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 顺
山西省曲沃县人民医院消化科,山西曲沃 043400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是常见病之一,是胃内粘膜有萎缩性变化的慢性胃病,其发病率大约在13.8%左右[1]。目前,卫生组织已经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定义为胃癌的前期表现[2]。其发病的机制目前尚未清楚,一般认为与自身的免疫因素有关。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所以本文选取患者40例采用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将其按盲目随机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40例观察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在27~71岁,平均年龄为(47.5±11.76)岁;病程在6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7年。40例对照组患者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在23~69岁,平均年龄为(43.6±10.49)岁;病程在8个月~17年,平均病程为8年。80例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临床上怀疑有癌变的患者;各脏器有严重疾病的患者;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有过敏体质的患者。两组患者无论在年龄、性别、病程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资料与数据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如果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呈现阳性,治疗中要加入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如果患者有贫血的症状,治疗中要加入维生素B12;如果患者胃镜检测结果显示有胆汁反流的症状,治疗中要加入药物莫沙比利。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①脾胃虚弱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胀痛、浑身无力、形体消瘦等。使用的中药为香砂六君子汤:砂仁、木香、白术、党参、甘草、云苓、半夏、陈皮。②肝气犯胃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胀痛、面色青黄、形体消瘦、情绪不稳定时,临床症状有加重的表现等。使用的中药为疏肝汤:柴胡、白芍、白术、香附、甘草、枳壳、川楝子、云苓。③胃阴亏虚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胀痛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嗳气、咽部发干等。使用的中药为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沙参、生地、当归、麦冬、川楝子、枸杞、甘草、芍药。④脾胃湿热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胀痛、纳差、食欲不振、嗳气等。使用的中药为连朴饮:藿香、苍术、黄连、厚朴、木香、丹参、陈皮、半夏、甘草、栀子等。⑤瘀阻胃络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胃部胀痛,疼痛的部位比较固定、嗳气、纳差等。使用的中药为血府逐瘀汤:生地黄、当归、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延胡索等。取1剂中药,加入水煎2次取汁,每日2次口服。两组患者都是6个月为一个疗程。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测结果显示黏膜萎缩性炎症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经胃镜检测结果显示黏膜萎缩性炎症好转;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经胃镜检测结果显示黏膜萎缩性炎症缩小到1/2;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经胃镜检测结果显示黏膜萎缩性炎症没有改善或者有加重的表现。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资料与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进行t检验,以P < 0.05作为标准,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治疗效果对比表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检测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有效率为67.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21.7%,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幽门螺杆菌检测指标(+)对比表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多数的致病原因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来的[3],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消化不良、浑身无力、嗳气、贫血等症状。中医上属于胃脘痛或胃痞范畴。在治疗的处方中应用的药物作用为:栀子、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半夏、藿香、厚朴为理气化痰;赤芍、丹参、红花药理在于化瘀活血的作用,以治其标[4];黄芪、党参、白术有健脾、胃的功效;沙参、麦冬具有养胃阴的作用,以治其本[5];使得脾胃运行正常,气血才能生化无穷。有资料显示[6],黄连具有消炎、抗菌、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的作用,白术与党参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与修复胃黏膜的功效。中医辩证施治的疗法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能够因人而宜,因病不同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具有灵活性,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从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达到了95%,明显优于只采用西医治疗的患者,对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效率为67.9%,也明显优于西医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无不良反映。因此在临床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采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的辩证施治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与可靠性较好,应该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1] 韩春华.益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6例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1632-1633.
[2] 沈国林,陈英苗,陈钧,等.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2):2745-2746.
[3]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等.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5):921-922.
[4] 李强,丁娟娟.益胃生津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3527-3528.
[5] 杜艳茹,李佃贵,王春浩,等.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119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2(1):465.
[6] 傅智敏.疏肝健脾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637-63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