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电解质和pH值对全肠道外营养液(TPN)稳定性的影响

时间:2024-07-28

徐红梅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营养配置室,江苏南通 226006

全肠外营养支持是临床对与一些疾病危重患者以及手术前患者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营养时所采取的人工维持营养方式,其一般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1]。此营养液包含50多种化学成分,不仅有营养物质同时还包含一些药物,可有效维持病患正常日常所需营养并加快患者恢复,近些年全肠外营养得到临床应用广泛[2]。因此临床在配置营养液时需注意溶液pH值以及电解质浓度变化,保证营养液的有效性、安全性,此次该院研究pH与电解质对全肠外营养液的临床稳定性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氯化钠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0422 产品规格:10 mL:1 g);10%氯化钾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089 产品规格:10 mL:1 g);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 (Ⅱ)(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254 商品名称:安达美 产品规格:10 mL∶1 g);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20AA-II)(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829 商品名称: 丰诺安 产品规格:5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0633产品规格:250 mL∶25 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963 产品规格:10 mL∶1 g 每盒5支);25%硫酸镁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4805产品规格:10 mL∶2.5 g每盒5支);pH值测量仪器由成都瑞驰分析控制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PHS-6210的pH计。

表1 四种营养液不同时间段pH值情况(x±s)

1.2 方法

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Na+、K+、Mg2+、Ca2+)不同电解质与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 (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等溶液混合配置成不同营养液,观察1组为不加任何电解质溶液的营养液,观察2组为加入Na+、K+电解质溶液的营养液,观察3组为加入Mg2+、Ca2+电解质溶液的营养液,观察4组为加入所有电解质溶液的营养液,观察混合均匀后 0、2、4、6、12、18 h 及 1 d 后脂肪乳微粒变化以及pH值变化,每组值测量5次。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α=0.05 为有差异性标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种营养液不同时间段pH值变化

一天内各时间段营养液pH值均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观察3组以及观察4组较观察1组pH值高,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pH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四组脂肪乳微粒变化情况

观察1组各时间段脂乳粒径大小无变化,观察2组经过24 h的放置粒径大小也未超过10 μm,观察3组放置一天后出现少许的脂乳微粒>10 μm,观察4组放置18 h后出现>10 μm的粒径且24 h后出现量较多。

3 讨论

营养液中包含有药物配伍,临床对于全肠外营养液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变得尤为重视,电解质浓度、pH值等均是影响营养液稳定性的常见因素[3]。由表1得知所有营养液一天内pH值均在5.5~6.0之间,这是因为电解质浓度过高会影响营养液稳定性,溶液中的电解质有很强吸引水分子的能力,可使营养液中胶粒表面因水化膜脱水造成微粒间的聚合引发营养液出现沉淀,且电解质浓度增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钙、镁、铁、锌等离子发生沉[4]。另外营养液的渗透压随电解质浓度的增而增高,高渗液输会造成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由研究显示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沉积易造成病患出现血栓,静脉营养液的pH值是决定脂肪乳稳定性的关键,pH值低于5.0可使其丧失稳定性,pH值高于6.6则易产生大量磷酸钙沉淀[5-6]。因此我们为确保临床药物应用的安全和有效,对营养液不同时段pH值变化进行研究,选择最佳的输注时间进行治疗。由表3得观察3组与4组营养液放置一天内出现大于10 μm的微粒,我们推测可能是Ca2+、Na+、K+、Mg2+与脂肪乳颗粒表面带负电的磷脂结合,从而使其稳定性发生改变造成微粒大小发生改变[7]。同时由于二价离子所带的电荷比一价多,因此粒度增加更多。人类周身毛细血管内径通常在6~8 μm之间,若静脉输入直径>10 μm以上的微粒过多,容易造成血管堵塞,有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8]。

综上所述,电解质浓度影响营养液pH值,pH值变化对营养液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配置以及输入营养液时要注意避免发生电解质沉淀、pH值过高或过低。

[1]卢火木,杜芳琼,赵秋玲,等.全肠外营养液中电解质的配制安全与防范对策[J].海峡药学,2012,24(7):211-212.

[2]韩华中.含不同类型脂肪乳剂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4):245-248.

[3]李荣辉,谭鸿毅,杨双,等.复方氨基酸(19)注射液配制的全静脉营养液稳定性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南药学,2012,10(3):168-171.

[4]乔林霞,王华,袁玉峰,等.蔗糖铁及右旋糖酐铁对儿科静脉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3,21(4):213-217.

[5]陆丽娜,汤庆娅,刘晓曼,等.不同葡萄糖浓度全合一营养液体外稳定性评估[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1):18-22.

[6]刘广宣,简海静,赵茜,等.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全肠外营养液中的稳定性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7):542-545.

[7]彭南海,李培,倪元红,等.不同存放方式对肠外营养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5):295-299.

[8]汤晟凌,梁晓美,谢雅清,等.全胃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14,17(7):1149-1151,115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