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

时间:2024-07-28

李 岚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

骨量变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特征,这样导致了骨头的韧性降低,容易骨折、骨头变脆,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骨骼疾病。中医将骨质疏松称为“骨痹”、“骨萎”。骨量会有明显的改变,特别是松质骨含量比较多的脊柱、股骨颈和长骨端。因其外观上发生了变化,那么就其这种变化而言,骨小梁会变细,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在临床上我们认为,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这类病症都是由于肾脾方面的虚弱导致的。西方医学则归之为激素代谢以及钙质吸收方面的问题。

肾虚导致骨质疏松引起腰椎生物力学结构改变。从特征上来说OP的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但是骨的力学强度的降低才是其的本质。相对于腰椎而言,如果说,其椎体的高度不是原来的状态,发生了下降的情况的时候,并且,整个的形态有所变化,并且以这种变化为主要体现状态的时候,这就非常直观的显示了一个问题,压缩程度上椎体前缘较后缘为重。地心引力的作用以及屈曲应力让人体脊柱椎体前侧受到压应力,这样就会使前端的受载负荷增加,向前弯矩增加可导致骨质疏松的椎体前窄后宽的楔形改变。退变性腰椎侧弯、挺直的主要原因是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和骨软化),因此腰椎前突的恢复比侧弯的矫正更重要。另外椎间盘的退化明显减小了腰椎曲度、骶骨倾斜角和前凸指数,为了脊柱自身的稳定,避免造成骨质增生的发生,椎体内的骨小梁变得稀疏。

要想重新构建骨骼的生物力学平衡状态,单单依靠摄取激素和钙剂或者是中医的中药和针灸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所以并没有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规范性疗法来治疗现在中老年比较广泛存在的原发性骨质疏松。

中医治疗的精髓在于标本兼治、从整体出发。现在针对骨质疏松疗法大都为肾论治、针药并施、中西结合的方式。我们在相关的临床上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电针灸对于保持骨的力学性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骨质疏松在治疗中主要是防止骨质量的逐渐减少,这个过程比较艰难,各种原因导致了患者的放弃。

短期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对于减少因为患者骨量减少所产生的腰痛病症,患者也比较推崇这样的治疗。从腰椎的结构来看,椎间盘软骨和关节会伴随年龄增加而产生变化,这也是腰痛的主要原因。而且,人体在非常的疼痛的状态下的时候,就会发生其机体的活动状态受限,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腰椎组织的变性、椎间关节挛缩等等情况出现,这也加剧了腰痛的产生,这样就变成了一个非良性的循环状态。骨质疏松如果不进行干预治疗的话最后随着骨头脆性的增加,容易出现骨折,脊柱变弯以及驼背时会有腰疼等感觉。这是由于棘间韧带的张力以及骨折部位韧带的炎症产生的。脊柱变弯以及驼背后的腰背伸展会让肌肉处于过度伸展的状态,这样容易导致疲劳性腰疼以及缺血性腰痛。这类腰痛通常都是当后弯腰或者曲胸膝位时会有疼痛减轻或完全没有疼痛感,因为背部肌肉张力和肌肉内压会导致肌肉内血流量的上升。针对老年人的功能性腰痛,对其进行了腰背肌训练之后,他们的疼痛感有明显的减轻。所以在治疗因骨质疏松而引发的腰疼时,除了服用药物和物理治疗这些常规疗法之外,还应该增强患者的腰背肌肉,对其进行有效的锻炼。

上文提及到骨质疏松的特征是内部为骨折以及骨量减少,所以我认为应该借助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来对其治疗,以针灸补肾的方式为主,在辅以推拿按摩来对腰椎进行微调,使其结构力学得到恢复,提高背部肌肉的力量,能够起到减缓患者的腰痛感,然后由内而外的对其进行治疗,远针进退这样的治疗方式能够对患者有一个整体的治疗。多采用背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补肾,经临床观察取得了由于单纯口服钙制剂的效果。应用隔附子饼灸或隔姜灸,能够疏经止痛,温经补肾,益气固精。

骨头不如身体其他器官结构那样代谢周期比较长,通常整个骨重建需要4个月左右,而且并未完全的骨基质狂化,要达到完全状态还需要4个月左右的周期,所以采用针灸治疗通常需要的周期都很长,基本都在半年以上。

中医临床中针灸和推拿分属不同的分科,所以相互之间对于彼此的科学认识都有所不足,这样就无法将针灸和推拿有效的结合起来用于治疗同一病人。本方法将针灸和推拿进行结合,对于中医中治疗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疾病可以说是寻找了另一条出路。

如今在治疗骨质疏松时,推拿与针灸的研究基本上是分而为之,相互之间的联系比较少,而且也还没能够找一个可以将两者优点集于一身的优秀治疗方案。但是这两种方法对于治疗骨质疏松都有一定效果而且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方便和安全,也并没有太高昂的治疗费用,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