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型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工作实践与思考建议

时间:2024-07-28

荣英男 ,李琴 ,李莉 ,李君 ,杨敦干

1.北京协和医院党政办公室,北京 100730;2.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党政办公室,北京 100730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卫生服务行业同样存在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需要,同相对落后的卫生服务提供之间的矛盾。为此,国家、卫生管理部门以及社会研究机构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或标准。这些指标或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医院行为,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医院发展模式化而失去特色、监管成本增加、存在管理死角等,个别医院甚至为了片面、刻板追求指标而违背医疗常规,从而损害了患者利益,影响了卫生行业的形象,引起医患之间的不信任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因此,激励医院不断进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科学的监管和评价体系,更需要发挥医院的内部动力,即医院文化的力量,做到标本兼治,这才是医院发展的灵魂。

1 正确理解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企业文化在医疗卫生这一特殊领域的延伸,医院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在长期医疗服务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本医院特色和行业特征的一种文化。广义的医院文化泛指医院在长期的医疗活动和与之相关领域的活动实践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以医院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医院意识形态[1]。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类似,医院的文化建设对医院的发展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院不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2 当前医院文化建设的问题

目前,虽然多数医院都在进行文化建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2]。

第一,流于形式。很多医院把文化建设简单化为搞活动、喊口号,活动搞得越热闹、参与人数越多,口号喊得越响亮、标语贴得越满,代表着文化建设就越成功。结果搞得本来忙碌的一线人员还需增加精力去组织和参加活动,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目的,反而“怨声载道”。

第二,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拥有自身特征,并具有连续性和传承性。很多医院对于文化建设急于求成,或者把其当成指标的一部分予以考核,想做什么做什么、能做什么做什么,文化建设被分割成零散的片段,缺乏整体计划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保持连贯,因而无法内化为员工由内而外的气质。

第三,缺乏创新。医院文化不是企业文化的复制,也不是历史课本的灌输,所以,刻板的移植企业文化到医疗机构这一特殊的组织,必然会水土不服。另外,即使同属医疗行业,由于不同的医院历史和核心理念不同,其文化建设也必然不尽相同,而有些医院希望通过短期的参观学习,将其他医院文化建设的形式照搬过来,却没有结合自身的情况予以改进和创新,这些多数不能达到文化建设的真正目的,而且缺乏生命力。另外,现在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文化建设有相关要求,部分医疗机构将此作为任务完成,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刻板、生硬,不能够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3 北京协和医院文化建设实践及体会

3.1 以核心价值为文化建设基础

医院文化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3]。《基业长青》一书的作者在对多家全球知名大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高瞻远瞩”的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长盛不衰、永无止境、深入每位员工内心的,不需要理性或外界的肯定,也不会随着当时的趋势和流行摇摆,甚至不会跟着市场情势的变化而改变。例如,迪士尼“以创造力、梦想与想象力不断追求进步”,“带给千百万人快乐”,沃尔玛“永远追求更高的目标”“精简经营”“热情、热心、认真工作”[4]。

北京协和医院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凝练形成了自己的医院文化核心,即“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和“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的办院理念。正是在这样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和规范下,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才能够有方向、有约束的开展。更重要的是,这种核心价值为员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能够自觉发挥潜力,不断追求进步,推进医学发展。

核心价值的形成不是喊口号,而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几代员工经实践的检验而共同尊崇的,并加以凝练而形成的共识。1962年,协和医院提出了“三基”“三严”的医学教育理念,至今仍是协和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准则;1991年,总结协和人的特质和医院发展经验,提出“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2011年,全院上下广泛讨论,总结提炼出“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的办院理念,继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情怀和科学发展的理念。从建院至今,为推动医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不仅是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医院文化的内在动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更为明显,正是依靠着这种文化的传承,医院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发展,并持续不断的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这种医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两个特点,第一是以人为本,既要服务患者,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护理和相关服务,又要尊重员工,在生活、工作、发展等方面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和创造成长空间,使之更好地服务患者,不论是协和精神还是办院理念,都是对达到这一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和总体方向;第二是追求发展,对向患者提供医疗技术等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是永无止境的,不受任何社会环境和个别因素的影响而间断,只有具备了这一特征,医院才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发展才能够历久而不衰,才不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动摇方向。

3.2 以尊重历史为文化建设前提

传承文化必须以尊重本组织的文化为前提,尤其是医院。医学作为一门经验性学科,历史和经验的传承对医院的发展非常重要。“病案、教授、图书馆”被誉为协和“三宝”,可以说这“三宝”都是经验传承的无价之宝。为了最大程度发挥“三宝”的作用,医院定期举办病历展,至今已经六届。在300多万份海量病历中精心挑选出优秀的、有特点的病历予以展示,教育和激励年轻医生,发挥了医学宝库的重要作用。2013年,医院推出“老教授话协和”系列活动,邀请老专家在院周会讲述他们亲历的协和故事,以及他们对协和核心价值的体悟,予以传承。此外,医院还利用院史馆、院徽、院歌、书籍等形式,传承协和文化,并将这种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建设发展的每一个过程,使每位员工形成内在认同。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院史教育绝不仅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医院的过去,更是希望当代医务工作者能够继承医学经验、传承优良传统、发挥学科优势,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自身,同时避免少犯错误,从而开拓美好的未来。

此外,通过院史教育培养的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可以激励员工为岗位和医院的声誉而努力工作。在这一点上,院史教育是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形式所产生的力量同指标监督方法相比,在成本和效果方面的优势是无法衡量的。但对于刚刚建立的医院,没有悠久的历史遗产,文化建设可以完全不拘泥与这种形式。此类医院的医务人员就是所在医院院史的开篇者,是最有机会被书写进医院荣誉榜的奠基人,同样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3.3 以社会发展为文化建设导向

文化建设在传承的基础上要重视发展,与时代和医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不能止步不前。北京协和医院近年来,结合当前的医疗环境,开展了多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系列活动、《心术》读书报告会、“当一天患者”体验活动、学雷锋日、义诊等活动。

医院所开展的活动不能形式化、走过场,要真实了解当前的医疗和社会环境,体会医务工作者真正喜欢和需求的内容,积极探索乐于被大家所接受的形式,这样才能够实现开展活动初衷。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外科学系分别举办了“读图大赛”和“技能大赛”,活动以临床常用的读图和操作等基本功为主要内容,青年医师为参加对象,采用必答、抢答等形式逐轮晋级,决赛更是融入了大量流行元素,邀请到了知名专家和教授参加并点评,场面热烈,吸引了大量年轻医师前来参赛和观看。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热情和凝聚力,而且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以“老带新、新学老”的方式,让医院的文化和医疗技术在默默无声中得以传承。

3.4 以制度建设为文化建设保障

制度体现文化,文化也要通过制度来保证。这种制度必须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符合医院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并且能够随着时代和行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5]。协和文化就是协和的管理制度和程序,以及在这种制度和程序严格遵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养成的为人、为事、为学的态度[6]。

多年来,协和始终践行“病人需要什么、绩效就考核什么”的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在“三基三严”的基础上,医院通过严格的住院医师培养和总住院医师制度,加上严格的医师晋升制度,为医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医师。另外,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正式通过ISO认证,至今已几经监督复审,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且不断改进的制度体系。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医院形成了持续夯实医疗质量、自我主动改进质量安全服务体系的制度管理文化,使医院走向了更加规范化的管理道路,医院文化也得以稳定的传承和发展。

4 思考与建议

中国有很多院史超过百年或近百年的医院,其中不乏优秀的精神和品质。北京协和医院的文化建设经验和特征,是在一定的建院基础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其他各医院的文化也都既有自身特色,又有彼此类似之处。彼此之间,尤其是近些年刚刚建立的大型公立医院,可以借鉴学习,但又必须立足本院情况,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文化体系。

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医患双方回归信任,让医疗行业充满正能量,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使广大人民群众最终受益。因此,对于整个卫生行业来讲,医院在自身文化建设中还要发挥社会责任,要坚持正确的卫生文化导向,以身作则树立善待患者、弘扬传统高尚医德和医疗正能量,从而赢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在医患互信的环境下,医疗行业才能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积极推动新的、有效的医疗技术发展,推动医学进步。这样卫生行业的发展才能够目标清晰、人心凝聚、动力十足,医学才能快速而持续的发展。

[l]杜晓鹏.医院文化建设要遵循规律性[J].中国卫生产业,2009,7(l):91-92.

[2]安芳芳.对医院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20):179-181.

[3]梁志强.公立医院的医院文化与医院商誉:案例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2):71-72.

[4](美)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波拉斯.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84.

[5]杨阳,荣虎只.从医疗制度设计的合理性谈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3):72-74。

[6]讴歌.协和医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45-15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