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现状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4-07-28

赵 威

(南京伊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0)

引言

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中,土壤污染治理逐渐成为重要部分,土壤污染主要分为植物元素污染和生理毒性污染,我国土壤出现功能失调问题。在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经济和工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但是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土壤污染情况严重,对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土壤污染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在有毒有害物体进入土壤后,土壤的自净能力逐渐下降,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严重的土壤污染,还可能影响群众健康。在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后,不光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无法保证饮水与饮食安全。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刻不容缓。相关工作部门需要针对土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制定解决措施,对研发结果进行及时汇总,为解决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意见[1]。

1 土壤污染的特点

首先土壤污染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和隐蔽性。在现实角度来看,水体污染与大气污染相对直观,人类通过感官即可发现污染,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存在直接差异,只有通过检验的方式,才能对土壤性质进行检测,在土壤污染形成后,可能对群众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很多土壤污染在出现很久时间后才被发现,土壤污染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质,这种情况也对土壤污染问题治理造成了一定影响。

再者,土壤污染具有明显的累积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污染而言,土壤污染更容易发生转移,虽然土壤污染并不像大气污染一样容易发生扩散,但是土壤污染会出现累积情况,在累积量超过标准值后,就会出现转移情况,因此土壤污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土壤污染类型分析过程中,得出重金属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很多有机污染物在进入土壤后,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出现降解情况,例如,很多重金属污染可能需要100 年到200 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消失,在重金属污染消失后,土壤才会恢复健康状态[2]。

土壤污染治理具有一定困难性,土壤污染治理方案和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相比,土壤治理方案更加困难,大气污染在切断污染源后,空气可能通过一段时间后达到自净,但是出现土壤问题后,污染源会逐渐累积,在污染源排解过程中,需要使用稀释或者净化的方式进行,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困难性。在土壤问题出现后,光是依靠传统治理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只有及时改变土体结构,对土壤进行净化与淋洗,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传统土壤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再加上土壤污染治理周期相对较长,现实工作开展仍有多方面问题急需解决[3]。

2 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土壤污染会对农业发展造成直接影响,造成土地资源短缺等问题发生,我国可用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再加上土壤污染无法得到及时治理,对小康社会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出现土壤污染问题后,大量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受到质疑,可能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土壤污染还会产生资源浪费等问题,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需要关注土壤污染问题,深入分析土壤污染形成原因,逐渐优化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稳定基础。由于土壤污染具有明显的滞留性和迁移性,在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还可能造成新的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治理需要关注经济投入状态,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严格管理,逐渐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保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在工业化背景下,大量污水和有害物体流入土壤中,农业种植使用肥料数量过多,改变土壤性质,这也是土壤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工业尾气和汽车尾气也是形成土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土壤问题治理过程中,需要关注气体危害,特别是有害气体中的悬浮颗粒,在接触土壤后会出现酸性氧化物质和空气凝结形成酸,在酸性物质进入土壤后,会降低土壤的自净功能。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污染治理工作而言,土壤污染工作更加严峻,土壤污染会直接限制植物生长,导致环保工作无法达到理想目标。我国土壤污染类型相对复杂,需要针对污染性质和污染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在明确土壤污染特性后,及时化解微生物污染。土壤污染治理具有不易分解性和难以排除性,需要改变土地性质,才能针对污染进行全方位治理[4]。

3 环保视角下我国土壤污染治理现状

3.1 土壤污染治理缺乏针对性

通过观察土壤治理实际情况可以得出,我国出现大范围土壤污染问题,其中南方地区土壤污染相对严重,北方地区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目前也是呈逐渐上升趋势,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北方地区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主要的土壤污染问题,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北方地区重金属污染面积较大,每年造成的粮食耗损较多,土壤污染问题相对严峻。在新时代背景下,群众生活生产节奏相对较快,大量的有害气体有害物体排放量有所提升,土壤在接受有害物体后,土壤性质严重失衡,若是这种情况无法得到合理治理,土壤污染将会逐渐扩散。土壤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大量未经处理的有毒有害物体进入土壤,在土壤内部结构中逐渐汇集,很多物质无法得到及时溶解,最终残留在土体中。

我国环保部门在2015 年提出的报告中显示,南方地区部分土壤环境问题相对严重,轻度污染已经超过12%[5]。在污染类型和污染性质角度来看,以无机型土壤污染为主要部分,有机型土壤污染相对较小,另外还出现了复合型土壤污染问题。我国土壤污染逐渐蔓延,已经从城区向乡村逐渐发展,土壤污染问题从单一扩散变成多元扩散,从重金属问题逐渐变成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害,土壤污染类型交叉多元,以面源和点源的方式共存,生活污染、自然污染、工业污染互相交叉,已经形成混合型污染体系。土壤污染治理问题严重,在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污染类型,在确定污染性质的情况下,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3.2 缺乏健全的土壤污染环保治理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土地性质和经济发展情况都有所差异,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的土壤治理措施,无法完全满足每个地区的治理需求,再加上地方管理部门针对环保问题和土壤污染治理问题的监管力度不足,没有在初始阶段制定出完善的监管措施,导致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完善的土壤污染净化意识,还有部分工作人员环保责任意识不足。在土壤污染问题治理过程中,只有根据土地性质制定周密的计划,对制定完成的土壤治理方案进行演练,保证治理方案和现实需求相符,才能解决土壤污染存在的关键问题[6]。

3.3 耕地保护意识不足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业种植和收获不光局限于人力输出,我国农业已经实现全面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地区都采用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与追肥,受到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农作物生长速度逐渐增加,部分农户为提升自身的经济收益,逐渐增加土壤使用效率和使用频率,通过化学肥料促使植物快速生长,对农业土壤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部分工业生产商将厂房建于城市边缘,工业厂房和农村有着比较近的距离,由于大量的工业排放无法得到及时管控,对土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户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主要关注经济收益,没有良好的土地保护意识,土地的自净能力和再生能力逐渐下降,土地中的重金属含量不断提升,不但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对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7]。

3.4 缺少完善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在环保工作取得巨大进步的情况下,我国土壤污染治理逐渐得到了重视,土壤治理效果有着明显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仍需关注细节问题。由于我国不同的地区,土地性质存在差异,在进行土壤污染问题治理时,不能使用同一方法,由于现代治理技术的匮乏,很多地区采用相同的治理措施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我国关于土壤污染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匮乏,研究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从而限制了土壤污染治理效果。在现实角度来讲,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缺失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只有逐渐丰富污染治理技术,在技术方面寻求突破,才能达到理想的环保目标。

4 环保背景下土壤污染治理方案

4.1 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土壤污染治理监督

为了保证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达到理想的环保目标,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提出更为完善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案,健全土壤污染法律管理体系,在现实工作开展中,需要将重点放在监管方面,提升实际的环境治理效果。环境监管部门需要时刻关注土壤土质和土壤性质,对污染因素进行确定,全方位分析土壤的性质,结合已有的土壤治理方案,逐渐提升土壤治理能力。环境保护部门需要严格按照环保标准落实各项制度,确保所有的土地污染治理工作都能发挥出自身的效果,达到最终的环保目标,为时代发展提供助力。对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处罚,及时更换落后的设备与落后的技术,定期开展治理设备维修。为了确保土壤污染治理可以符合环保目标,各工作部门需要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法律制度角度出发,提升土壤污染治理的有效性。

4.2 加强环保宣传,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

在现实角度来看,若想达到理想的环境,治理目标需要所有群众共同努力,群众需要发挥出监督作用,及时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举报。为增强土壤污染治理效果,土地资源管理局和环保部门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发挥出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全部效果。

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录制环保宣传视频,还可以建立环保宣传工作角,让群众在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环保内容,提升群众的环保积极性。

学校也需在环保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讲述环保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环保问题的危害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环保工作进步做出巨大努力。

环保管理部门还需建设环保宣传网站,通过网站平台积极和群众进行沟通,发挥出群众监督的全部作用,对举报属实的案件需要给予举报人一定的资金奖励,从而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降低土地污染发生率。

4.3 在土地污染治理技术方面作出改革,增加资金投入力度

为保证土壤污染达到理想效果,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需要将重点放在技术研发上,为技术研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物力资源支持。由于土地污染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只有逐渐增加技术研发力度,获取更多的研究数据,才能将环境污染治理提升到更高层次。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土壤污染治理遇到了多方面问题,地方环境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工作人员的日常培训,让所有工作人员和地方群众都具备环保意识,加强技术研发和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综合自身需求合理引入国外先进治理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对引进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看其是否和我国土地污染治理需求相匹配。在土壤问题治理过程中,还需做好样本采集和数据收集工作,借助智能设备及时完成分析,保证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得以创新,在本质上应对污染问题。

4.4 合理使用生物修复技术和化学治理技术

在针对土壤污染进行治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生物降解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蚯蚓提升土壤的自净能力。在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还需关注城市垃圾和工业排放问题,预防土地受到重金属物质的侵害。在土地治理过程中,还需使用农药污染降解方案,逐渐降低农药残留,利用植物和动物去除农药污染,改善各种植物生长状态,用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金属成分。

在应用化学治理方法时,需要深入观察污染程度,合理配制化学改良药剂,提升金属物质的溶解性。化学药剂使用过程中需要重视配制浓度,减少对土地中的植物产生伤害。化学治理方案应用需要关注地下水体动态,根据地下水含量配置抑制剂,控制大量金属含量出现堆积情况。在农业种植角度来看,需要增加有机肥使用量,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土壤性质,同时还能增加土壤容量。在重金属污染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预防对植物产生伤害。

最后还需要关注土壤氧化条件,合理配置土壤的还原状态,使金属物质和沉淀物质之间实现合理转化,降低污染产生的危害情况。在调节土壤内部结构的时候,需要合理配置化学药剂的实际比例,通过增加土壤水分,达到理想的未来目标,降低硫化物产生的毒性。

4.5 合理控制污染源

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农田灌溉和农药的使用。农田灌溉采用的废水类型相对较多,整体废水结构成分复杂,虽然部分工业废水是无毒的,但是在流动过程中和其他物质混合也可能变成有毒废水。在农田灌溉工作进行时,需要严格按照灌溉标准进行,预防出现污染问题。

另外还需逐渐降低农药残留现象,科学配置相关农药,在农药使用之前需要了解相关知识,降低农药喷洒范围和喷洒次数,从而合理应对农药,对土地产生的影响。

在植物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可以积极使用生物治理技术,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止病虫害,植物病虫害物理治理方法具有环保作用。地方管理部门需要针对农户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让农户充分了解土壤保护的重要性,最终达到理想的环保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土壤污染与环境保护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方式得出,我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土壤污染作为环境保护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效果,需要在根源上进行合理控制,创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确保生物修复技术和化学治理技术的使用质量,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