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郭燕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北京100029)
2021年6月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1](以下简称《纲要》),同时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科技指导意见》)、《纺织行业“十四五”绿色发展指导意见》[2](以下简称《绿色指导意见》)和《纺织行业“十四五”时尚发展指导意见》3 个重要文件,以进一步推进我国纺织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我国纺织行业提出“科技、时尚、绿色”的产业发展定位,其中“绿色”是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绿色发展是深化企业的人本责任、环境责任以及市场责任,从而真正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在基本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不仅成为国际纺织供应链采购决策和布局调整的现实影响因素,也将是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来源。
我国已制定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提出刚性要求。通过科技创新,为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纲要》提出2035年纺织行业的远景目标,即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我国纺织工业要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图1)。
图1 《纲要》2035年远景目标
2.1.1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纺织行业二次能源占比达到72.5%,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5.5%。万元产值取水量累计下降11.9%,
2.1.2 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十三五”期间,纺织行业加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莱赛尔(Lyocell)纤维、生物基聚酰胺纤维、聚乳酸纤维、壳聚糖纤维等生物基纤维材料制备技术获得突破,原液着色纤维的制备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无聚乙烯醇(PVA)上浆技术得到发展;连续式机织物成套印染装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低能耗气流染色机、气液染色机以及低浴比溢流染色机成为主流间歇式染色设备。
2.1.3 污染减排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纺织行业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累计下降超10%。废气治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化学品管控意识不断提升,产品生态安全性普遍增强。
2.1.4 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突破
喷水织造废水回用、印染废水分质处理、膜法水处理等废水资源化技术在行业得到推广应用,印染废水热能回收、定形机尾气热能回收等热能回收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化学法再生聚酯纤维产业化突破技术瓶颈,物理法和物理化学法循环再利用纤维产业化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旧衣零抛弃活动深入推进,废旧纺织品分类回收、科学分拣、高效利用等效率和水平稳步提升。
2.1.5 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形成
2016年以来,纺织行业共有251 种绿色设计产品、91 家绿色工厂、10 家绿色供应链企业、11 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被工信部列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名单,完成40 余项绿色标准制定和发布,头部企业尤其是品牌企业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加速融入纺织产业链体系。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的维度和内涵不断拓展,已经开始覆盖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工厂,55 家纺织企业加入时尚气候创新2030 行动。
《纲要》基于“十三五”我国纺织行业取得的成效,制定了我国纺织行业“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可量化目标。
《绿色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十四五”我国纺织行业绿色发展目标(表1)。
表1 “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绿色发展目标%
2.2.1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能源消费增速进一步减缓,主要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降低13.5%,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有所提高,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2.2.2 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升
水资源消耗量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较2020年降低10%,印染行业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45%以上。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进一步健全,循环再利用纤维年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15%。
2.2.3 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基本普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废气得到有效治理。
2.2.4 绿色制造体系更加完善
全面推行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全力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推出更多绿色纺织产品。将绿色纤维标志与认证体系建设纳入产品绿色设计中,鼓励龙头企业绿色采购,打通更多绿色产品销售渠道,引导绿色消费。
《纲要》基于行业发展目标,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纺织行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是“推进社会责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推进节能低碳发展;加强清洁安全发展;推动再生循环发展;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图2)。
图2 推进社会责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提升,继续提高二次能源消费比重,鼓励企业采购绿电,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或企业加快分布式能源中心建设。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排放项目建设。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提升专项行动。
以绿色技术驱动产业链各环节降低污染物产排量,深化生产全过程和纺织园区系统化污染防治。高度重视新兴污染物和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加大清洁生产改造力度,持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产排量。
加快现有纺织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升级,合理延伸产业链并循环链接。加快构建废旧纺织品服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废旧纤维再利用企业集聚化、园区化、区域协同化布局,开展废旧纺织品服装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以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为核心,将企业社会责任全面纳入行业的价值体系和创新体系,培植产业的持久成长能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纺织行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履行环境责任导向,以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标准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进产业链高效、清洁、协同发展,为国内外消费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绿色纺织产品,并引导绿色消费,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纲要》提出在纤维新材料、智能制造、时尚建设、绿色制造、高端产业用纺织品共5 个领域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具体落实“十四五”时期实施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其中,“纺织绿色制造重点工程”包括5 个重点工程,分别为:节能减碳重点工程;清洁生产重点工程;水效提升重点工程;污染防治重点工程;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工程(表2)。
表2 《纲要》提出纺织绿色制造重点工程
《绿色指导意见》具体提出推进废旧纺织品再利用,将引入市场化机制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旧衣“二手市场”的开放和建立,建设再生产品认证体系。促进以中心城市为载体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示范基地建设,与市场化回收和工业化再利用对接,注重引导和加强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化物流网点布局,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加快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融合发展。
《绿色指导意见》提出资源综合利用两项重点工程。
4.3.1 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重点工程
实施化学法循环再利用涤纶(DMT 法)产能提升项目,实现单线产能达到5 万t/a;实施化学法(BHET法)循环再利用涤纶产业应用试点项目,建成3 万t/a生产线;实施瓶片直纺循环再利用涤纶长丝试点示范项目,建设3 万t/a 高品质长丝产业化生产线。推进循环再利用锦纶、丙纶、氨纶、腈纶及高性能纤维等品种的关键技术开发。
4.3.2 废旧纺织品再利用重点工程
重点突破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学法聚酯醇解、胺解机理等再生利用关键工艺技术,推进含棉/粘胶纤维的废旧纺织品分拣、回收和绿色制浆技术,加大对废旧军服、警服、校服、各类工装等的定向回收、梯级利用和规范化处理,研发分拣、开松、成网一体化设备,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部城市群等为中心,建设覆盖重点省市的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回收、分拣、拆解、规范化处理基地。
《纲要》提出“十四五”构筑良好产业生态,推进社会责任建设与行业自律。持续推广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创造规范和谐、公平守信、绿色发展的产业环境,将良好社会责任形象打造成为企业无形资产。有序开展产能投建、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行业自律,研究建立行业性信用信息记录、查询和评价系统,建设公平有序的产业环境。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及《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中,将我国纺织行业绿色发展作为实现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础底线。
中国纺织行业绿色发展体现在以绿色原料、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为抓手,持续推动全产业链制造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可循环化。到2025年,中国纺织行业将实现从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