合理地掌握血小板治疗性输注,应该深入了解血小板的代谢规律及患者血小板减少的诱发原因,查明患者是否发生自发性出血,避免误诊漏诊。另外,在临床上血小板的预防性输注的必要性存在争议,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合理输注血小板。
血浆作为全血的主要液体部分,血浆输注是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上对血浆和多种血浆蛋白制品的需求量很大,我院冰冻血浆输注占血液成分总使用量的37.6%。血浆制备主要采用新鲜冷冻血浆的办法,即于采血后6 h分离血浆,于30℃下冰冻保存血浆,保存期长达一年。冷冻血浆含新鲜血浆所有成分,融化后等同新鲜血浆。血浆输注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肝功能衰竭伴发出血、抗凝血药物使用过量等患者[6]。血浆输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临床上也存在用血浆消除水肿、增强免疫力、补充营养、补充血容量等不合理的做法,因此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合理输注血浆、规范用血的意识。我院消化科与感染科患者对输注血浆的使用量最多,这与血浆输注广泛应用于改善凝血机制、补充白蛋白有关。ICU多为危重患者,病情严重,血浆用量大。感染科实施的人工肝技术、心胸外科实施的体外循环和骨科的大型外科手术等也需要大量的血浆。
本文研究表明成分输血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极为广泛。成分血可完全替代全血。成分输血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临床上应根据各血成分的生理功能,有针对性地合理地使用成分血。临床医务人员应更新输血观念,提高科学用血、合理用血、安全用血、节约用血的意识,熟悉各成分输血的适应症,掌握患者具体输血指征,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输血,减少不合理输血的现象。成分输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积极推广。
[1]朴英玉,申惠兰,金仙玉,等.成分输血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J].山东医药,2007,47(19):160.
[2]刁艳妮,张莹.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153.
[3]蒋灵霓.成分输血的组成、储存及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8):846-848.
[4]华春燕,李碧香.成分血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22-22.
[5]陈美容,完晓菊,王保龙.血浆制剂的种类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0):848-849.
[6]李宁,席惠君,叶萍,等.大连地区血浆临床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5):334-33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