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寇胜男
(黑龙江省指南针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农村和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需要对现有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整治的模式是以事后治理为主,对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落实效果不好,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重技术和设备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环境问题较为复杂,涉及的区域也较大,往往需要划分为若干区域,并依据不同区域的实际特点,制定环境治理模式,不可以一味的采取一种方式来治理不同特点的环境污染。
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较大,且大多没有建设垃圾处置及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和垃圾随意排放,常年累月,遇到下雨时污染物就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据相关统计,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排放总量中被处理的垃圾不足一半,同时,农业生产会使用大量的污染物:农药、化肥和地膜等,还有畜禽养殖业排放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都造成了水体及土壤中COD、氨氮等指标超标。此外,由于乡镇企业管理不到位,环保审查不严,污染处理设备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村污染主体分散,各区域间缺乏统一的规划,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缺乏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主题是地方政府,但存在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认识不到位的现象,规划制定的不合理,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监管不到位,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等。目前我农村环境整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有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体系,选择科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的方式,提高治理能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应像环境保护结构一样垂直管理,明确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责,重视属地管理,建立环境保护工作各部门协同合作,保障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高效运行,并使责任制度化和法律化。建立环境保护工作多部门联动机制,同时做好环境监督工作,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更加细致。
农村垃圾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逐步创新垃圾分类回收机制,并依据地形、人口、乡镇规模、距离等情况来科学划分垃圾处理辐射范围,因地制宜的提高农村垃圾处理,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对于农村污水治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注重污水的源头控制,对污水排放进行全过程的监测控制,大力推广高效回用水,还可以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如:生态河道和人工湿地等。针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是农业面源污染,其中畜禽养殖场的污染贡献率最大,应格外重视畜禽污染治理,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将污染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政府应推广新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改变原有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广生物农药、化肥,减少传统农药化肥使用量。
以重点区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案例,分析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加强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制度,在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好的农村推广示范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环保资金投入机制、环境保护长效运营机制及公众参与机制等,展开全方位的环境综合防治改革。对于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改正,加强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定任务、分解任务、做到多部门联动,层层落实,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更加科学化、创新化,符合农村发展的需求。
想要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首先要将工作进行细分,分区域重点整治,连片整治时要找出问题的重点,集中重点区域分解,工作开展的原则是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对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以以下几项工作为重点: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垃圾及污水、农用废物,建立长效运营机制。此外,要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数据库,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平台,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建立综合整治评价程序。
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但并未在全部农村展开。未来对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应抓住工作重点,深化改革,扩大环境综合整治区域,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并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给居民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