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时间:2024-07-28

刘彦芳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环境监测站 陕西榆林 718500)

引言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就是使用各类规章制度和相关技术准则来对监测系统所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确保所有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在使用这些环境监测系统以后,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就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而质量管理体系则能够明确各个部门在环境监测全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并保证监测工作的严谨性,提高环境监测的最终品质。但就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监测质量都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而本文也正是从这个方面入手,深入全面的阐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

1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现状

虽然我国在近多年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环境监测的质量体系还不完善,具体管理模式直接套用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跟我国具体情况还有一定的不符。另一方面是因为质量管理的很多制度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且法律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善,使得实际工作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差池,最终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品质。

2 强化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策略

2.1 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

就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环境问题已经比较突出,需要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引起重视。在这种环境中,要想提高环境监测的基本质量,就应该保证我国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备程度,能够利用法律的强制性来保证最终监测工作的质量与品质。具体来讲,在以后法律体系的构建中,应该能够立足于环境监测机构资质、人员素质标准、设备品质、监测标准等多个方面,来针对环境监测制定相对统一的法律准则。

2.2 改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实际路径

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中,我国应该能够结合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最终能够形成“国家-区域-地方”的整体管理模式,并尽可能降低质量管理的中间环节。这样以后,环境监测工作就能够具备区域特征,同时也便于我国对于地方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的调取与分析。在贯彻使用这种模式的时候,我国政府部门应该能够对区域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相应的评定,保证地方机构的各项业务在实践环境中真正的开展。这样以后,不同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就能够基于区域差异而出现一定的不同,提高最终的监测效果。

2.3 积极进行工作制度的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本身就比较快,环境监测行业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种趋势下,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就应该进行积极的创新,能够基于我国社会环境和行业情况的变化来进行工作制度的更新。一方面,监测部门在展开工作的时候,应该在相关规定与准则约束范围内,尽可能扩大监测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在对一个区域进行监测的时候,监测部门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并基于区域情况来设计一套合理的监测方案,保证最终监测工作的精度。另一方面,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还应该在内部建设一套内部监督制衡体系,能够通过这个体系来完成内部的相互监督,给后续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4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环境监测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活动,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参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进行人员招聘的时候,部门就应该提高招收标准,真正录入一些具有专业能力和素养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负责招聘的管理者也可以考虑招收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并在内部形成储备人才晋升与培训体系,保证这些人才能够在后续工作中养成较好的综合素养。在技能培训的时候,部门一方面应该重视各类设备操作以及环境监测理论知识体系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应该加强对单个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感,保证他们的工作中质量。

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环境监测相关部门在多年发展中已经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也加大了自身工作的力度与幅度。但立足于国际环境中来看,我国环境监测质量还有较多的提升空间。想要真正控制环境监测的质量,我国就应该从多个层面来进行控制。在宏观层面上,应该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优化改善整个行业的质量控制体系。而在微观层面上,应该能够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工作内容与具体方式的创新。这样以后,环境监测的最终质量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给后续环保、防污等多项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