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潇媛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环境如同海绵一样,可以有效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有效吸收、存储雨水,达到渗透、净化的目的,最后补充到地下水系统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应用。在城市出现干旱等问题的时候,利用该理念达到提升水利资源应用能力的目的。
海绵城市能高效的将城市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把城市变为一块海绵,当洪涝状况出现时,其能够将水资源全面的运用起来。通过调研发现,海绵城市主要有三个优势:①在城市建设用地持续增加的状况下,能够有效的对环境做出保护。②对于原有地下水资源做出有效的保护。③一旦城市之内的水资源被损害,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修复。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能够将雨水等废水重复处理并有效利用,而后者只是将雨水等废水迅速的排放。另外,在对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放在第一位,在确保洪涝问题不出现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大的将雨水储存在地下,从而确保自然生态的稳定性。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结合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 “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 “时间表”已经明确且 “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km2,至少有20km2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城市发展建设理念,这一理念的关键在于对污水处理系统、水存储系统、用水系统以及水循环系统进行了优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达到建设优良城市的目标。海绵城市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绿中的健康性,还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们居住生活水平质量,促使城市发展、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活三者之间和谐的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以有效改变传统城市排水、防涝方式。在城市建设当中的主要应用途径是通过对雨水以及废水进行收集储存,并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并有效地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修复以及展开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通过在城市建设中使用透水材料,以及在产生雨水径流的区域设计雨水花园或者下凹式绿地等海绵城市元素,对雨水进行充分收集,并有效地对城市地下水源进行补充。除此之外,海绵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合理的结合,利用园林设计手法来进行相关地形设计和植物配置,利用一些景观建筑和沟渠的建设来及时对所收集的雨水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处理净化后的水运送到一些景观水塘及生态湿地中去,保障其设计的景观性。而在这些景观水景水量充沛的时候,就可以有效地将所收集到的雨水以及废水,经过处理后对地下水源进行补充,或者是运送到人工修建的蓄洪池以及城市的河道当中。
强化城市的地表渗透,加强自然渗透,可以有效避免地表径流问题;通过合理的渗透可以达到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作用,具有改善城市微气候的功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利用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等达到提升雨水渗透目的。1)透水景观铺装,在城市建设中,景观铺装设计多采用透水性不足的材料,存在雨水渗透性不足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此种问题,建议采用透水铺装,达到提升雨水渗透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水渠、沟槽进行雨水的引流,通过直流设置进行处理。2)透水道路铺装,在进行城市道路铺装处理时,要根据要求合理设计。通过对园区的道路、居住区域道路及停车场铺装材料等合理铺设透水材料,提升雨水渗透量,有效控制地表径流。这样渗透的雨水可存储于地下储蓄池中,净化后达到补充地下水的目的。
传统园林水景观设计,往往单一考虑观赏性,忽略了城市整体水环境的内部联系,园林内封闭的水体环境不只养护困难,而且耗水量极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之下,对园林水景环境进行规划,首先要求设计师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园林区域的实际地形和气候条件,选择雨水能够自然汇集的低洼地带进行水景设计;同时,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还可以在水景设计中加入更多的人工干预手段,比如建设生态河岸或人工湿地,打造多元化水源供应渠道等,这样既可以完成水体的自我净化,也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地下水、自来水实现景观的水源补给。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人工湿地的规划设计,其也成为了现阶段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依据不同的性质,湿地可以划分为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两种。在规划过程中应该重视科学性,例如,曾经一些规划人员将活猪养殖中心设计在湿地之中,想要通过粪便来提升营养物质,然而,对湿地水环境造成非常大干扰,对一些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影响。因此,规划人员应预防这种问题的出现,比如,可以用旅游休闲项目来替代活猪养殖项目,能够有效的防止水环境被污染,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调整湿地中的营养物质比例,这样在保证湿地生态的前提下,提升水中生物品质,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也有着关键的作用。
在园林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建设应与园林中的地形相结合。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环状路网设置更加适合园林道路建设。该种道路建设方式更加切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环保且能对水循环系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种道路建设方式,能够在降水时快速吸收雨水,这样就对风景园林观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路面上的积水能够在第一时间被去除。同时路边植物的选用也相当重要,通常选用开敞性植物,例如灌木等。这样会使得路面看起来更加宽阔,观赏性也越高。在园林道路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到管道的安放位置。在不影响园林美观的基础上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绿色屋顶,是一种垂直方向上的雨水过滤和分配装置,屋顶雨水经过过滤之后可直接用于灌溉,也可储存起来,供后续灌溉、清洁等工作使用,大大提升了雨水的利用率。雨水花园,就是指一个个特殊结构的微型海绵体,它是借助植物雨水收集和净化能力,在满足植物自身的生长需求之外,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的一种装置,雨水花园的设计既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层次感,更可以大大促进海绵城市功能的实现。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合理融合海绵城市理论,实现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建设需求,而且对城市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要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合理进行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达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生活环境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