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准实施“六金”扶贫

时间:2024-04-23

畅婉洁 李文一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正式下发,其中明确提出了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等10个方面强化各项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举措。

各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都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如何避免单一化、雷同化的倾向?怎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何确保让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

为此,《民生周刊》记者对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县长刘瑞格进行了专访。

民生周刊:蔚县发展了哪些扶贫特色产业?

刘瑞格:近年来,蔚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扶贫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机遇来对待。

我县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比较优势,瞄准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扶贫特色产业。一是打好特色牌。精准确定了小米及杂粮、烟叶、林果(杏扁)、中药材、蔬菜、養殖、文化旅游、剪纸及家庭手工业、光伏和劳务输出十大扶贫产业,编制完成了《蔚县产业扶贫总体规划》,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扶贫项目,积聚力量打造区域特色扶贫产业。

二是发展新业态。瞄准城乡市场特别是京津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贫困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实现增收脱贫。以中信暖泉古镇综合开发为龙头,融合蔚县剪纸、民俗表演等文化元素,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56个村发展农家乐和生态观光园,28个村发展剪纸等家庭手工业。

三是培育名品牌。强化品牌意识,重点推介打造蔚州贡米、草沟堡生态大白菜、蔚县杏扁、欣奇典亚麻籽油等多个品牌,多种形式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提升蔚县特色农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民生周刊:都有哪些扶贫模式?

刘瑞格:紧紧围绕“十大产业”建立扶贫脱贫机制,把“带贫率”作为产业扶贫项目引进的重要前置条件,精准实施“六金”扶贫新模式,让贫困户能够实实在在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一是益海嘉里“金小米”扶贫模式。我县积极对接世界500强益海嘉里集团,引进万吨谷子深加工项目,依托小米优势产业,在宋家庄镇6个村建设有机贡米基地5000亩,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带动当地农户2600户,打造出“金龙鱼·爱心桃花小米”。同时设立爱心公益基金,将盈利的一部分投入到蔚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助学、脱贫产业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订单种植、品牌营销、盈利反哺、扶贫助学”的扶贫模式。

二是四方红“金猪仔”帮贫模式。依托县养殖产业优势,引进北京四方红集团,投资5.6亿元建设百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园,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公司生猪养殖技术系统化培训,提升养殖技能,实现就近就业,按照四方红农牧商品猪标准化饲养管理要求和“公司+贫困户”的六统一合作方式,将断奶后的猪仔交由贫困户饲养,每户年收入最低可达5万元。

三是北京二商“金鸡蛋”带贫模式。引进北京二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县建设富硒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占地1000亩。通过“企业+政府+农户”定向种养和“农户+银行+合作社+企业”金融扶贫方式,带动贫困户进园打工挣薪金、流转土地赚租金、销售秸秆得现金稳定脱贫,应用“多重生物硒转化”专利技术,推出富硒鸡蛋,预计年产值可达1.3亿元。

四是特色种植“金烟叶”脱贫模式。县龙头企业烟叶公司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返租贫困户种烟、雇佣贫困户打工3种形式,1—6月份吸纳贫困户756户、贫困人口1688人,人均增收1297.4元。

五是乡村旅游“金树花”助贫模式。立足我县获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重点打造小五台山、空中草原、暖泉古镇等A级景区,实施“旅游+”战略,结合打树花民俗表演、家庭手工业等,发展乡村游、民俗游、体验游、休闲游,通过就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让贫困群众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

六是家庭手工“金剪刀”消贫模式。蔚县剪纸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古典家具、青砂器、黑陶、手工灯笼等手工业已成为蔚县“旅游+”战略的重点发展产业,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培育“产业工人”,打造了“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利益共同体,拉动就业6万人,年产值达6亿多元,有效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残疾人等贫困人口的就业增收难题。

民生周刊:接下来的工作是什么?

刘瑞格: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确保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

开展扶贫产业普查评估。针对“空白村”“空白户”及“空白人口”谋划制定强化措施,确保2018年底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全覆盖。

扩大特色扶贫产业覆盖面。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聚焦182个重点贫困村,强化技术服务,实行产业项目覆盖、科技支撑到县、产业帮扶进村、技术指导入户,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产出来、销出去。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高带动能力。构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加强技术指导,激发内生动力。围绕农户和经营主体需求,加强基层产业服务技术团队建设,解决好贫困地区农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培树典型示范,加强宣传引领。深入挖掘产业扶贫典型,及时总结产业扶贫经验,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