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施江焕 王维峰
(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 浙江宁波 315048)
本文主要考虑通过饮用途径对人体所造成的健康危害影响,包括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2种污染物。通过引用国外较完善的风险评价理论,定量描述了水表中重金属溶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水表中重金属溶出的防控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化学致癌物(Cd、Cr)或非化学致癌物(Cu、Pb、Zn)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1]。
式中:Rcig或 Rnig、Dcig或 Dnig、qig或 RfDnig、Ci、Rc或 Rn分别为饮水途径化学或非化学致癌物的平均个人致癌年度风险度、单位体重日均暴露剂量、致癌强度系数或参考剂量、浓度、综合致癌风险度。
结合不同pH下模拟自来水中溶出数据以及风险评价等级[2-3],由EPA数据库查得:Cr、Cd的致癌强度系数分别为41、6.1([mg/(kg·d)]-1);Pb、Zn、Cu的参考剂量分别为 1.4×10-3、0.3、5×10-3(mg/(kg·d))。计算结果如表 1~3。
表1 重金属在pH=4模拟自来水中溶出的健康风险评价
表2 重金属在pH=7模拟自来水中溶出的健康风险评价
表3 重金属在pH=8模拟自来水中溶出的健康风险评价
由化学致癌物质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数量级为10-4,优先控制污染物为Cr>Cd,风险等级处于Ⅳ级中高风险;由非化学致癌物质所产生的健康风险的数量级为10-6~10-11,优先控制污染物为Cu>Pb>Zn,风险等级远低于I级极低风险。由于两类物质风险水平相差约4~5个数量级,故非致癌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远远小于化学致癌物,处于可按受水平,提示风险管理应以致癌风险为主。总体而言,酸性介质下的水环境总健康年危害风险度最大;中性及弱碱性的水环境总健康年危害风险度小于酸性介质下的风险度,且两者差别较小。随着碱性增强,由于Cd、Cr在pH=9时未检出,水环境总健康年危害风险度降为I级极低风险水平。建议从两个方面进行控制,首先是加强对水表生产工艺的改进,尽量减少铜质水表中Cr、Cd引起的水质污染,其次要有计划地加强对水表中重金属溶出的监测力度,提高检测频率,确保居民喝上放心、安全的饮用水。
[1]李如忠.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评价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2009,30(5):443-448.
[2]施江焕.铜质水表中重金属溶出的研究[J].化学分析计量,2002,21(1):61-63.
[3]GB3838-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